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实践的重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耕耘的一生课题。

一、语言训练重在实践

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找出可供语言文字训练的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作品反复涵咏体味。因此,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方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

例如《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一如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洁,素雅温馨。特级教师薛法根导入新课时,在黑板上板书了六个词语“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爱如茉莉、弥漫诗意”。对于这六个词语的处理,他采用三步走的形式。第一步做到读正确;第二步请同学想想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步请同学借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你心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他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说:“善于借用文中的词语,你的表达就丰富了。”

这一环节,体现了薛法根导入课文的独具匠心。他既没有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进行渲染,也没有一幅幅淡雅、高贵的茉莉花图片。有的是教师板书示范写字的真功夫,有的是让孩子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有的是让孩子运用六个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课伊始,就透着浓浓的语文味。

二、语言训练重在表达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参与争论,让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智慧的火花必竞相迸射。所以说,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选准文本之中能引起争论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如教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一课,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重伤,但诺贝尔毫不气馁。我抛出了一个点:“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放弃吗?”立即有学生说,会放弃,因为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他不想再失去自己的父亲。当时我也这么想,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情?可是,马上又有学生反驳,诺贝尔凭着他对科学的执着是不会放弃的。面对争锋,我及时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面对亲人、邻居、朋友的劝说,诺贝分别是怎么说的。让学生在想象之中经历心理波折,从而深刻感悟人物的执着精神。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告诉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展开争议。在整个争议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外显交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语言训练重在情动

学生只有“情动”才能“辞发”。情感是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在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文本往往是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故而其间不乏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还有一个个或可歌可泣、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等,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抓住那些散落在语言文字中“发光”的词语并进行巧妙的整合,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案例】《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是说理性文章,为帮助学生理解李时珍像小水滴一样的精神,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先让学生找到句子,然后出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我从“从小立志”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我从“不懈努力”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我抓住的是“二十几年”。

生:我也是从“二十几年”感受到李时珍的小水滴精神的。

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二十几年”这个词,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二十几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啊,李时珍都坚持下来了,真不简单!

生:我从二十几年感受到了李时珍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是啊,二十几年那,由3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那,人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几年啊!结合这段话谈谈,这二十几年,他都做些什么,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

师:这就是小水滴的精神啊!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然后指名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记不清访过多少老农,寻过多少名医,找过多少秘方,那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生齐:没有!然后指名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记不清亲自品尝过多少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 (生齐:没有!齐读)

师:就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艰难的探索,这份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语言”这个工具为载体的,案例中教者首先让学生找到能体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如“从小立志”、“翻山越岭”、“尝药草”、“不懈努力”、“二十几年”等关键词。但是并没有立即面面俱到让学生逐个展开去谈自己的感悟,而是巧妙地就抓住“二十几年”这一个词,首先让学生说说由这个词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谈谈这二十几年他可能做些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由于之前学生已经“触摸”过那些“发光”的词语,所以头脑中立刻浮现出了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而且能较深刻地谈出自己的理解。最后教者声情并茂的总结和朗读指导将课堂推向高潮。由案例中学生的回答和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李时珍的认识已经逐渐丰满起来,李时珍那小水滴一样的精神已经激起学生的共鸣并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这种方法,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