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兼容并蓄 独出机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的书评从点、线、面即点的定位、纵横交织的线、整体的面分别着眼入手,剖析了著者对《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写作风格。让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的概况了解,以此领略书的核心本质,看有所得,学有所思。

关键词:兼容并蓄;调性;创新;品格

由马东风先生著作的《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本书集著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来近30年的论文荟萃。从现实主义出发,紧扣时代的声音,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不囿于传统音乐理论的束缚,不禁于现代学术思潮的藩篱,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汲取中,兼容并蓄,独出机抒,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结构简洁明了、层递清晰、脉络分明、逻辑严密、论析全面、语言简明雅丽。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上篇为调性学研究,编入了调性的概念、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调式的类别与构成、和弦与其调性关系的划分、变化音的类型与调性分析等十篇文章;第二部分下篇为和声学研究,论述了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论乐思的来源、论属七和弦的调性意义、九和弦的结构类型研究等亦是十篇的文章,这二十篇文章即可独立成章,又可自成关于调性与和声技法的体系研究。书中很多独立的文章已发表于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有《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探索》《交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这本具有众多学术价值的论文集成,在晚辈细细研读思索后,不免由心底升起深深的敬意,文中完全摒弃了晦涩艰深的枯燥学究写作风格,而是始终如一的与同行、与学生用平等对话的交流笔调,由浅入深、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读之受益匪浅,粗浅写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望前辈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点的定位,理性的聚合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即可作为基本乐理学科知识拓展的读书,又可作为和声学习的深化教材,还可作为音乐作品分析及作曲的工具书籍,其内容涉及到很多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点,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接受反馈双向交流的过程中所关心的难点、疑点、热点。点多庞杂,如何进行统帅?如何定位于中心而不至于纷乱无绪?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作者着眼于宏观的点的定位――调性,书中指出:“音乐――以调性的发展为根据可分为两大类,即有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在有调性的音乐中,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是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部分,是音乐的‘坐标‘点。只有在‘坐标’点定位以后,才有可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剖析,否则无从下手。”[1]

由于点的定位明确,全书各篇研究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是在其内核调性的统帅下,读来始终不偏离方向,篇与篇之间其脉络分明有序,前后贯通,左右圆融,主线纹理清晰可辨。第一篇首先切入调性的最基础的概念,貌似简单的基本问题,其实所蕴含的信息量纷繁复杂,但真正全面的解释透彻,还需下一番不小的功夫,经由著者罗列各种辞典、书籍关于调性的概念,还真让人如入迷雾,经由著者归纳整理变得条理清楚,他是这样说的:“调性这一概念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调式的主音高度或称调高;二是调式的类别或称调式的音阶结构关系;三是调式类别或调式主音高度在音乐表达上的‘语意性’特征。”[2]为此,著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调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调性的广义概念包括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以及调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表现特征。狭义的概念专指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3]说到调性,就会有调、调式音乐理论术语的自然联系,因为这三个术语最常见,而且在教学中最容易混淆,对此著者在书中给出详尽的分析辨识。在解除围绕与调性相近概念的干扰后,由调性的概念内容为研究支点,进一步说明调式的类别与构成,以实证、例证微观细致由表及里的一一全面论述。至此调性的概念在理性的铺成展开下,变得生动翔实、立体可见。以调性为“坐标”点,必然连接与之关系最紧密的和弦,使和弦与调性关系的划分上发生联系,“公共通道”越多,即共有和弦越多,调性关系越近,反之越远。这样分析更好地全面认识调性的组织结构及属性,并为转调手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按照著者的理性写作思路,从调性“坐标”点起,由近及远,渐渐深入,直至上篇的最后论述增减调试的理论与应用,以及将结构数学的新理论“等程结构论”与调性思维模式结合,为读者拓展新的视角进行调性的分析。下篇的和声学研究,依然是选择对调性有支持作用的重下属和弦、属七和弦、九和弦等作为研究的重点,还涉及了音乐创作方面的实践应用分析等等。由于本书著者很注意点与点、段与段、篇与篇的过渡自然,同时又兼顾了内在逻辑的衔接紧密,语言表述上正如教师讲课一般,逐步把学生清晰地引导到预设的合理结论上,因此笔者通篇读下来,也就顺水顺舟,极为畅快。

二、纵横交织,创新的求索

著者不仅注重篇章间的内在有机统一,而且更加强调各文章内部织体的布局。具体来说,既有对某一音乐现象历史脉络的发展纵向描述,又有同类相关音乐理论的横向联系区别,于纵横交织之间延伸开去,追求理论的创新。著者在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一文中说到:“从音乐历史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原始音乐都是单声部音乐时期,人们的协和与不协和观念尚未确立。格里高利圣歌初期,是典型的单声部音乐,到了九世纪左右,由于宗教音乐受到世俗音乐的影响等原因,多声部音乐的愿望与初步试验才在宗教音乐出现。”[4]接此,著者又用一种史学家的眼光对多声部音乐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一番夹叙夹议的描述,纵向梳理过程中兼及横向引伸的展开论述,在举证实例分析一个同时发响的纯五度音程时,本应该是完全的协和音程,著者又从比较学的角度观察,一共从包括律制、音程、调式理论、风格、地域等十一个方面横向对比研究,而得出纯五度音程具有相对的或明显的不协和特征。因此,“音乐中的‘协和’不是一个静止的观点,而是一个‘动感’的名词;‘协和感’不是一个法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随时空环境不断地重复自我、 变化自我、更新自我和反叛自我的心理感应。”[5]著者在笔墨纵横交织、交叠、延伸构架的空间里,不固步自封、不迷信权威,不恪守旧论,以多维、多元、多视角的睿智学者的审视态度,兼容并蓄,独出机抒。著者的这种思想理念体现在书中的很多的文章里。比如在重下属和弦的存在及其意义一文中,著者认为:“由于传统和声学理论对重属和弦的青睐与偏爱,学术界长期忽视对于重下属和弦的研究与观照。虽然近些年来稍有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教科书或学者否定重下属和弦的存在,这是不客观的。正确认识重下属和弦存在的理论意义与其应用价值。是我们辩证地看待和声发展历史的公正态度。”[6]著者通过对重属和弦与重下属和弦衍生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解剖辩证的联系对比,以哲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有力地驳斥了学术理论界代表权威的教科书及学者否定重下属和弦存在的观点及看法。在这之后并其应用价值举出东西方音乐文化中浪漫乐派和民族派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以事实论证重下属和弦存在的客观性和理论意义。著者正是不断地在所学、所教、所思、所写的过程中融贯中西,博取众家之长,兼容并蓄,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才能以开放的思维、宏阔的笔论、细腻的诠释,演绎出一篇篇精彩的华文。

