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时俱进的旅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时俱进的旅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包客――前生旅游,后世行走

把“旅游”叫做“旅行”,不过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十年里发生的事情。“背包客”一词来自与英文“Backpacker”,他们希望用“旅行”这个词把自己从泱泱旅行团大众中择出来,是行走而不是到此一游,是深度地贴近而不是浮皮潦草地走马观花。更深度的旅行于是被称做“行走”,是苦行僧般地用脚步度量未知的土地,这比旅行似乎更深了一层,至少从外形上看,这样的行者已经与当地人无异了,的确达到“生活在别处”的理想了。

客栈青年旅舍――一张床那么大的事儿

曾经有个寓言,说一个人非常富有,他的房子有1000个房间,1000张床,每天他都不得不疲于奔命,从一张床到另一张床,却始终不能睡遍所有的床。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睡着以后(尤其是永久地睡着以后)能占有的面积也不过就是张床的大小。最初的旅行者对于旅店是无法挑剔的,城里的宾馆招待所面孔都很类似,乡下地方通常都是寄宿在好心人家里。千百年来,走在路上的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同样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客栈已经花样繁多到令人眼晕的程度了。

有奢华到每个毛孔的星级酒店,有浪漫小资的个性旅店,就有因陋就简的家庭旅馆。旅行者们的选择从招待所到青年旅舍,再到花样百出的客栈,仿佛走了一圈,终于还是回到古时候的打尖儿状态。顺便说一句,从前出门的人住在寺院是普遍行为,现在这种习俗又有了抬头的迹象。我们生疏了的,它却一直在那里。就如旅行,兜兜转转之后,终究会从大众快餐回归私人菜单。

主题酒吧过客行摄匆匆

在北京,旅行主题的酒吧应该是始于过客酒吧。酒吧1999年开业,一直到2001年都还是藏在冷冷清清的南锣鼓巷里寂寂无名,巴掌大的地方,只有两三张小桌。之后没多久,酒吧就开始火了,搬到现在所处的四合院,面积也一扩再扩,折腾到最后把整条街给带成了酒吧街。

2001年那会儿自助旅行正以星火燎原的气势传播开来,随之而起的酒吧还有北图旁边的行摄匆匆书吧和帽儿胡同的那里酒吧,现如今已成为历史了。双清路的盒子咖啡馆虽然以电影为主题,却也颇吸引驴子们,倒是一直在那个小区里安然经营了下来。

2002年雕刻时光咖啡馆在香山公园门前的那条买卖街开了家分号,虽然不算旅行主题,但因为品味相近,更借着香山之势,倒也颇受青睐。这时期,什刹海附近的酒吧还只有左岸,白枫这寥寥几家,也是驴友们聚会经常去的。就着湖景摆起了露天酒吧,只提供燕京啤酒,驴子们喝得还蛮high的。

2003年非典,香山,什刹海大受青睐,聚会都选在这些开阔通风的地儿,也直接导致非典过后这些地方陆续都成了酒吧街,尤其是什刹海一带,湖边是酒吧,胡同里是酒吧,一直延伸到钟鼓楼,南锣鼓巷,把这片老城区简直变成了酒吧区。旅行的主题淡了,没什么酒吧会再特意强调这点,但几乎每个酒吧多多少少又都会带点在路上的元素。

2004年,国子监后面极隐秘的胡同里还诞生了一家以自行车骑行为主题的名叫“轴”的酒吧,不仅难找,还经常碰上大门紧闭,但因着老板牙签在户外圈里的大名还是让驴子们趋之若鹜。没两年,这附近前后胡同就又冒出好些酒吧来,俨然一副开辟成酒吧街的架势。

到如今,全民皆驴,小资也没人再提,酒吧也不再那么旗帜鲜明了。不管是南锣鼓巷,什刹海,三里屯还是798,跟五湖四海的驴子们有个可心的地方聚聚就好。

丽江大理

1996年丽江发生大地震,举国震惊。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文化遗产,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这个地方。

从1997年到1999年,就陆续有自助旅行者踏足这个古城。到2000年,丽江已经成为个最热门的自助旅行目的地,在网络上被广为传颂。东巴文化,茶马古道、古城,雪山,酒吧……无数诱人的概念集于一身,丽江不可能不让人着迷。从另一个角度讲,丽江是把自助旅游的“腐败”作风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地方,之前还没有哪里会让人打着发呆的旗号千里迢迢赶过去。

