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建树、传承、弘扬大学精神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需要。要以大学精神为引领,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科学发展,铸造民族脊梁,走向辉煌。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g:G64;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06―05
大学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人精神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高速发展,但是,我们正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企业、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变化。在全球视野下,大学在震荡的社会变革中,努力寻找合法性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基础。放眼未来,大学最需要的是丰富的精神营养与涵育,力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科学发展的方位。
一、大学精神:民族旗帜,砥砺磨炼
1.什么是大学、大学精神
一般公认“大学是比较有学问的地方。”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ollege),以及培养实用技术专门人才的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在我国,大学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机构。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教育机构,不但承载着传播文化、探索真理的社会使命,而且还继承了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责任。中世纪大学脱胎于基督教会。教会作为一种超世的精神文化空间给世人以寄托和慰藉。随着政教合一的演进,修道院成为基督教信仰的真正空间,并以开办学校的方式将基督信仰重心转移到教育。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以传授知识技艺为内容的行业公会超越了特定的行业利益,开始传授人文学科、神学以及普遍知识,成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即现代大学的前身。文艺复兴颠覆了神的统治,人成为万物之灵。启蒙运动加速了人类追求理性的历史进程,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最终,现代大学将中世纪大学的追求转变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文价值追求,将知识传授、社会关怀以及人生意义阐释融为一体,实现了大学职能的现代性转化。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也很丰富,但主要是移植于西方。早在晚清之时,废科举、兴学校;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上法三代,旁采泰西”。之后,蔡元培、梅贻琦主持了对北大、清华的改革。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中,蔡元培坚持“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几大原则,激励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他认为大学应以学术研究为天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这是他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梅贻琦还认为大学应“端赖大师,教授治校”,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还主张“兼涵并容、学术自由”、“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正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鲜明体现。由此可见,大学是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共享、富有效率的学习中心、科研中心和创造性源泉,并成为社会和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源地,是文化先驱的精神之塔,是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摇篮;是社会振兴、民族命运、国运兴衰的重要基础。
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现实,创生于大学发展的历史主题。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是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巩固行为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主要指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表征、学科特色和学者大师(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共同孕育创造,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今天我们构建大学精神,就是要凸现文化自觉精神,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因此,“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大学精神是大学内在本质的东西。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大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精神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它既能充分反映大学教育活动的职能,又引导大学教育活动的走向,同时也从某一侧面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结果的本质。
2.大学精神的特征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守护人文精神的场所,大学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中山大学实验“博雅教育”,武汉大学创办“国学实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山东大学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清华大学制定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都力图通过人文教育改革传承大学精神、民族精神。大学精神的特征体现在大学教育活动、大学的社会功能、文化传承、组织结构及其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
(1)大学精神的主导性。现代大学具有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大学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完美的人格”,大学精神的主导性表现形式为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史),物质文化(自然地理构成、环境建设、设施设备建设),行为文化(价值观念、行动目标、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推动下,大学精神呼之欲出,使大学在关注社会、民族、国家命运的同时,已经成为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中心。
(2)大学精神的带动性。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造者和实践者,大学精神的优劣直接关乎社会、关乎民族。“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大学,并轰轰烈烈地推向社会,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大学精神内在地决定了它具有一种对社会精神的先导和示范的特性。大学精神的带动性是通过“大学人”的社会后劲表现出来的。现代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绝大多数都出自于大学之门。大学精神必然会通过“大学人”的杰出活动去影响社会。大学精神的带动性通过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表现出来。 大学的教育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成为社会成果并推广应用,而这种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又正是大学精神的释放,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使命。大学精神对企业精神、社会、民族精神具有超前的带动作用。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向功能,奠定了对国家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现实基础。
(3)大学精神的内在性。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中。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精神的表象,或是大学精神的假设途径与实体形态。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暗示着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大学精神的变迁也会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化昭示了大学精神的变迁轨迹,大学精神的变迁也注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散乱和低层次的,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践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缺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4)大学精神的稳定性。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既是学校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大学校园全体师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并作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能够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大学精神,并由此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3.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的精神支柱,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久负盛名的价值所在。
(1)价值导向作用。大学精神提出崇高目标,确定共同价值观,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意志和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力量,使一所大学明确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大学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所大学与时俱进、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大学,是不可能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美国哈佛大学一直倡导“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主张大学就是不懈追求真理的地方,揭示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内涵。威斯康星大学则强调大学应服务于社会,这种新型价值观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在现代中国,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力倡“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树立推广“通识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工科教育要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正是这种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永垂史册。
