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住渐渐消逝的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住渐渐消逝的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冯骥才在他的《民间灵气》里曾说,“当今文化遗产的悲哀是,只要你找到它――它一准是身陷绝境,面污形秽,奄奄一息。”他这样描述到:“我们一出世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里,妈妈给我们唱的歌,生病时给我们吃的小草药都是文化,还有生活中罕用到的一些谚语,那都是文化,都透着先人的智慧。每个人对我们的文化都是有责任的。”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结束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的冲撞愈加猛烈。在完成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源资源大省走上发展转型之路。在推土机毫不留情的轰鸣中,在老房子轰然倒地的尘烟里,城市的历史记忆、社区的传统底片逐渐残缺不齐,最终面目全非。人们纠结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的关系、理性的难合难分、失当的忍痛割爱,甚至盲目的乱拆乱建。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也经历着时代的考验,每一处古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蕴、审美观念、生态价值等,无不寄托着很多人的恋乡情思。每一处的文化遗存,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知识发展水平、观念情感审美、生活习惯态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等,既是沧桑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成果,同样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保护好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其意义正是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文化不断进步。

以客家土楼为例,这些散落在乡野的村落,凝聚了客家人的别样情怀: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爱国爱乡。他们在不断的迁徙、漂泊、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过程中看到了两种力量:血缘和地缘,这是他们生存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使他们能够形成一种群体的共同意志,然后以这种集体的团队力量,去新的地域、领域开拓。而正是这种集体意识,引领着他们在风雨中不断前行。

幼年寄情泥巴,成年疲于奔波,老年享受回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不忘本,不忘记过去。血液、肤色、毛发、气魄都注定了一生一世带着乡土的印记。也许可以迁徙移民,可以改名换姓,但最后还是会眷恋一方故土。有人说这是乡愁,有人说这是根,是未来的路,不管走得多远,你还是会情不白禁地回头,找寻那些渐渐消逝记忆

我们的找寻不会因为现代化进程的不可违逆而止步。

留住记忆!”这是我们奔走中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