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电事业三为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电事业三为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备条件。供电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大力发展农电事业,切实承担起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经过“两改一同价”,特别是去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农电“三新”战略、开展“户户通电”和“路灯亮化”工程以来,农电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点多、面广、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受过去重发、轻供、不管用思想的影响,农网建设欠帐太多,发展农电事业仍然任重道远。为此,结合山西朔州地区实际,就发展农电事业、深化“三为”服务进行探讨。

一、农电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服务“三农”有良好的基础

1、“两改一同价”为实施农电“三新”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年以来,朔州累计完成农网建设和改造投资46844万元,基本改变了过去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简陋、落后的面貌;供电区域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农村到户电价平均下降41%,年平均减轻农民负担约3000万元,供电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村电气化的建设;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由**年的75%提高到96.5%,供电可靠性由**年的86%提高到99.3%,安全生产事故和农村人身触电事故实现了零目标;全市农村年用电量达到3**万千瓦时,比**年提高约60%,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年朔州全市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企业实现产值201.1亿元,比**年的65.4亿元提高207.5%。

2、“户户通电”工程为促进农村协调、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

**年,经过5个月的艰苦拼搏,投资622万元,完成了10千伏线路45.12公里、0.4千伏线路34.1公里、接户线8.92公里、进户线77.4公里的架设任务和40台变压器、3019块户表的安装工程,全市44个村的3019户村民圆了“用电梦”,结束了无电村和无电户历史。“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农村协调、和谐发展。

3、农村路灯亮化工程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搭建了平台

截止2007年1月底,投资273.5万元,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77.2公里,安装路灯1591套,42个村庄,村村路灯通明,实现了农村路灯亮化工程。

4、农电体制改革为农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农网建设和改造的完成,农电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农电服务水平,使农电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统一规划农村供电所布点,强化对农村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建立了网络化的农村用电服务新机制;二是持之以恒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供电所“量、价、费、损”的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管理,防范“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现象的抬头,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三是加强农电队伍建设,理顺农电工用工机制,疏通农电工成长渠道,提升了农电工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技能;四是提升农村用电服务水平,建立了分公司集中受理、供电所就地服务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提高了农村供电所便民查询、便民交费、便民报修等自动化服务水平,农民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用电服务;五是建立了有效的优质服务考核、激励、监督机制,主动依靠社会监督力量,改进服务,规范行为,营造真诚和谐的农村用电服务氛围。

二、影响农电“三为”服务的主要因素

1、农村电网仍显薄弱,“三为”服务缺乏硬件支持

经过近几年的农网改造,农网设备状况明显改观,变电设备改造比较到位,变电站消除了高耗能主变,开关实现了无油化,自动化装备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从长远发展看,农村电网只是“温饱”水平,与“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标准差距甚大。由于改造资金有限,网改时只解决了新建变电站的电源问题,以及10千伏线路主干线,35千伏老旧线路及10千伏支线改造覆盖面很小,造成农网线路老旧设备多,运行不稳定的局面。单电源的变电站、单主变的变电站、单线单变的变电站还有一部分没有得到改造,部分改造后的变电站又出现过负荷,无法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的(N-1)准则。

2、供电安全风险凸现,“三为”服务缺乏安全基础

农村电网改造中,农村用电设施集体资产移交给供电企业,原来只抄见变压器总表,现在扩展到千家万户,使农电资产和工作量都增加数倍,相应带来的安全责任风险也成倍加大。究其原因,一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无偿”移交,带来安全责任移交;二是供电企业是管电的,只要因“电”造成的事故,管电的多少要承担些“无过错责任”;三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目前,许多电伤案件因没有法律依据,漫天要价,纠缠不清,使供电企业安全工作更加艰难。

3、供电运营成本增加,“三为”服务缺乏经济保障

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实施后,在改善农村电网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同时,电网企业资产大幅度增加,维护与维修任务加重,增大了基层供电单位的管理成本。特别是"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服务承诺和农电工工资,使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维护费用、电力抢修费用、抄核收工作量等管理成本都成倍增加,造成经营收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下滑,电网发展后劲乏力。

4、电力设施保护难度大,“三为”服务缺乏社会环境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电力设施保护转为供电企业负责,而供电企业又由于农网点多、线长、面广,无法兼顾,一些不法之徒就明目张胆地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给供电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形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提高农电“三为”服务水平的措施

1、再接再厉,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电网发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深入分析农村电网的现状,优化公司“十一五”农网发展规划,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加大农网建设和改造投入,推进农网老旧设备改造和装备升级,优化农网结构,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完善低压电网和户表改造,努力建设“结构合理,技术适中,电能质量高,供电可靠性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村电网。

2、典型引路,实施电气化县、乡、村建设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做好农村电力需求预测,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农村电气化标准,按照“总体布局、典型引路、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快启动电气化县、乡、村建设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电气化工程。

3、严字当头,建立农电安全长效机制

全面审视农电安全方面的问题,关键要抓住意识、责任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抓安全生产没有捷径可走,要严字当头,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抓整顿、抓落实。人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作业的安全。因此,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一靠良好的意识氛围,二靠严格的制度约束,三靠实时的监督检查,三者缺一不可。

4、落实“四化”,规范县级供电企业管理

在县供电企业中落实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强化基础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同业对标和创一流工作,全面提升县供电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农村供用电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完善农电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切实履行服务承诺,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农村安全用电宣传,普及用电知识,提高农民安全用电常识,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5、三管齐下,抓好农电队伍建设

抓农电队伍建设,重点要抓好三个层面:一要大力加强县供电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加大农电领导干部的横向、纵向交流力度,促进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的交流。二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加强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等活动,加大农网运行、检修、保护、自动化、营销等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保证各层次的人才有序衔接。三要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强化农电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电工培训基地,健全农电工培训体系,完善农电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电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熟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作风过硬”的农电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