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升高,暴力倾向严重,厌学,迷恋网络游戏,信仰缺失,诸多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为学生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此应当认真反思。本文力图探讨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以及改进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 品德 责任 方法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处在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复杂。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诸多干扰因素危害着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升高,暴力倾向严重,厌学,迷恋网络游戏,信仰缺失,恶性案件在媒体屡屡曝光,令人震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深感忧虑。同时,也促使我们对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重新思考,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承担起责任

一个人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将影响人的一生。而当前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存在种种误区,无论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评价仍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这就使得教育方法单一,而非常重要的品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好多学生道德水准下降,行为缺乏规范,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造成诸多社会隐患,大大增加了社会发展的成本。就个人而言,无论他的智商有多高,多么有才华,如果人品差,他就不会走得太远。所以学校要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并为此真正负起责任。

二、学校应如何实施品德教育

从幼儿园到高中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良好心理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以及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比如,极少数家庭不重视,或顾不上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造成孩子成绩落后。也有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从小很重视,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除了正常上课,放学后或周末还要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音乐培养班等,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兴趣,违反学生成长规律。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特长没有培养出来,学习成绩不升反降,令家长失望,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学校对学习差的学生也缺乏重视和关心。而这些学生为找到自己的自尊,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博得周围人的眼球,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违反学校纪律,扰乱社会秩序,成为学校、社会不和谐因素。出现这种苗头,如不能及时加以教育和疏导,就会发展为违法犯罪,为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不幸。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青少年中出现的此类问题。

1.教育要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什么是人才?科学家是人才,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且这也不是社会需要的,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放在“同一模子”里,去塑造“整齐划一”的人。

虽然,教育体制内已认识到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多年前就已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对中、小学学习成绩的关注,取消升学考试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虽然小了,但是,学校和教师却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不知下一步教育该怎样搞。教学失去了动力,教师不再努力钻研教学。老师轻松了,学生轻松了,作业少了,在校时间短了,放假时间长了,兴趣都转移到了校外。家长多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学生大多进了网吧,迷恋各种游戏,于是,教育又陷入了新的混乱,很快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搞了多年应试教育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路不清晰,行动跟不上;对学生特长培养的师资、设备和场地等都满足不了要求。后续的制度、措施、设备和行动都跟不上。所谓的教育改革不见新意,不见成效,越改越乱,反而感觉不如从前。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在高校的选拔标准,以及社会的用人环境和评价制度下,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去从政,或当科学家,希望孩子上名牌大学,对学校教育施加压力。在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学校为了生存,只好又回到“唯成绩论”的老路。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虽然感到“精英”教育的弊端,却屡改屡败,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

理想的教育,应当让教师都能成为真正的伯乐,发现并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按照不同个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社会需要的多方面人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他们学有所长,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有尊严的学生,这是一个学生不会在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揭丑中破罐破摔、违规、犯罪的基本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充分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才。

2.抓好学生品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

能不能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并让品德教育见到实效,除了教育评价体制和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首先,教师的言行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有的老师对学习差,或违纪的学生打击讽刺,甚至体罚、侮辱;有教师在利益的驱动下,强迫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资料等,此类现象,屡禁不止,有损教师自身形象,也玷污了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缺乏说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抓好品德教育重在加强师德建设。

其次,品德教育要杜绝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否则,只能让学生反感,结果就会走向反面。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要求教师有很高的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亲情感、责任感、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要通过具体的行动、融洽的环境、快乐的心情来实现。

3.要使不同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有效培养,相关部门和社会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对农村偏远落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为学校提供学生特长培养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和专业培养人才,改变实施素质教育“无米之炊”的窘境。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受到教师的关注,兴趣和爱好得到培养,自身的存在对社会有价值,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良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极为重要。和睦的家庭,净化的周围环境,和谐、友好的亲情和同学关系,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根据我对所在学校经常违纪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父母离异家庭,造成孩子心理缺陷;二是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对孩子进行不当教育,其言行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三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养成孩子的自私和为所欲为的个性。为此,学校要主动和学生家长、社区和街道加强沟通和联系,通过家长会、走访社区和家庭等多种形式,增加家、校联系。也可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假期期间,学校可与社区联系,让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文化艺术和爱心志愿者等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既可提高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可填补假期学校教育的空白。

目前,很多青少年耐挫力差,心理不健康,有暴力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重大损失,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要联起手来,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净化网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认真研究并抓好学校的品德教育,这虽说是一个老话题,但在当前形势下,它已发展成为减少社会发展成本,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课题,需要引起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