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云楼旧藏王氏画作略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云楼旧藏王氏画作略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楼是苏州望族顾氏的藏书画楼,以富藏宋元以来之书画名作、珍秘善本等闻名遐迩。过云楼自清代第一代楼主顾文彬(1811-1889年)以来,历经五代,长盛不衰。为保护这些书画藏品,顾氏后裔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所藏名贵书画也是历经风雨。1949年以后,顾氏后裔顾公雄夫人沈同樾和子女将过云楼所藏明清书画三百余件,分别于1951年和1959年两次捐献给国家。这些书画,大多为名家精品,现在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随着上海博物馆对于藏品的广泛宣传及其《顾公雄家属捐赠上海博物馆过云楼书画集萃》的出版,人们对这批藏品已经非常熟悉。但在1980年,顾氏第五代后裔顾榴兄妹又将收藏的王时敏、王鉴、王晕山水册捐赠给常熟博物馆(当时为常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些作品则一直鲜为人知。

顾榴夫妇捐赠的这批山水册分别是王时敏的《仿古山水册》(十开)、王鉴的《仿古山水册》(十二开)和王的《仿古山水册》(二十开)。它们代表了顾氏后人书画收藏的一种风格。笔者拟以此为例解析其艺术品格,并以此看出过云楼后人在书画收藏方面的眼力与实力。

王时敏(159-1680年)是清初“四王”之首,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以荫仕太常寺卿,人称“王奉常”,亦为“画中九友”之一。长于山水画,所画受董其昌影响,致力于摹古,于黄公望追摹尤多。《仿古山水册》分别为仿董源、黄公望、赵伯驹、赵孟\、倪云林、赵令穰、王蒙、吴镇、巨然、米芾等自五代以来至元朝之十大名家。虽然说是临仿,但我们从其风格上,已看出王时敏早已跳出前人窠臼,不失自家本色。无论是仿米氏还是巨然,也不论是青绿、浅绛还是墨笔,我们看到的是王时敏构图缜密的布局,用笔细致的画风。此外,该画册在点苔、皴法及赋色等方面均体现出老辣苍劲的笔调,应该是其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王鉴(1598-1677年),字符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所画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形成老练而厚重之风格。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等。其《仿古山水册》分别摹仿江贯道、巨然、赵千里、王蒙、赵孟烦、倪云林诸家。与上述王时敏山水册大致相同的是,基本上是以前人笔法为模范,但却并未拘泥于古人之一招一式。王鉴在末页题识说:“南宗一派,吾吴文、沈、董文敏后,遂成广陵散矣。予此册略摹其意,工拙不暇求也。”据此可看出王鉴此册,是欲乃继南宗之风而振之。这是作者的用旨所在。和上述王时敏仿古册不同的是,此册笔致较为工细、清润,笔墨较为淡雅,意境上似乎要高王时敏筹。

王(1632-1717年),字石谷,清初画家。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他起初游于王鉴门下,后转师王时敏,临摹不少宋、元名迹,并与恽寿平切磋画艺。其风格与王时敏、王鉴相娄,以摹古为主,晚年出神入化,苍劲别致,故从学弟子甚众,一时形成称“虞山派”。其《仿古山水册》分别摹写王维、宋微宗、阎次平、夏禹玉、赵承旨、黄公望、赵大年、刘松年、李成、王蒙、董源、关仝、李唏古、郭熙、萧照、高克明等诸家。从画风看,王之笔尚未完全游离于笔墨之外,所摹写之名家仍然未能完全跳出其师王鉴的阴影。从风格看,应该是王翠早年的作品。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看到王通过摹古而在艺术道理上的辛苦探索,为他日后成为清初一代大家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王时敏称赞王的画,“集古人之长,尽趋笔端,故能妙笔千古。前诸制作,固足乱真,此则更为脱化,每仿一家曲尽其致,而超逸之趣则又过之”。我们从王翠“固足乱真”的这本《仿古山水册》中,看出了王时敏所点评之王画风之真谛,为我们解读他成熟时期的画格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以上所述王氏仿古山水册虽然都是摹古,但他们摹古而并不泥古,没有陷入古人的程式中。相反,在这些饱含作者艺术激情的仿古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细致的笔墨、个性化的气韵,个中蕴涵着作者真实的艺术造诣与艺术探索。可以说是王氏摹古山水画的典范。这些山水册是过云楼后人捐赠给常熟博物馆文物的缩影,是顾氏后裔在书画鉴定与取向上的个标志。

三本山水画册均著录于民国时期顾麟士所编撰的《过云楼续书画记》中。麟士为顾文杉之孙,工山水,宗王石谷、王鉴,晚岁上溯宋元,故笔多逸气。其画尤长于摹古,兼善鉴定,从王氏三本山水画册亦可看出顾麟士的价值取向及其艺术渊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氏过云楼曾经拥有的辉煌也许会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成为前尘往事,但他们为保存国粹所积下之善缘,以及顾氏后人无私奉献的拳拳爱国之心,必将和其珍视数代的历代书画一样,永远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