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怎样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怎样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3-0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来。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在我的理解中,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就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在重视利用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人文熏陶的同时,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读出语文味

课堂上的读,应是教师的范读或引读、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应有不同的“读”法。如在感知课文内容时,可以默读、浏览(略读课文);重点的对话描写分角色读;对语言十分优美的内容可以赏读、美读;需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或需要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指导时,可以指名读;发现学生状态不佳或是有学生读书不大胆,不敢出声,可以利用齐读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不敢读出声的学生也能放声去读……在语文课堂上,读,能帮我们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在读中思考和发展思维,在读中积累和迁移,在读中发展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技能,各种读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这种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在细节中品出语文味

学生学习语文,课外重在培养读写兴趣,但在课堂教学上,却要精雕细刻。这是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的,谁也无法改变。其中一点就是注意教学细节。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教学中注意教学细节,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如学生读书的语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其实,太快和太慢,都是不好的。节奏太快,没有轻重,没有停顿,没有思考,也不可能读出感情;节奏太慢也不好,丧失音韵美感,哪怕有时读出了感情,那种感情也是变昧的,虚假的。因此,笔者始终在课堂上抓住这个“枝节问题”不放,哪个学生读书快了或是慢了,必须重来,必要时,让他听老师读或同学读后再来读。通过长期的坚持,学生读起书来,都能比较好地把握语速了。

再如学生读书时,由于受方言影响,许多带后鼻音的字,往往读成前鼻音,如:“生、平、情、姓、令”等等,笔者在课堂上,也坚持逢错必纠,错一次纠一次,坚持下来,学生读书发音也比较准确了。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人,一般都是笔者班上的学生来担任,

三、在词句中析出语文味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来理解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感悟能力,是语文课堂“出味”的另一重要途径和方法。笔者去年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有幸去外地学习听了六堂课,其中有一位老师在教一年级《司马光》一课时,紧紧抓住“大”“满”“爬”等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读书来思考和讨论。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因为缸“大”,里面又装“满”了水,所以才有危险,“爬”字则告诉我们,大缸是在假山的“下面”,那个孩子因为“爬”上了假山,才“一不小心”“掉进”了缸里……老师这样教,不仅让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1、识字教学富于趣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在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尽屈辱”。

2、领悟文章要有情味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不少。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如指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问学生:你们要不要“卧薪尝胆”?这时的学生不明白“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了个例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使我国第一支航天火箭飞上了天空。”“他们真的去卧薪尝胆了吗?”学生顿时体会到“卧薪尝胆”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发奋图强”。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用“卧薪尝胆”来说一句话,有的学生就说出了“我们中国足球队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闯人了世界杯”。“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了几十年,终于加入了WTO”。我市卧薪尝胆了近20年,终于有两家企业上市了……

四、在听、说、写中训练出语文味

先说“听”。笔者有一种感觉,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往往比较重视“读”、“写”,而对“听”(还包括“说”)的训练比较忽视。笔者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幕: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当老师在指一名学生回答的时候,多数学生没有听,而是在座位上用肘子把桌面磕得挺响,都在“争取”下一个发言的机会。而这位老师不仅没有提醒学生要虚心听同学的发言,而是表扬他们“热情高”“表现积极”“今天老师真高兴”。在评课的时候,笔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环节里,看起来,学生学习热情高,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课堂气氛活跃,但其实执教者有一个严重失误,即没有及时地提醒学生要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没有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必要的学习方式。我们都要虚心地、认真地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发言时你不认真听,也是对同学的不尊重,是要不得的。在听的训练方面,老师还应告诉学生,除了虚心听以外,在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听,记住所听内容的几个主要方面。

笔者认为,“说”的训练,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换言之,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有序”,即按一定地顺序说,二是“得体”,即说话的态度、语言方式和策略――也就是说话要文明,语句要通顺,语气要连贯,不罗嗦重复,看说话对象说话,包括吐字要清晰,声音响亮,即要大声、大方、大胆地说话。在语文课堂训练说话的形式很多,如:课堂质疑,课堂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仿照课文中的语言形式说话等等。这样做对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好处。

最后说“写”。于永正先生告诉我们,我国优良的语文教学传统概括起来也是八个字一“熟读、精思、博览、多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挖掘教材这个“例子”中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课程元素,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仿写、改写、扩写、缩写;写句、写段、写篇;练表达(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不一而足。笔者还认为,学生作文,固然要从内容入手,但在语文课堂上练作文,则应侧重于语言形式方面的训练。“写”,还包括写字的训练,同样应当重视,同样可以练出“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