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艺研究中“趣味”的起源和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趣味”在英语里是“taste”,本意是指味觉。在13世纪时指触觉、尝试、测试、喜爱某事物的经历。到了16世纪指有特别的喜爱,也就是从味觉的品尝逐渐转移到指兴趣和鉴赏力。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趣味”一词被指代为“喜欢”、“娱乐”并已经变为日常用语。绝大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趣味”被泛指一种神秘、本能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在生活的不同情形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趣味”作为文明行为的基本概念首先是在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1647年的著作中出现的,但那个时代的“趣味”一词仅被应用于食物,品酒和音乐范畴,到了17世纪下半叶才用趣味来表示审美。
15世纪下半叶,当时佛罗伦斯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1464年写的《论建筑》中说过,他也曾喜欢过现代风格,但是一旦开始品味古代风格,就变得讨厌现代风格了……这里的“品味”正是“趣味”的动词形式。由味觉的术语向审美评价语的转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流传。
17世纪中叶,在法国,趣味与美相联系早在1645年便由法兰西的元老之中的盖士德巴尔扎克使用。在他之后,剧作家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的批评》里在与美相联系的意义上使用了“趣味”这个术语。17世纪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在《论趣味》中认为趣味变化无常,它依赖于个人的嗜好和所处的环境,但好的趣味确是一种准确评价的本能,这种本能建立在判断之上,和心智、道德、审美对象有联系,而不是依赖于情感。
17世纪末,法国人将趣味和审美相联系以及作为一种判断力的表述,逐渐开始影响欧洲的其他国家。首先将趣味作为艺术批评术语使用的是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他在1688年的《品格论》中写到,在艺术中有一个完善点,就好像大自然中还有着成熟和善良一样,对这个完善点没有感觉到,或者他所喜欢的东西要么超过要么不及这个完善点,那么这个人的趣味就是有缺陷的。
对于“趣味”的界定则是由意大利的埃托里作出的。埃托里在他的《修辞著作中好的趣味》写到,好的趣味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谁能从不好的食品中把那些美味选择出来。在1648年成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在查尔士・勒布朗院长的领导下确立了古典主义的权威地位。随后他的主张遭到了艺术理论家德皮勒的挑战,德皮勒在“画家的天平”(即确定构图,素描,色彩和表情为评价画家的标准)理论中,特别强调了色彩和趣味的概念。他把从格拉西安那里继承的“物质味”转换为知性领域的“精神味”。他把趣味分成三种“自然趣味”、“人工趣味”、“民族趣味”,最终逐渐压倒了单一绝对和古典的趣味。
18世纪,英国学者比法国学者更进了一步,他们将对“趣味”的讨论发展成了一种理论,使这个术语变成了美学的中心概念。夏夫兹伯里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看待趣味,他把趣味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那些被感知的对象,又属于去感知的心灵。他还认为美感的趣味与道德感及常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内在的感觉能力显现出来,有赖于一个民族的性格,不受偶然的影响。同时代的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上写道,不是趣味遵循艺术,而是艺术遵循趣味;如果趣味是良好的教育、对古典的敬仰,那么它就是普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固有的,假如它能随时出现的话。英国学者将趣味与普遍性联系起来,逐步将它的美学范畴的讨论转向心理学范畴的讨论。
在18世纪,关于艺术批评的讨论以及有关趣味的争辩,在当时的文化界里变得相当丰富和有影响。“趣味”作为一个术语成了许多新观念的中心点,这些观念把注意力转向观众或听众的心境。对于艺术批评的传统权威地位提出了质疑。
由上述趣味概念史可见,趣味的两个方面是易变性和固有性。趣味一方面表示它是一种不需要特殊知识训练的洞察、批评和知觉的不变特征,正如它在味觉的领域;另一个方面又显示出它对流行时尚的主动反应。因此趣味既成为一种评判标准又指对对象的热情。有趣味的人,既指那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喜欢的人,还指那些知道大家喜欢什么的人。总之,趣味的概念包括了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双重本质,而在艺术的全部过程中,它既指艺术创造也指艺术欣赏中无法言说的心理因素和被反复解释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