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科学是我国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发明创造等思想的关键时期,有效地实施教学策略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取得成功。在新课改时期我们要继续发展新教学策略,一方面,小学科学学习是为学生生活和将来高层次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另一方面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对小学生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科学课堂教学却面临不小的困境,老师教学力不从心,学生学习迷茫无序,课堂效果耗时低效。下面,我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具设施使用不当

科学课堂是比较简单有趣的,原因在于它的各种现象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多,但在规律理解上存在困难,学着自然觉得难懂。如果我们学校安装有一些教学设备,比如投影仪、播放器等,老师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手段,通过视觉、听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学习自然事半功倍。“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教学用具等硬件设施也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这点值得深思,却经常被忽略。

(二)教师科学文化底蕴的缺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融入科学课堂,首先得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起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动力的产生极大程度上需要老师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科学文化底蕴。比如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而科学文化较好的老师们往往都选择去城里,寻求更好的发展,这就使得农村科学课堂教学变得举步维艰。有了老师也不行,如今的科W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化,作为老师必须得教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增长科学文化见闻。若教师文化底蕴缺乏,要想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教好学生的科学,谈何容易。

(三)科学课堂教学误区的存在

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有这样一些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科学课堂教学墨守成规、呆板陈旧。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一般都是老师的讲演舞台,老师满堂讲学生安静听,这种教学十分无趣,学生容易走神、疲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没有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及时反馈,纵使老师讲得唾沫纷飞,效率却不高。第二个误区是教学虚浮,知识、现象、理论讲练不能结合,实验探究组织不当。这个误区与第一个误区正好相反,它的教学是有趣的、进步的,但是却忽视了基础的筑建,例如小学学生的知识记忆、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实验常识的积累,这些是长期累积的知识和能力,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米,不可能真正学好科学。

2017年1月,教育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果,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

二、科学课堂有效实施的主要措施

1.端正心态,直面科学课堂实验教学困境,关爱引领学生发展

教师要先在心理上形成主观认识,关爱学生,从而逐步引导其敢于克服传统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和分析学生实验的低效问题,保持积极的教学信心,树立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目标。教师应该在科学实验教学前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兴趣,用操作性实验促进小学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的发展。比如,在进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教学时,我就给学生安排了一个观察目标和一个归纳总结目标。在实施实验时我就在班上随机找了几个同学将沙子和豆子放在纸面上,引导学生观察两者混合后的状态。然后再用另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人白糖搅拌,引导学生观察两者混合后的状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物质物理混合后的变化和化学混合后的变化。

2.科学课堂探究能力发展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实验知识来自于平时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及时梳理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从基础知识上做好工作,这样在进行实验探究内容的教学时,便能以简单知识为基础做好深度和广度上的迁移,逐渐使得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逐步发展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也要及时转变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多尝试用抽象思维、动态性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灵活地掌握推理和演绎、换算等探究科学的分析方法,发挥科学想象能力。比如,以小学学生好奇、好玩的特点为基础,我设计了学习小组,用“玩中学、乐于学”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进行。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通过比较小球滚下坡和缠上胶布滑下坡,哪一个跑的远探究实验中,学生兴趣高昂,积极参与探究,认真总结分析,认识到了滚动比滑动的摩擦力小,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以细节定成败,做好以下工作

1.帮助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科学课堂探究往往和实验现象是相关联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做好准备,没有相应的准备会变得困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科学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其信心更足,有助于心理稳定,发展科学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实验探究中通过现象看到科学现象的本质。

2.课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活动,主动出击,不懂就问。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练习活动,学生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会科学知识和规律,主动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处理,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学会小结和反思。每节课教师都要做教学内容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重点进行反思,包括反思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把新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将来的科学探究学习等发展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4.养成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习惯。上课期间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然后把自己的疑惑、问题和同学、老师分享,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