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早复极伴胸痛21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早复极伴胸痛21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通过对病例分析,了解早复极及早复极综合征特点,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对21例病例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电解质、心脏彩超、胸片、胃镜(4例)、冠脉造影检查(3例)等检查,21例早复极患者均在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行床边下蹲运动试验20~30次,使心率>90次/min左右,复查心电图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心电图ST-T的变化特点,协助诊断早复极。结果 21例病例中男性占76.2%,女性占23.8%,心电图改变:胸导联占57.14%,下壁导联占9.52%,而混合型占33.33%。21例患者胸痛缓解前后,心肌酶学及心电图ST段均无明显变化,而18例行下蹲运动使心率增快后,16例ST 段可回落至正常,2例ST段回落未达基线,其它3例因行动不便曾行冠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脉异常。全部患者给镇静、止痛对症治疗胸痛能很快缓解。结论 掌握早复极及早复极综合征的特点,能在临床工作中减少误诊及漏诊。

关键词:早复极;心电图;胸痛

早复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主要表现为ST段与J点一起抬高,休息时更明显,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及心脏猝死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清晰认识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概念,可避免发生误诊或漏诊。现就笔者治疗的21例早复极伴胸痛的病例作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自2006年1月~2014年2月间本科室收治的以胸痛伴心电图ST-T段改变的21例患者,入院诊断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男15例, 女性6例,年龄18~60岁。既住发现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史有1例。反复发作胸痛2次以上的有8例,其它均为首次发病且首次就诊。

1.2临床表现 胸骨前胀痛8例,全胸部隐痛伴心悸4例,伴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3例,心前区刺痛伴心悸、气促3例,胸部憋闷3例,血压升高4例。,偶发室早搏5例,偶发房早2例,上腹部压3例。诱因为饮酒5例、吸烟3例、运动劳累2例、情绪激动3例、无明显诱因的8例。就诊时间30min~22h,胸痛持续时间1~12h之间,18例于下午~夜间发病,3例于清晨发病,心率55~80次/min左右。

1.3实验室资料 21例均进行入院急诊心肌酶学检查,并均在2~6h后复查心肌酶学,全部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同工酶均正常,也无上升趋势, LDH、 AST、 CK 、ALT部分轻度升高,但均低于正常值上限,肾功正常,空腹血糖升高2例,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5例,低钾2例,其中8例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1.4心电图资料 早复极心电图诊断标准:①连续 2 个肢体或 / 及侧壁导联 J点及 /或ST(在J点后 60 mm处)抬高R0.1 毫伏;连续 2个前胸导联J点及/ 或 ST(在 J 点后 60mm处)抬高R0.2 毫伏;②和/ 或 R 波降支有切迹或粗钝;③为了与Brugada 综合征区别,早复极的诊断必需除外V1-V3导联J点及/或ST抬高;④J点和/或ST抬高一般可持续数月至多年,抬高程度可不同,但是一般,不会回到等位线[1]。见表1。

1.5胃镜检查4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均发现有慢性浅表型胃炎,未发现有十二指肠或食管道病变。

2 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患者止痛、镇静治疗,全部患者2~12h左右胸痛完全消失。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后,18例在床边行下蹲运动试验,方法为连续下蹲20~30次,使心率达90次/min以上时复查心电图,16例ST 段可回落至或接近基线,20~30min左右再次复查心电图,ST-T段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下蹲试验过程中无1例发生胸痛、胸闷症状。行动不便未行下蹲试验的3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有明显狭窄。

3讨论

早复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电图变化,患病率约3.4%,男性3.99%,女性0.46%[2]。既往认为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对早复极及早复极综合征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约>95%的早复极或早复极图形是良性的,是正常心电图的变异,预后良好,有很少数是特发性VT/VF预测信号,定义为早复极综合征[3]。目前早复极综合征的新定义为:伴有VT/VF的早复极,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其它复极病变如长、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未发生VT/VF的早复极则称为早复极图形或早复极[4]。早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②性激素水平;③部分心室肌“提早”复极;④离子流的区域性差异[5]。本病好发于青中年男性,有心率增快后心电图ST-T会下降到基线水平的临床特点。早复极伴胸痛误诊为心绞痛达73.3%[6],本组21病例中患者均是以胸痛就诊,心电图均有ST-T改变而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院,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学,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行床旁下蹲运动试验观察心电图ST-T段变化以确诊早复极。临床实践中早复极有较高的发现率,且以中青年男性好转发,因部分患者有胸痛、胸闷、心悸症状,伴有心电图ST-T段改变更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诊疗过程中应仔细鉴别,减少误诊,同时警惕早复极综合,因其有VT/VF的潜在风险,在询问病史时应着重了解:有原因不明的晕厥史或心脏骤停史;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有早复极家族史,尤其是男性患者。治疗方面,无症状的早复极患者无需治疗,而并发VT/VF电风暴的急性期患者使用静脉异丙肾上腺素有效,慢性期最有效的为奎尼丁口服,植入ICD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7]。

结语,基于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概念,对伴有早复极图形的胸痛、胸闷的患者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草木皆兵,除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炎、肺梗塞、Brugada综合征等鉴别外,尚需严防早复极综合征的漏诊,详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家族病史、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和运动试验是鉴别器质性病变及诊断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均国.早复极与早复极综合征. [J].临床心电图学.2011.4.20:122-127.

[2]王小嘉,路宏,刘艳芳等.早复极综合征流行病学普查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8):765-767.

[3].Stanley Nattel,When normol ECG variants turn lethal. [J].Nature Medicine,2010,16:646-647.

[4]杨均国.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概念及其危险分层.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11):801-803.

[5]鲁端.心电图与早复极综合征. [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3(2):18-21.

[6]王天红,齐晓勇,刘光霞,胡福莉.30例早复极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

[7]Haissaguerre M,Sacher F,Nogami A,el al.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ventricular fibrllation associated with inferoladteral early repolarization role of drug therapy [J].J Am Coll Cardiol,2009,31:493-496. 编辑/冯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