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诺亚方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诺亚方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当洪水泛滥时,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提起看病,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大早,匆匆忙忙赶到医院,可发现已经有很多人排在挂号处;接下来就是排队候诊,医生龙飞凤舞书写的处方,让你对药品一头雾水;交费还要先排长队划价,再换个窗口排队交钱,然后到另一个窗口才能取到来之不易的药品――且不提疫病本身对人的折磨,看病本身也成了对身心的一种折磨。国内医疗行业一位资深专家曾经说过:“除非在数字信息系统上投资,否则医院简直不能在竞争之中生存下去。要么数字化,要么就干脆停业。” 可以说,打造医疗行业的“诺亚方舟”――医疗信息化――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

方法:造船的3个阶段

医院信息化即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

1.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HMIS)

HMI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是指医院的MIS,它是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基础技术环境。HMIS的建成,将对医院起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作用。全院级的HMIS不仅仅只是各部门HMIS的简单相加,它要求在全院实现各部门之间各种信息的共享。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大型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近40%的大中型医院正在建设全院的HMIS。

2.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HCIS)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HCIS)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相对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而言的,指以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展现、处理为中心,为临床医护人员和医技科室的医疗工作服务的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等等。

链接:在2003年7月1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2003年以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然后在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电子病历,促进病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3.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GMIS)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信息技术在真正的诊断、手术中的应用还很少。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认为,现在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

困难:4大障碍影响进度

1.资金困难

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需要至少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需要医院自己筹集,因为目前国家的拨款只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大多数医院采取了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有些医院由于受到赢利的压力,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可以马上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如CT机、麻醉机等,而不愿意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系统上投入巨资。

2.人才缺乏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医学和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样的人才在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却不能享受优厚甚至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于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已建成HMIS的医院中,真正被有效利用的仅为60%左右,其余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形同虚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医院缺乏通晓IT技术和专业医学知识的人才。

3.太专业

由于太过专业,而且业务流程十分繁琐,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到医院看一次病,从挂号、就诊、化验、做CT到交费、拿药,少说也需要十几个流程,要住院所需要的流程就更多了;另一方面,治疗不是一次性买卖,有的病人一住院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每天都要吃药打针,这就产生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药品的信息、化验信息、X光图像的信息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病人都在产生着海量的信息。除了每个人在产生着海量信息外,医疗行业还是惟一需要面对13亿人口的行业,有的人可以不去银行存款、可以不坐火车,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生病。这些都导致医疗信息化复杂程度的提高。

4.产品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产品的问题。现有的医院信息化产品性能很难使用户满意,主要原因有:系统响应速度慢,用户要想使用常常不得不等待很长的时间;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存在问题,死锁、宕机和掉片子的现象时有发生;系统占用的数据库空间膨胀过快且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产品功能需要增加、扩充和提高,特别是需要增加临床信息管理功能;产品应用软件缺乏标准化,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用户需求和设计的变动使程序修改要求频繁,但是程序又不易修改;产品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工作量过大,企业疲于应付,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产品雷同,竞争激烈, 好多产品几乎是同水平重复甚至低水平重复。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医院信息化产品在系统性能、可靠性、功能和信息共享和交换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问题。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的王继中教授认为,当前国内HIS产品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瓶颈有三个: 第一是所选择的数据库平台不当;第二是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第三是在如何建设中大型HIS系统上缺乏经验。

现状:工程规模和趋势

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2003年,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信息化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40.2%,这一增长率大大超过2002年的18.4%。

医院信息化建设依然是医疗行业IT应用市场的主体。各种大、中、小型医院基础信息网络和相关信息系统的新建与改造项目带动了IT产品的广泛应用。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及医院间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改善管理和业务效率,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虽然在2003年上半年SARS发生期间,医院的主要任务在于应对疫情,但在SARS发生后期及2003年下半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全年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

硬件采购占有绝对比重,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需求呈上升趋势。2003年,在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总投资的25.8亿元中,有19.8亿元投入在硬件产品的采购上,占76.8%;软件产品为3.9亿元,占14.9%;信息服务产品为2.1亿元,占8.3%。硬件投资之所以占绝对大的比例,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医疗行业整体上还处在信息 化建设初期阶段,网络建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因此,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以及台式机仍是医疗行业的主要需求。