三、整体细节,品格的独塑

细节部分和谐之组成为整体,整体之概貌彰显著者学识修养的深度,无论是点的定位也好,纵横交织的布局也罢,都是《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整体写作思路构成的有机元素,除此之外,本书的整体性特点还体现在内容的层次结构上,本书的内容大致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即处以最底层关于调性的概念、调的表示、调式的分类等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详析,只有这一层知识完全把握清楚以后,才能进入第二层也是本书的核心层关于调性与和声方面技术分析的学习与领悟。为了拓宽读者的视野,著者还精心安排了第三层内容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这里面有偏重于美学研究的文章,如调性的颜色与彩色的音乐、协和感的进化与迁移;再有学术界普遍关心的话题论乐思的来源,以及著者对一本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的书《20世纪音乐语言阐释》的评价感受。第四层也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分析篇,它们分别是钢琴伴奏织体的高潮设计与处理,艺术歌曲的结尾类型研究。这样的内容层次编排可以说满足了不同水平的音乐学习者或兴趣者的目的取向,由于内容设计的整体性考虑,进而也丰富了读者的知识结构,复而以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模式给读者以探求和启示的空间。

文章内容的整体性离不开细节的润饰与衬托,著者不仅是大处着眼,更是小处着手。文字语言是与读者交流的第一工具,要把一本属于技术性研究的理论书籍写的好看易懂,语言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著者这方面可谓极其用心考究,著者的行文风格可以用“简、明、雅”来形容,说它简,首先每篇文章开门见山,直点题目,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快速进入文章主题的简洁感,再次每篇的文章内部都有细分的一二三四等点,翻读起来简明扼要、索引方便、一目了然。明含有明快、明白、明确之意。《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研究的主要是音乐技术理论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明白无误地论述、论证清楚?著者运用了正论、反论、设论等多种配套的写作手法,一步紧一步,一步接一步的无缝隙连接法,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交代的细致明晰。雅就文章语言的格调来看,具有通俗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一般的学术理论书籍的语言往往过于理性、过于学究同时兼有平淡枯燥,而此书中著者经常使用描述性、形象性、具体性的语言,生动地展示所要阐明的音乐知识点、观点、结论等。他说:“在单一调性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是从一个点出发并沿着一条直线运行的;在转调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呈现出曲线运行的状态;在多调性的音乐作品中,调性的发展好似走向了一座‘立交桥’,展现出调性发展的多维空间……”[7]在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这篇文章中,著者这样讲:“调高就象一把“音阶的标尺”,标尺的始点从哪儿开始,调也就从哪儿开始。”[8]这些语言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熟悉而又不失雅的风骨。著者在语言精细推敲的同时,不忘用大量的图例和乐谱并行呈示,让读者眼到拈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需要。为利于读者学习记忆之用,书中还编录了有趣的口诀,每篇文章后又极为细心的注明发表日期、版期及版书名称,这一切的细节着笔都体现了著者严谨细致的学术作风。

没有深厚的学术素养,没有广纳百家的胸襟,没有读者至上的情怀,都不足以吸引住读者的眼光,著者深知其详其因,因此书中内容整体细节的相辅相成性正是著者看树看林、求真求美独立品格的内心反映。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涵盖的特点还有很多。当然,此书也有些不足之处。首先与教材相比,书中某些章节的连续性不够强,没有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关系。再次,本书关于调、调性、调式等概念与定义值得商榷,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此外调性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本书只坚持以斯波索宾的理论为唯一分析依据,是不全面的,应当系统的给读者介绍。关于九和弦的分类也体现了这一问题。

《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虽有一些不足,但以笔者的目光和思维触角,还远远不足以囊括这本书的全部精髓,我从此书中学到更多地是著者追求知识境界的一种气度、一种风范,那就是不论是做学问还是著书也好,都要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襟怀,才能有独出机抒的智慧之光。笔者综述的关于本书的上述特点,也正是这样理念的思维折光。不仅如此,著者还善于与同行、与学生、与读者、与书本真心对话,在交流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愿这比生命还久远的火花点燃每一颗热爱音乐事业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马东风.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2007.10.

(100-101).

[2]同上,8.

[3]同上,8-9.

[4]同上,147.

[5]同上,145.

[6]同上,191.

[7]同上,9.

[8]同上,13.

[9](苏联)阿•波波夫著.张守慎译.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7.

[10]孙星群.乐以诗为本 诗以乐为用[J].音乐艺术,2004.(3).

[11]明言.我思故我在 我写故我生 我吟故我腾[J].中央音乐

学报,2000(2).

作者简介:

胡文君,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8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