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个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个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兴趣;内驱力;学法指导;能

力;情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1―004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迅速反馈到教育界。基于人才目标的重新定位,正确处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将逐步深入。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学生所具有的品质和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个性特长,作用于社会。为此,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认清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病,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一、激发兴趣,强化内驱力

兴趣是学生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是不可忽视的。在愉快教学、情境教学、尝试教学的教学实践中,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新颖有趣的设问、生动形象的电教、变化多样的游戏、扣人心弦的表演等引发学生兴趣,效果显著。

兴趣从活动实践中形成,也可以在活动实践中发生变化。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限制,他们的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教师就必须依据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兴趣;同时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防止其因片面喜好某项活动而拒绝参加其他有益活动;要引导学生善于强化和发展自己有益的兴趣,以激发强有力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二、指导学法,确保自主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灌输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被剥夺,因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健康发展。如何使学生从这一“苦海”中解脱出来,其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比如课前有计划的预习,课堂上有目的的自学、讨论、交流,有重点的复习等。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就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三、培养能力,注重个性化

素质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人,就无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在当前科学飞速发展、知识剧增的情况下,学生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就能通过独立思考去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个性得以进一步优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在听的训练上,要让学生做到边听边记、边听边想,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听的能力;说的训练要求能复述所见、所闻、所知,大胆、正确地表述自已的意见,对不同见解展开辩论,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运用交际语言;读写结合训练,是要让学生读懂别人文章,能写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掌握应用文格式,能根据文章的构思技巧进行再创造。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扬长补短,使其“长”变得更“长”,形成各自的个性特色;使其短不致影响其正常发展,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需求有相应的适应能力。

四、优化情感,发挥推动力

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动力功能、定型功能和补偿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个人品质、价值取向上有个正确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人生价值,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乐于奉献。这样的情感因素,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立、自强,又能尊重、关心、爱护、同情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情感因素,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GS〔2010〕G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