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依次排开,构成了云南这条灿烂无比的风景线,其中大理算是最耳熟能详又最低调的了。没有一个城市会像大理样,是伴着刀光剑影笑傲江湖的年少幻想存在于大家记忆中,而这种对江湖的憧憬又往往在这个年代转换为旅行的热爱。

1984年,大理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洋人街从此开始逐渐成型。

2000年。许巍出版了专辑《那一年》,其中那首写大理的《温暖》让很多人起念去看那苍山洱海。

2004年,旅游畅销书《大理的游侠时光》出版,卖得不温不火。

至今,洋人街以及周边还是很不错的能住下来的地方,并没有像丽江一样开发过度,这一点殊为难得。

新浪旅游论坛――众驴的江湖

1999年之前的自助旅行,所能依仗的资料只有地图,以及片言只语的报道,再就是故纸堆――地方志,名家散文之类,记得那时候新浪刚刚从四通利方脱胎而出,论坛还是非常简陋的样子。热爱旅行的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游记发到网上,那个时期的帖子个个都是真材实料,文采斐然。很快,旅游论坛人气旺盛,名帖层出不穷。新浪的“驴坛”一时造就若干“名驴”同一时期,各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都非常活跃,那些蛊惑人心的美文把远方拉近,把梦想植入看客心里。被蛊惑的人有无数的疑问,都能在这里――得到详尽的解答。渐渐地,更多的人开始上路,回来了加入发帖一族。渐渐地,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从纯粹的文字帖到图文并茂的帖子,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成为人们向往的热门目的地。

坛子大了,很快又开始分裂,如同生命最初的形成,一个细胞裂成俩,两个裂成四个――各地开始建立自己的分坛,小圈子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私属领地。最旺盛的时候,一个著名ID可能同时在二十多个论坛出现,TA的帖子也会被各个论坛争夺,转载。商业网站立刻跟进,一些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开始专门针对商旅人士推出订房订票服务。几乎是一夜之间,哪怕是只有几张床的家庭旅馆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博客。但是现在的江湖,再没有一个论坛能够统领天下,声音太多的结果,是声音统统被淹没,甘于倾听的人发现无所适从。

地图GPS――电子化与复古风

从地图册到GPS,或者从地图册到手绘图,地图也和姑娘们的时装一样,有了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最早出行的人,大多以一本全国交通地图册走遍天下,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些追求精确度的旅行者们不断提高自己拥有的地图的比例尺,接着,借电子化时代的东风,用上了卫星定位的导航“利器”――GPS。但是随着藏地牛皮书以及古镇地图的兴起,手绘地图又成了旅行者的新宠,它们不够精确,但是足够实用,尤其是,它们相当漂亮、相当个性,符合旅行者对于特立独行派头的追求。

路线――地图上那些线条

电影里表现大作战的情节,总是少不了一堆参谋围在大地图前画线条的场景。旅行者们在出门以前,同样也要在地图上勾勾画画,那份亢奋就和即将打场大仗别无二致。从前的人出门信息比较有限,火车汽车轮船的时刻表只能去车站码头才能看到,所以有限的时间里出行的路线也不能太长。现在网络发达,信息量大,交通工具的衔接设计,时间安排可以精确到以分钟为单位,单位时间里能够走过的距离比以前长了许多。不过在跑马圈地式的旅行之外,又有了“慢旅行”的慢活一族。

纪念品――为卿甘作购物狂

以前的纪念品全国都一样,一枚徽章,上面写着“某某风景区留念”;一套明信片,印着八景十景,后面还印着邮票,但是很少被真的投进信筒,而是买回家陈列于书橱。渐渐地人们发现具有本地特色的纪念品更受欢迎,精心包装的农副产品也是不错的手信。民族风情更是百试不爽的卖点,人家少数民族同胞自己弃若敝屣的服装首饰成了游客们追逐的重点。一方面,民族的东西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批量化生产又破坏了民族物品本身的精雕细琢和丰富含义。

主题旅行――体现自我

随着户外运动日益浸入人们的生活与理念,旅行者们不再满足于欧洲十国的走马观花式的旅行。自助旅行,不仅体现在自费,自助,自我设计,而且要彰显自我意识,完善自我情感,实现自我价值。人们不再刻意追求到此一游,更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

徒步,攀岩,潜水,绘画等主题旅行逐渐成为一种自助旅行的新风尚。如果说旅行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照亮存在的一个角度,那么主题旅行就是让这个角度更精准与清透。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旅行的价值,应该懂得旅行是一种体现自我寻找自然载体的过程。旅行的幸福,正像希腊哲学家所说是一种:“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