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卫生知识了解度调查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卫生知识了解度调查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田梅 张勇 白珍 刘艳芳 杨淑恩 史彦彦 马磊 单位: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卫生项目办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临床一科

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调查人员由课题组和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686项目组的10名医护人员组成,先期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培训人员之间对评定工具的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72~0.89。2009年7月~2010年1月,采用无记名、自评问卷调查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当场独立自行填写完成问卷,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者给予讲解带读完成,问卷填完后,经调查者检查,当场回收,保证了调查问卷的真实可靠。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4份,问卷有效率为96.35%。统计学方法调查问卷经过严格核查后,对有效问卷应用EpiData3.1软件以双重录入方式进行数据录入,经核对清理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社区居民共3854人,其中城市居民1666例(43.23%),农村居民2188例(56.77%);男性1980例(51.38%),女性1874例(48.62%);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8.17±12.53);文化程度:小学472例(12.25%),初中1386例(36.96%),高中1061例(27.53%),大学及以上935人(24.26%);调查社区医生507人(13.16%),社区干部270人(7.01%),患者家属328人(8.51%),普通社区居民2749人(71.33%)。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社区医生、社区干部、患者家属、普通居民4组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不同,患者家属和社区医生对3个条目更是采取肯定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略)就医途径4组人群的就医途径首选都是精神病医院(76.57%),其次是综合医院(13.83%)、基层诊所(6.98)%、巫医神门(2.15%)求助;最值得肯定的是4组人群对就医途径选择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仍有2.15%社区居民首选到巫医、神门求助,其中患者家属和普通居民比例较高(分别4.87%和2.32%),详(表略)。精神卫生知识接触程度社区医生、社区干部、患者家属、普通居民4组人群,在接触精神卫生疾病方面,社区普通居民普遍低于其他3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普通居民因心理问题进行过电话咨询的比率最低(10.36%),详见(表略)。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途径社区居民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40.97%),其次是书报(27.97%),宣传、培训(16.37%),朋友聊天(14.69%);其中社区医生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培训(49.20%),社区普通居民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48.79%),

讨论

态度作为一种可估量的心理构成是相对持久和稳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预测行为的发生[4]。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消极态度成为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后期康复的障碍[5]。本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态度是比较积极和肯定的,4组人群对精神卫生各个条目的认知程度都在70%以上。在就医途径上,4组人群的选择更是一致,首选都是精神疾病医院,其次是综合医院、基层诊所、巫医神门;但仍有2.15%的社区居民首选到巫医神门求助,说明还是有部分社区居民和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上存在误区,因此,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社区居民特别是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甄别精神问题的能力,减少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恐惧和隔离,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精神疾患的发生。使精神疾病能够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使患者在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更好的回归社会。2004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作为唯一的非传染病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其目标是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和康复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网络,实现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本调查是在“686项目”保定市示范区内进行的,调查的对象为项目示范区的社区医生、社区干部、患者家属以及社区普通居民,“686项目”实施中对精神疾病防治网络的社区医生和社区干部进行了不同形式培训。本调查也显示,社区医生和社区干部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宣传和培训,分别为49.20%和24.81%。因此,应借助“686项目”这个平台,大力开展系统培训,提高非精神科医师的精神卫生知识,加强联络会诊和精神医学教育,提高其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6-7],更好的促进社区精神卫生体系的发展。同时,拓宽宣传途径和覆盖面,深入社区和农村,使专题宣传与常规宣传活动相结合,举办专题讲座、创办社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点等,将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给广大的社区居民,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正确认识。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工作指标要求,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到2015年达到80%[8]。根据《纲要》的精神,今后精神卫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促进人群心理健康,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9]。本调查显示社区居民获得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40.97%),因此,应积极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媒介的作用,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健康需求,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宣传力度[10]。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贯彻落实精神卫生规划目标,促进全民的精神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