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拘一格的山林书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拘一格的山林书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林书院讲习不受约束,讲学形式(有讲演、讨论、质疑、辩难等)自由,思想活跃,主讲者可聘四方名士。书院文化声气相求,寄托了中国士人追求独立思考与人格理想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潮与别树一帜流派风格的策源地。

中国古代社会,官学成为科举的附庸。教学趋于僵化。而山林书院讲习不受约束肼学形式(有讲演、讨论、质疑、辩难等)自由,思想活跃,主讲者可聘四方名士。书院文化声气相求,寄托了中国土人追求独立思考与人格理想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潮与别树一帜流派风格的策源地。如宋代的考亭学派、湖湘学派、象山学派、婺学等,明代的关学、江门学派、甘泉学派、阳明学派、东林学派、蕺山学派等,清代的浙东学派、颜李学派、乾嘉学派等,无一不是同山林书院讲习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山林书院具有重要作用。

宋代书院多建在山林僻静之处,如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太室山下,茅山书院在江宁三茅山下等。之所以选择山林环境为址,是有其深刻社会文化背景的:体现了书院教育事业的崇高性质。《礼记学记》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山林空气清新、远离尘嚣,少受俗务束缚干扰。这不仅为儒生提供了清幽虚静、洁身净心的修真悟道环境。而且彰显出书院文化荡涤污垢、超越世俗之高尚情怀,以及学术思想研究所必需的独立精神。

书院入山林。虽有避乱世之目的。但是汉魏以隐逸为清高拔俗的风气。对儒士阶层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些仕途坎坷的志士仁人,将隐居山林中著书立说、传道授徒作为精神慰藉的出路。而一些士人为贯彻“立功、立德、立言”之人生三不朽的目标,则将山林聚徒授业作为其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地:“隐约草庐,不求闻达”,“山林特起之士,卓然为乡师表”,“以责于丘园。教育为乐”。一学大师朱熹、张拭、陆九渊、吕祖谦、杨时等多仕宦短暂而退居山林讲学。朱熹经常告诫诸生须静心求学,勿追求声名利禄。故追求学问、潜心传道往往也是书院文化的一个标志。正如《南轩文集岳麓书院记》云:“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