(2)教育激励作用。大学的权威来自于它能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人的心灵。大学精神是学生思想、信念形成及自我行为的本源,学生在大学接受精神熏陶所形成的精神动力,不仅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他的生活和将来从事的职业产生影响。《易传》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以人为本,,对人进行教化和熏陶,从而培养出修身、立德、明理的人。因此,大学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以及形象识别系统中。
(3)包容涵养作用。历史上人们对大学的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星的社会服务,以至于发展到2l世纪的着眼未来、引领社会。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特征。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实事求是、崇真务实、坚忍不拔、持续攀登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一种开放、学贯中西、包容涵养的文化。“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包容,自由学术讨论,坚持批判性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海纳百川是大学精神所在。
(4)创新推动作用。我国学者夏中义认为:大学之所以让无数青年学子心向往之,是因为“大学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它是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亦是诱导青年反省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成年礼的祭坛。”在大学精神指引下,大学成为以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培育创新的土壤,由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文化生态的生成决定。这块土壤对创新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块盐碱地,就是一株好苗子,也难以结出饱满的果实。因而,要尊重学术权力在学校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培育探索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作机制;要建设完善学术制度,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将大学精神升华为一种民族追求、民族精神。
二、大学精神:文化博弈,系统构建
大学精神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最终体现的应是一所大学最具特色、最显现、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集合,是诸文化载体的烘托及其深刻内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是一条真理的轨迹。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是有关大学学术、思想、现实、责任的文化博弈,因为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大学必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大学的理念文化
大学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事物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来源于: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校长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相关理论对大学教育和发展产生的哲学思考;通过学习和借鉴,得之于企业和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学校长期办学总结的经验。办学理念具备导向性、明晰性、独特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座右铭等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 结晶,是大学理念文化的简练表达。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的校训是“通过真理取得力量”。2005年的教师节,总理引用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用座右铭来鞭策激励广大教师。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学风;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中国农业大学“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大学精神和“严谨求是、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理想;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重庆大学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校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并培育“龙马精神”将历史传统发扬光大。大学理念文化是一种顶层设计,是对大学宗旨和使命的一种理性认识,并对大学发展的实践路径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它体现的是大学的一种追求、品位和精神。
2.大学的精神文化
它表现为大学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学校形象。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蕴含在其长期积淀的自身精神文化之中。这些著名学府与其他大学在基础设施、课程设置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各自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也就是那种无形的,最具不可替代性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著名学府,历史的传承、文化的构建,使这些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永远是吸引、影响无数莘莘学子的重要原因。大学精神文化,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仍以为继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注重人格培养和品性陶冶;追求真理,学术至上;倡导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文化精神,引导文化发展。这些优秀的精神与传统既是大学生命之灵魂;也是引导大学健康发展的理想。因此,构建大学独特品位的精神文化,营造富有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是大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3.大学的物质文化
它由学校的自然环境、教学研究设施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意志、自由、美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我深信美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清新的学习环境,绿树成荫的校园,陶冶学子的情操;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的人行道使人们留恋和记忆;典雅别致的图书馆,挺拔雄伟的体育馆,造型优美的艺术楼,哺育学子成长;古朴壮观的名人群雕,新颖俊秀的科技馆,温暖舒适的学生公寓,深深吸纳学子的崇尚之情、溢美之情、立志之情;粼粼碧波的湖光山色,闲情逸致的小树林,使学子们终身难忘。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人文性、抽象性、象征性、艺术性的统一。独具匠心的打造,使大学校园浑然天成,形成山、水、园、林、石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4.大学的行为文化
它是学校校风、精神风貌、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它主要体现在建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教育功能上。学校的战略规划、师德师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学生道德行为,都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宗旨、目标、任务。大学是学术中心、民主研究学问中心,它是学术机构和人才培养场所的统一。大学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要求,培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浓厚学习氛围,实现崇尚美德、标新立异、独立性、公益性、超脱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文化修养,磨炼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敢想敢于、立志成才。按照党和国家要求,把大学引导到民主、开放、活泼、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5.大学的识别文化
一所大学是有独特标识和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蕴涵共性,个性是共性存在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的存在必须以个性为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差异是共性发展的条件,个性互补是共性增强的需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绝对的,共性要求是相对的。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辩证法,也是大学识别文化的哲学理论依据。由此,识别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性基础之上的特殊性,是大学同类事物在共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独特而优质的个性。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标、名人雕塑、地理设施等表现出一所大学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并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形势,加以创新发展。
6.大学的企业文化
过去认为大学只强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大学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学具备了“企业文化”教学的意义,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一些企业进入了学校,“订单式培养”、区域经济班的出现、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前夕的“顶岗实习”,在没有迈出大学校门前,就面临着“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少企业反映,现在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具有很高的水平,但他们缺少基本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表现出不适应,“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大学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意识,切实帮助他们迅速完成由“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