软件和服务投资份额仍然偏低。软件和服务虽然在近两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目前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的困难,有限的资金通常会优先投在硬件产品上,用于基础网络的建设和改造,所以这部分的投资份额仍然偏低。

未来几年医院信息化市场将出现新的增长势头。未来几年,医疗行业的各种IT系统的建设将持续升温,IT产品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据权威调研机构预测,2004~2006年每年的总体市场规模将维持在35亿~5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硬件主要是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所占比例仍为最大,每年都将维持在70%以上,但整体上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随后几年,硬件投资比例将缓慢减少,软件和信息服务比例相应增加。

一些新型的信息化应用将粉墨登场。在一些基本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并且条件较好的单位,类似PDA等移动服务将具有一定的需求量;而远程会诊也成为实现不同医疗机构开展信息交流和共享的网上办公新概念,事实上,在一些有分部的医院,远程会诊已经开始投入应用。

支持:厂商纷纷跻身“船”中

打造医疗行业的“诺亚方舟”当然离不开IT厂商的支持和参与。不管是为利也好,为名也好,不少IT厂商纷纷跻身“诺亚方舟”。

在2003年7月1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包括IBM、HP、GE、Oracle在内的国际IT大腕都登台宣讲了数字化医院的方案。

2004年5月,IBM宣布,2004年将投资2.5亿美元推进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其实早在1992年,IBM公司就开始涉足医疗信息技术领域,目前该公司拥有的生命科学专利数量居全球第8位。近日,IBM在中国首个生命科学联合研究实验室在浙江大学成立。据悉,浙江大学将就“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及其蛋白和DNA修复的计算分析”以及“大肠癌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及结构预测”等课题进行研究。IBM公司将通过捐赠计算机设备和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内的研究专长的方式来协助课题的研究。

对于专注于网络的思科而言,其在2002年底就推出的“数字化医院”为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标准化、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思科“数字化医院”是利用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医疗服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与治疗,简化从预约、病床分配、病例查询、诊断到付款等传统医院固有的繁琐手续,并且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病例共享、专家会诊以及社会医疗统筹,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也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e化,简化内部行政、财务及采购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医院信息化的逐步深入,CIS、PACS等系统的陆续建设,使医疗行业对软件和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目前,国内的医疗应用软件市场上占领先地位的有达因军惠、东软、众邦惠智等。其中,ERP市场的主要厂商有用友软件和SAP公司等。2003年11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用友软件――网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正式签约,启用用友的ERP-U8 产品,用来构筑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提到医疗信息化就无法忽略“SARS”,因为这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在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的同时,也刺激了不少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行业。2003年4月,当“非典”疫情爆发后不久,北京市就使用了由长城软件、方正数码和美髯公等共同开发的"北京市 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控决策支持系统"。这一系统的问世解决了北京市医疗系统一直存在的信息化难题,即连接北京市近200家医院以及信息系统、卫生系统、防疫系统等多个"信息孤岛",在数据上实现医疗系统的资源共享。SARS肆虐也使得视频会议技术在国内市场炙手可热。2003年6月,D-Link开发了一套基于宽带网络的IP视频终端设备DVC-1000,用于实现视频和音频的传递和交流,完成视频电话和视频会议功能。该系统可应用于隔离区、护士监控室、会议室、医疗诊断室、住院部等地方,每个房间只要安装一台DVC-1000,同时配备电视机或投影机等视音频播放设备,医护人员就可以在监控室随时观察隔离区的病人。

写在最后

就像一个当医生的朋友所言:“计算机倒是买了好几十台,网络也有了,不过说信息化大概是有点夸张了。”的确,如果说几家医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就是“医疗信息化”或者说医院里多了几台电脑就是“信息化”了,恐怕我们比夜郎还自大。可是,“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竟然“打造诺亚方舟计划”已经启动了,打造“诺亚方舟”就不是一张空头支票,不过是竣工的日期需要等待而已,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在IT厂商的帮助下,我们等待的时间可以尽可能的短一些、“诺亚方舟”可以尽可能的可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