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室内乐的春天――巴洛克时期(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室内乐的春天――巴洛克时期(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为各位读者介绍了一首晶莹剔透的巴洛克室内乐作品――帕赫贝尔(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bel 1653-1706)《D大调卡农与吉格》,而我推荐的唱片是科隆古室内乐团(Musica Antiqua Koln)的版本。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古乐团”。

巴洛克室内乐团之所以又称为“古乐团”,是因为演奏家们使用的乐器都是制作于几百年前的古乐器,现代人要再制作成这样的乐器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欧洲和美国的音乐学院,有专门的“古乐系”,教授都是古乐演奏的专家,专门教同学们怎样演奏古乐器和诠释巴洛克风格,可见古乐器和现代乐器差异有多大。

让我们先来看看巴洛克绘画中的乐器。

这是安东・多梅尼科・加比亚纳(1652-1726)作的《佛罗伦萨宫的乐师》。图中有一个与钢琴类似的古乐器名为羽管键琴,也称为大键琴。这件巴洛克乐器乍一看上去与钢琴相似,再仔细看会发现它的黑白键与现代钢琴相反,发音靠羽毛管或者硬皮拨子拨奏。

羽管键琴虽然被称为钢琴的前身,但实际声音更接近弦乐。在巴洛克时期是最流行的键盘乐器,无论是歌剧,还是室内乐或者协奏曲等作品体裁都离不开它,斯卡拉蒂、巴赫等伟大作曲家也都相继创作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羽管键琴独奏作品。

17-18世纪是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后来因为音量不够,演奏者不能通过手指触键直接改变力量和音色而逐渐被新兴钢琴所取代。

图中另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乐器就是小提琴,细看就能发现这把小提琴没有腮托,弓子也比较短。

小提琴与羽管键琴的二重奏在巴洛克时代是最流行的室内乐形式之一,在所有这类体裁作品里,我特别推荐巴赫的小提琴与羽管键琴二重奏。大家可对比聆听巴洛克小提琴家Giuliano Carmignola和Marcon古乐器的演绎版本,与现代小提琴家Janine Jansen与Jan Jansen演绎的版本。

左图名为《音乐会》,维也纳画家施罗斯-罗赫劳的作品,图中是人声,琉特琴与无键长笛三重奏。琉特琴可看作吉他的前身,而无键长笛以木头为材料,是现代长笛的前身。

右图名为《伊斯曼宁宫的音乐会》(局部),是彼得・雅各布・霍雷曼的绘画。我们在图中除了看到前面所介绍的所有古乐器之外,还有一件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维奥尔琴。虽然维奥尔琴被看作是大提琴的前身,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维奥尔琴有6-7根弦,没有现代大提琴的支柱支撑,演奏时需要夹在大腿之间。大提琴的音量相对响亮有力而维奥尔琴柔和朦胧。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莫扎特)对维奥尔琴的评论是“这种琴在傍晚宁静时分演奏会更加优美”。

介绍了巴洛克时期主要乐器之后,也许有读者会问,既然乐器经历了上百年的改良,已经适应了不断发展的审美和现代人的欣赏品味,为什么还要回头演奏几百年前的乐器呢?这个问题其实至今仍然有争议,现代乐器演奏家提出“既然发明了电灯为何还用蜡烛照明”,而复古演奏一派认为忠于历史,忠于作曲家原意,回归本真是音乐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个人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远了,那些已经毁灭的我们不再得见,依旧埋在地下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有这些保存下来的巴洛克乐器让我们感受到了几百年前的文化,理念,情感和梦想。不用纠结于哪一类乐器更好听,哪一个演绎更权威,我们有多一份了解历史的机会,多一重聆听不同音色的乐器的机会,不正是体验巴洛克音乐带给我们的最美的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