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新课程理念的必要性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先后经历了八次。1996年至今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思想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课程理念转变为“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了品德、注重了人文、突出了信息技术、倡导综合实践。

从社会的进步方面来说,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怎样去转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深探究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再有模式

教师的产品是什么?不是学生,而是教学方法,方法用来服务于学生。固定的模式限制了大部分个体的发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死板的教学套路。教学模式的固定、单一也就直接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以人为本”也就无从谈起。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习行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灵活多变。你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只要使学习行为人达到了相应的标准,你的课堂就是高效的,你的产品就有了价值,你所服务的对象也会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好比“无招胜有招”。其实没有招数也就是一种模式,只不过这种模式的范围、涵盖面要大、要广。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叙述

目标的制定: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目标明确思路就清,心就会静,有时虽然会忙却不会乱。那么,当我们在没有教参等第一手教学辅助资料的时候怎么去制定目标?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从语文上来说首先就是生字词,其次就是朗读,这两者必不可少。因为语文的工具性很强,它本身就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字词会了,那么课文的朗读就不再有障碍,词语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情感也能体会到了,那朗读的目标也就随之实现。接下来就要看看单元导读,系统地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看看有没有新的文学知识要求或者其他要求,如果有制定的目标中必须体现。最后看看课后题有没有积累性的学习任务或者小练笔,这都需要在目标中体现出来。

现在教学中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语言过于笼统,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有感情?就本篇课文来说应该有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的这个目标语言叙述就过于笼统。就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季羡林写的《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来说,“有感情”就应该具体叙述为“读出对花的赞美,对德国的人居环境的赞美。”通过这样具体性的目标陈述,教师明白了要把学生带到什么地方去,学生也明白了要到什么地方去,从而也就明白了到这个地方去的方法和路径。学生在从事学习过程中也就会很自然的体会到德国的人文特点。所以目标要具体,就需要老师们学习掌握课程标准。

四、通过目标定教学活

目标制定后就要去实现它,这就是教学活动。那么,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步骤依据什么?是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目标。制定出的教学活动还要具备合理性和实用性,不能与课程标准脱节,不能与学情脱节。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直观的认识,就出示了《清明上河图》的电子图片,这是可以的。但是,紧接着这位老师让学生去评价画的线条,作者作画是的视觉角度。这样的活动就与课程标准和学情脱节。

目标制定后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不拘泥固执的。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夜的工作》一文。这一篇课文简短,语言朴素,对于已经具备分析能力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读过后就明白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但是,学生对的那个时代相距很远,怎么能体会到总理的伟大人格呢?怎么能体会到当时的人民对的热爱呢?有位老师就让学生提前搜集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观看了一些视频《和总理在一起的日子》《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从视频中很直观地了解到了人民对总理的热爱之情,了解到了人民的情感也就体会到了伟大的人格。正因为他伟大的人格,人们才会对总理如此热爱。

五、评价任务

目标就是我们要带领学生去的地方,教学活动就是我们带领的方式,如何知道学生们有没有到达目的地,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学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设计要能够检测出学生是否掌握住学到的知识点。检测生字词的评价任务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区分词语的方法。词语和四字词的理解可以用造句的方法,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中的“美不胜收”一词就可以让学生造句,造出的句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要有味、有情感,也就是平时说的生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把句子正确地写出来。这样既能检测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累。

语文学科需要让生掌握一些如“文章结构”“中心句”“过渡句”“借物喻人”等文学性知识。文学性的知识学习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设计教学评价任务,这就是理论加实践。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中有“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课外必备古诗《墨梅》,五年级的《白杨》作为群文阅读的文本,让学生加深对“借物喻人”写作方法的理解。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不再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创造,以便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平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屠锦红.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缺失的基本表征及评判标准[J].教学与管理,2010(28):49-51.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