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大理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理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霸王鞭舞是在白族群众中最为普及、最受欢迎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主要流行白族聚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霸王鞭舞”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白族浓缩积淀着的民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宗教的诸多文化意蕴,体现了一个“洁白”纯朴的民族所独有的文化情趣。

关键词:大理白族;霸王鞭舞;文化内涵

白族是祖国西南边疆古老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百分之八十以上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此之外,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以及贵州毕节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意为“白人”,解放前有“勒布”、“民家”、“勒墨”等他称,直至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定名称为“白族”。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无论山区还是坝区,每逢节日庆典,都能看到群众性的古朴典雅、欢快热烈的多种民间表演,令人流连忘返。作为白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霸王鞭舞”渗透着白族人民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白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霸王鞭舞”的产生

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大多是来自白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的一些传说,大致有五种,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三种:一是南诏兵器、警军器说;二是大理国柞丧棒、祭盘、棺钉说;三是部落战争说。除了这三种说法之外,还有摸拟栽秧说,楚汉相争时兵器说两种传闻。以上的这些说法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各种正野史中无记述,无据可考。

除了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各种地方文献史料中都没有历史沿革等情况的专门记载,只有在明、清时代艺文诗词中简略提到过一些情况。例如清朝白族学者杨凉在《滇中琐记》记载:“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院,男妇盆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白族学者赵甲南在《嚎绕三灵竹枝词》也记到“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口冬咚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烤令欣逢四月最清和,簇簇游人此日多。六诏遗风今尚在,诸君莫笑是夷歌。红男绿女喜春游,山麓海滨绕一周,廿四巳过人影散,归家返道事田畴”。从这一类似的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由明末至清,金钱鼓、霸王鞭舞在大理和洱源一带已经成形,并在白族群众中普遍流行,同时也得到当时地方官府的认可。至于明宋以前白族地区是否流行“霸王鞭舞”?“霸王鞭舞”到底是什么时代产生或传入?等问题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更深入的研究。

二、“霸王鞭舞”的表现形式

白族霸王鞭道具一般都是用直径约三公分,长约八十公分的竹截为材料,在其两端各凿穿两个方向相对的长方形孔,以象征四季,每孔中嵌入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铜钱,艺人说铜钱的数目分别表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或一年四季二十四节令。表演时在霸王鞭的一端系上一个红绸扎成的彩球或拴上一枚铜响铃作为装饰以增加音响效果。流行于白族群众中的霸王鞭舞基本上都是集体舞。各地的白族霸王鞭舞一般都不单独表现什么具体内容,属于一种情绪舞。这种舞蹈大多数情况下是穿插在“绕三灵”、“田家乐”、“三月会”、“闹春王正月”等各种传统民间节庆文艺活动或白族本主庙会活动中进行。各地的霸王鞭舞表现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三、“霸王鞭舞”的文化内涵

(一)体现“族群”文化

一般来说,族群是指享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们共同体,族群成员共享着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文化和历史。族群共享的常见特征为种族的、宗教的、语言的、职业的或区域的特征,或者至少分享最基本的文化特质(如语言、宗教、服饰、艺术等)。作为具有族群特征的舞种,是由历史的因素构成的身体语言表达体系,是特定文化要素与审美要素的合一;作为特定的言语形式标准,它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力,带着族群群体的认同,区别于其他舞种。总而言之,大理白族的“霸王鞭舞”正是一种表征族群性的符号,它的外在形式中蕴含着无限的内在蕴含,它们相互碰撞、互相融合,彼此渗透。

(二)体现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文化

1、舞蹈形式体现稻作农业的特点

作据资料记载,洱海区域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不单是定居的农业民族,而且是我国长江以南的稻民族。白族农耕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儒家关于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诸多论述对白族农耕历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围绕岁时更迭,逐渐形成了围绕生产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和舞蹈,白族“霸王鞭舞”就是其中比较代表性的一种。它通过“绕三灵”仪式活动呈现出来,使它不同于平常的劳作生活,从而表达出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由衷期望。同时,在生产中表演“霸王鞭舞”,还能起到团结互助、调配劳力的作用。

2、舞蹈服饰体现白族渔猎生活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为显著和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正如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霸王鞭舞”表演之时,人们身着白族服饰,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生动地体现出了白族对于“鱼”的崇拜。随着历史的变迁,鱼类已不单纯是白族人民心中的自然之物,而是更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白族人喜欢穿海水蓝色的上衣,袖口和衣襟上缀着象征鱼鳞的银泡,围腰、袖口等处还绣有海藻、莲花等水生植物图案,在裤脚处绣有海水的波纹,脚穿船形鞋,充分体现了人海和谐相处的艺术心态。山区的白族妇女喜欢戴鱼尾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祖先原居住在靠近洱海和西洱河的一些村寨,后来才迁居山区的(有关迁居时间,有的说是唐天宝战争年代,有的说明清时节)。移居山区后虽以放牧打猎、农种为主,但却世代保留着洱海边居民的古老服饰,流传至今。

总之,舞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具备着形式、内容、发展三大要素。而“霸王鞭舞”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生活、风俗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审美特征和表达情感方式的艺术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不仅丰富了白族人民的生活,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清晰地解读这个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 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4] [清]杨琼.滇中琐记[G].云南史料丛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锡禄.白族对鱼和海螺的原始崇拜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