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做”中探究、生成、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做”中探究、生成、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一书指出,要重视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获得情感体验,这是学好数学,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良好的个性的成功之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做的平台、创造做的机会。

一、在认知生长处鼓励“做”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它表明认知的螺旋是开放性的,且开口越来越大。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旋中布满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我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后,没按教材呈现的顺序,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而是充分利用教材P135页(苏教版第十册)的图样,和学生一起来做长方体。

1.观察图样。猜想通过剪、折、贴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图中的实线、虚线,学生在手工劳动课中早已熟知。)

2.动手做。遇到问题通过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来解决。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学生共同解决。(做立体模型是高中立体几何才涉及的知识,因有手工劳动课的基础,我相信学生能做出来。不过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出许多问题:“怎么折?”“怎么折不直呀?”“多那几块是干什么的?”……但通过讨论、相互学习,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3.展示作品。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回顾做的过程,交流感受,体会数学的美。这时的学生最自豪,有收获感,爱美的学生还给作品涂上彩色,向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杰作。

4.思考。师问:“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学生马上冷静下来,思索、翻看、测量、比较……一会儿学生开始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有12条边(棱)”……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在活动中真正学到了知识。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情节、动作表征的源泉。有活动为基础,表达起来自然流畅,还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这样的经历过程何愁空间观念形成不了?课后学生们并没有满足书上小小的图样,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画图做了一些较大的长方体(正方体),并带到学校向别的同学展示,问老师:“我的长方体做得好不好看?”“好看,你的手真巧,上节课你学得真好,不过要放好,下节课我们还要用到它……”随后,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一揭示课题,我就发现下面的学生拿出模型,动手把长方体上的胶带揭开,自己探索起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来。

二、在智慧生成处加强“做”

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与儿童一起活动时,逐渐发现儿童的兴趣、需要,就像退潮后沙滩上露出美丽的贝壳。教师并不是消极等待潮水再次涨起来淹没贝壳,而是用自己的慧眼甄别美丽的贝壳并把它捡起来,去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使之不断地生成变化。生成本身是动态的,是以突发事件为起始点而生成的。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听取学生的发言,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最大参与为目的,及时发现“美丽的贝壳”并迅速拾起来。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内化“轴对称”,我设计一题:“请把右图的另一半画出来。”学生在画时发现怎么画都不对称。于是我请学生分析原因,他们你一言我一言谈论开来:“手画的,左右不一样大”“有误差不好把握”……我接着启发:“既然手画不行,得用工具,那用什么工具好呢?怎么用?根据什么原理?大家可以边做边讨论。”小组成员自然地围坐一起,有的学生发现:把图画在纸上沿中线对折后用笔拓出另一半,然后把纸打开,能使左右一模一样。有的学生在量右半图离中轴的距离,但一直没做出来。有的学生听见下课铃响了着急地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老师相信同学们再努力一下肯定能画出来,画出来了,可就找到了美。”又如我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课堂上好几个学生发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等于大数与小数的差”,还举了例:8和6的最大公约数是2,8-6=2;15和10的最大公约数是5,15-10=5;28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7,28-21=7……我马上肯定了他们,又提出“发现要禁得起考验”。学生冷静下来开始验证,一会儿,他们发现有的行,有的不行。“那么,哪些行哪些不行,你们想深入研究吗?请课后试试看。”许多小组都做了研究,最后只有一个小组坚持了下去,他们发现“两个数只有一个公有质因数或只有几个相同质因数时,以上发现成立”。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空间,教师稍不留心做的机会就流失了。作为组织者,我们要时时留意,多为学生创造做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才能学好数学,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只能个体自主建构”。

三、在思维进程中深化“做”

数学是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皮亚杰语)思维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操作,才能形成清晰明确的具体思维表象,使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做数学就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间地带”。单元练习中有一题: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显然学生把展开图合成长方体是有困难的,图中少一个条件,对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在做时,我惊喜地发现有二十多位学生把图拓在草稿纸上,然后用剪刀剪下来,拼成长方体,标上数据后去确定长、宽、高。这些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许差一些,但他们并没有束手无策,想到了做,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很了不起。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课后作业:“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不剪断如何摆放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请试试看。”我课后了解,学生大多数是剪了6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去拼摆。有一个学生还使用了电脑来完成这一研究,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于是我请这个学生介绍做法。他说他是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画图、复制、粘贴、移动等功能做的,“Powerpoint你也会?”“我爸爸教我的。”“你能教教大家,让全班都会吗?”“行。”于是我与计算机老师联系,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学生探索出许多高难度的摆法,是我从未预料到的。(以下是学生探索出的部分摆法)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课程标准》前言)现在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今天给他们提供了这次机会,能不能拓宽他们的学习方式、研究方式?也许不能,但最起码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遇到一些困难时能想到用电脑。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深刻、敏捷、灵活、批判和创造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

四、在学习品质形成中反思“做”

1.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依赖别人,自己独自思考或行动,以解决问题。教学中靠教师教会的知识,是死知识;靠教师教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容易迁移。数学题目是做不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独立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学生自己掌握知识,发展策略。在做时我们不妨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急于点拨,而应教会学生思考: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的目标是什么?和你曾经碰到的哪个知识有联系?你这样做是离答案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呢?……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审视自己的思维,形成富有个性化的解题策略,让学生在黑暗探索中,看到数学的火焰光彩夺目。

2.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和能力

反思做的过程,反思做的成败得失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反思自己在做中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哪些习惯得改一改,反思自己在知识上哪些有欠缺……让学生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学会思考,走出单纯的知识记忆,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敢于判断、勇于创造的新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判断能力的21世纪少年。心理学家认为,思维能力的跃进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通过教孩子如何思考可以加速他们的思维进程。“思”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做,在做中少走弯路,把经验与知识结合起来,真正地理解内化知识,建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思中感悟。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和新价值之产生。(陶行知语)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或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教师少教了学生反而多学了。在“做数学”中,人人都能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人人都会反思自己,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地占有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