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评论由头与论题的相关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评论由头与论题的相关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评论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材料,一般置于评论的开头部分,用以“挑开话题”。这类事实材料一般新闻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尽管它们并不一定是评论要分析和判断的对象。它们在业内被称作“新闻由头”。比如,原人民日报评论员范荣康的《新闻评论学》中所说,“多数新闻评论,不过是拿新闻作‘由头’,从新闻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在美国的评论学教科书中,也有对这种事实材料的专门描述,它被称作news―peg。peg有“栓”“桩”和“借口”多个意思。如果取“栓”“桩”这两个形象的借喻的话,那么倒是与我国老一辈新闻学者马星野所使用的“新闻钩子”相近。后来这个“钩子”随着马星野先生到了台湾,至今在台湾新闻教学中使用。

可见“新闻由头”是新闻界比较普遍的专业传播策略。按马星野先生的说法,它不止用于评论,还用于特稿和专栏文章。①它在文章中产生的影响,就是提升整篇作品的(与读者的)接近性和(大众传播的)时效性。按一部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评论教材的说法,新闻由头或者news―peg的作用,就是把评论与读者当下社会话题的兴趣联结起来。②由此来看,它是一种传播策略,具体对于评论写作而言,就是一种传播观点的策略。因为大众传播长期培育之下的受众,总是对大众传播节奏中的新闻感兴趣。而评论作为传播观点的文本,则要“借用”新闻,来吸引读者的关注。这倒符合news-peg中peg的另一个义项:借口。

比如,2009年6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社论《奥巴马与民主》,处于开头位置,用来“挑开话题”的新闻事实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四在埃及开罗大学的演讲。在演讲中,奥巴马谈到民主的话题,并由此获得了掌声。但是,这篇评论的论点却不是赞扬奥巴马如何民主或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而是批评他上任以来,下令一再削减美国财政开支中本来就有的在世界范围内“支持民主”的开支。在这里,新闻成了一个表达观点的“借口”。而作者并不是要评论这个新闻。

那么,“新闻由头”这个“借口”与评论中论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两者肯定应当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如何呢?我觉得,这恐怕要看读者的接受效果了。

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界普遍参与媒体言论写作的背景下,我注意到即使是没有新闻工作背景的社会人士和专业知识分子,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新闻由头”这样一种传播策略来写作言论。而其中一些作品,就使我想到“由头”与论点的相关度是否合适的问题。

比如,2010年10月2日广州日报有一篇显然是医学界人士写的评论《对“钟南山力挺中医”的思索》。文章以钟南山最近一次关于中医理论科学性的谈话作为由头,但很快就从中医是否科学这个争议性话题离开,从其切身的观察和体验出发,开始了对“中医在国内医疗界目前发展的窘迫”的思考,具体而言,是“我国现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很明显,作者并不是要议论中医科学性的问题,可以说,对于这样一位“每天工作在临床岗位的中医执业医师”(作者自述)而言,中医是否科学本身并不是问题。它要议论的是基于个人观察的更现实的问题。但是,正是由于这篇评论的由头采用的是涉及中医是否科学的新闻事实(即钟南山的言论),作者从这个由头过渡到自己的议题又用了至少一段的篇幅。因此,在分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课上的一名学生认为其观点不集中,感觉似乎有两个论点。

这是课堂分析中的具有一定专业审视倾向的感受。一般读者对此也许并没有这么敏感。但是,考虑到任何一篇作品的开头的内容都会对读者理解全文有较为强烈的暗示,这篇评论中涉及“中医是否科学”的由头,也会暗示读者这篇评论是涉及这个争议性话题的。因此,当作者通过过渡性文字转移到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可能就会使读者感到突兀,至少读者需要克服或消除掉可能已形成的对文章议论线索的假定。因为,按照传播学者对接受过程的研究中提出的“策略理论”,“篇章的接受者始终从他的主观态度、评价、信念和观点出发,不断对各种内容的重要程度做出各种判断。”③“读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作者的信息。他们边读边理解意义。”④

在不久前,我还看到一个运用由头的典型案例,那是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20日的专栏文章《有形与无形的“强拆”》。文章以“广受社会瞩目的江西抚州市宜黄县‘9・10’强拆自焚事件”作为“由头”,但议论的内容则为作者作为教育学专家所观察和思考的“高校合并、大学掀起的‘改名潮’、‘专升本’(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热、大学征地建设新校区、在‘社会化’名义下将教师赶出校园等等”。后者被作者定义为“‘无形’的强拆”。正如作者所言,“没有明确当事人的‘强拆’,目前还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即这些事件并没有被公众普遍地观察和注意到,更没有成为社会议题。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作者是想“借”一个已经被公众普遍关注和议论的议题,来提出未被公众普遍关注和议论的议题。其运用“新闻由头”的主观动机非常明显。

但是,这个由头和作者的论题之间的相关度如何呢?显然,此“强拆”并非彼“强拆”,两者不仅在不同的领域发生,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而且具有不同的性质,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后者仅仅在修辞的意义上可以称为“强拆”;而前者则是城市建设中“强制拆迁”的缩略语。

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关度,仅限于修辞、语词意义上的。这样,从前者过渡到后者,我觉得就有些勉强。当然,这最终要看读者是否能够普遍接受,在接受中是否产生阅读障碍。

关于评论的由头与论题、论点的关系问题,我曾与一名学生有过这样一番问答:

同学问: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评论都要针对新闻事件呢?如果一个新闻出来,我并不是评论这件事本身,而是借这件事谈论其他的问题,可以吗?”

我答道:

“可以。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新闻被看作是评论的‘由头’。但还要看我们的观点与那个新闻之间到底有多远。如果太远,那么,就等于无视受众的期待,把读者‘闪’了。”

同学又问:

“如果一个新闻本身有多个侧面,我只评论其中的一个侧面,甚至是不太重要的一个侧面,这可以吗?”

我再答道:

“当然可以。但也要看,那个不太重要的侧面到底有多不重要。如果这个侧面不是这件事的本质属性,不是这件事的特点。那么,我们以这件事为由头来提出我的观点,恐怕也就不太合适了,主要是在读者那里可能会有不自然的感觉。读者对评论中的新闻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有合理的期待。当然,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空间。”

新闻由头,作为评论中一种吸引关注的传播策略,它的效果,可以通过写作实践来探讨,更需要在读者的接受效果中得到检验。

注释:

①政大传院媒介写作教学小组著,《传媒类型写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124页。

②EDITORIAL AND EDITORAIAL WRITING,by ROBERT WILLSONNEAL. A. M.SPRINGFIELD, MASS. THE HOME CORRESPONDENCE SCHOOLL, Inc. 1921, p15.

③来炯:《德语报刊评论的篇章理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④从莱庭、徐鲁亚编著:《西方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