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阅卷者的心理效应角度看高考作文的写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阅卷者的心理效应角度看高考作文的写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卷如看人,我们不防从心理学角度谈一下高考作文写作

一、关注首因效应,努力给阅卷者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对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同样,高考作文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意义也非同寻常。

那高考作文怎样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卷面,卷面干净、漂亮,至少要做到笔画清晰、大小适度、字体端正,不随意乱涂乱改;二是文章的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精彩的题目会令阅卷者眼前一亮,比如,2007年北京卷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便因其题目底蕴深远而备受阅卷者青睐,并最终获得满分;三是文章的开头,遍观近几年的满分作文,开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排比造势铺排文气,或引述诗词凸现文采,或开门见山话题点穿,或故事寓言倍感新鲜;四是语言,那些优美、有意蕴的语言往往最易触动阅卷者的神经,也最易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关注晕轮效应,努力给阅卷者创设几个有力的感觉依据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反之亦然。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代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效应”。高考作文如果能让阅卷老师心理产生晕轮效应,让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喜爱备至,你的作文便离高分又近了一步。

那高考作文怎样让阅卷老师心理产生对自己有效的晕轮效应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创设几处明显的亮点。

亮点之一:选材新鲜。选材新鲜,要求考生选材时应力避陈旧、俗气。不要总是使用雷锋、陈景润、牛顿、爱因斯坦等别人使用过千万次的材料,也不要一味地回到古代去复述司马迁、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经典故事。选材要尽量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现实、品评时代热点、关注世态人生,突出自己的体验、发现,体现自己的个性。只有用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潮水,去冲击阅卷老师心灵的礁石,才能碰撞出高分的浪花。

亮点之二:构思新奇。写散文可以用格言、名句、歌词以及一段警语或自拟的凝练又有文采的句子巧设题记,来扼要说明文章内容或主旨,导引全文;再辅以简洁、恰当的小标题使文章显得层次分明。写记叙文可以采用笔锋突转法、抑扬相生法、巧设悬念法、创设误会法等使情节波澜起伏。写议论文可以采用设置分论点、巧用整散句等使论证气势恢宏,还可采用文体创新,巧妙借鉴书信、广告、说明书、启事等写法,使文体别出心裁。

亮点之三:立意新颖。立意要有独创性,与众不同而又顺理成章,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力求立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发人之所未发,语人之所未语,一针见血,一鸣惊人,出语不凡,语惊四座。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最为缺乏的,也是广大阅卷老师最为期待的。考生如能在这方面创设亮点,必能取胜。因此,考生应该努力摆脱习惯思维的影响,多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努力使自己的立意,见解别出心裁而又发人深省。

三、关注近因效应,努力给阅卷者留下一个难忘的最后一面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作用比以往获得的信息作用更大。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却说不上几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同样,高考作文如能让阅卷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你有利的近因效应,让他读完你的作文有一种拍案叫绝的冲动,那恭喜你,你定会获得理想的作文高分。

那高考作文怎样让阅卷老师心理上产生对自己有利的近因效应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写好文章的最后一笔――结尾。在作文结尾,可以用优美的诗句作结以凸显文采斐然,可以用饱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作结以升华主题。可以再次点题总结全文来与前文形成呼应,可以留下悬念或提出新的问题以引人遐想或发人深思。比如200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有一考生写《我想握住你的手》。文章前面一直在写一位运动员如何努力地奔跑。至结尾时这样写道:“我想去握一下你的手,可我抬起手却又落了下来,你没有手。”可以说文章前半部分写得略显平淡。它之所以最终步入了高分之列,不能不归功子结尾这一出彩之笔。

总之,在特殊的评卷条件下,阅卷老师的心愿,便是希望能尽快捕捉到作文中的重要信息,以便形成对作文整体的评价,考生则应努力将这些重要信息,以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获取理想的作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