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电影“死”了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电影“死”了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电影产业化以及产业化进程中的不和谐之音,再加上艺术电影自身的一些美学特性决定了它一般不可能俘获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尤其自从大片问世后,无论是电影创作、舆论焦点、理论探讨、政策导向都注目于当今的商业大片。艺术电影失去了它应该有的话语权,探讨艺术电影生存的合法性已经是当务之急。提升电影文化品位,建构和谐电影生态环境,尊重小众的审美权利都需要艺术电影的存在。

[关键词]艺术电影

电影产业化 合法性

前几年文学艺术界有关于文学是否“死”了的争论。美国人希利斯・米勒曾著有《文学死了吗》一书探讨文学生存的危机,刘锋杰在《文学是简单的》一文中曾列举出文学终结派的观点“一派主张文学遭遇了危机,文学看来是要终结了,让位与电信时代的图像、网络、多媒体”确实在图像消费空前鼎盛的今天,文学被边缘化了,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弄潮儿,也不再有左右时代思潮的能量。新世纪以来艺术电影的现实境遇倒是和文学很相似,曾经在80年代惊艳西方主流电影节的中国艺术电影正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它失去了它应该有的话语权,丧失了它应该具备的影响力,成了一件不合时宜的社会思想外套。它生存的合法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艺术电影这个概念源起于法国电影,电影刚诞生时被大家视为街头杂耍,有着悠久艺术传统的法国很快就对这个街头“杂耍”进行了艺术化的改造,让这个街头“杂耍”改头换面。披上了第八艺术的外衣挤进了人类艺术的殿堂。被供奉起来,让人顶礼膜拜。法国也就成了艺术电影的家园,电影成为只有经过训练和培养才能欣赏的艺术,成为创作上个人化和“强人趋己”的审美规则为宗旨的电影,被别称为“以我为主的电影”时至今日,关于艺术电影的命名和内涵尽管时有争论,但其基本的含义没有太大的改变。艺术电影一般不直接为商业利益服务,而强调表达艺术家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观点。艺术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强有力的挑战,生存境遇一直勉勉强强,尽管如此,艺术电影凭借着它的文化品位、思想力度、对艺术的探索精神依旧对世界各国的电影艺术家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就中国的艺术电影而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重义轻利”。以谈利为耻。故在中国电影史上,商业电影很多时候都不是主流。它的身份地位一直比较尴尬。传统文化又强调“文以载道”。而且电影诞生的百年恰逢中国历史风云动荡、苦难的百年,故在中国电影类型中。讲究社会教育意义的社会和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比较发达。这样留给艺术电影的空间不是特别大,但是相比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还是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在80年代后半期曾经辉煌过一阵,在西方主流电影节上披荆斩棘,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第五代导演的艺术电影作品不仅打开了那扇对中国电影紧闭的欧美电影节的大门。同时也慢慢开启了西方的电影市场。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心,电影产业化已经在全行业达成了思想的统一,所谓电影产业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从影片的“制片――发行――放映”或者是“生产――供应――销售”等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市场来运作,完全依靠市场使电影获得再生产、再发展的能力。电影产业化的基础肯定是大量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化是个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工业后。中国电影产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和青睐。已在国际上取得巨大声誉的第五代导演们比如张艺谋,陈凯歌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艺术电影的立场。转而拍摄超豪华的商业大片,横扫国内票房,企图在国际主流电影市场留下中国电影的足迹,而不仅仅在艺术电影市场。商业大片在电影产业化过程中获得了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发展壮大自己,而艺术电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浪潮的高涨,也随着中国人对电影产业属性认同程度的逐渐提高,迫于生存压力的中国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商业电影,而或欢欣或自愿或无奈或痛苦地放弃了对艺术电影的追寻探索。

遗憾地是由于电影产业化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在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商业大片的同时,出现了某些大片以压制艺术电影作为发展壮大自己的短视行径。产业化大潮的宠儿“大片”利用它的巨大的资本力量和可以使用的行政力量垄断了现阶段中国人关于电影的所有想象,依靠它的话语霸权炮制除了这样一种电影观念,电影就是用来赚钱的,并且赚得越多电影就越有价值,这种电影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观众对电影的认识。电影成了赚钱机器。电影只和票房挂钩。我们的电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以谈电影赢利为耻,到谈以电影艺术为耻。在咄咄逼人的商业大片面前,本来在产业化链条中就处于弱势的艺术电影的话语权就更加微弱了。

艺术电影自身的一些美学追求也决定了它一般不可能俘获绝大多数的观众的认可。艺术电影为了追求对生活的审视和反思。大量采用长镜头,影像节奏缓慢,叙事的速度也不温不火,这些虽然有利于影片思想哲学深度的开掘,但却挑战普通观众对影片的接受。黄建新导演对艺术电影的观众做过非常精彩的描述“这类艺术电影可能100个观众会跑走95个,剩下5个,三个睡了,两个看得津津有味。”失去了最大多数观众的支持,直接意味着它有可能被终结的命运。电影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大众艺术,没有相当数量的观众的支持,电影艺术就不太能存在。在欧洲,艺术电影的最大支持者是政府,保护艺术电影,保护电影的艺术多元化是政府的使命和职责,也只有政府才能做到。政府会通过返还影院营业税,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奖励补贴放映艺术电影的影院,要求电视台每年购买并播放相当数量的艺术电影等措施保护艺术电影。但是按照目前中国的电影形势来看。有能力为电影投资的两大角色政府和资本都还没有余力向它投去橄榄枝。政府一般不会为艺术电影埋单。它还得照顾它的孩子――主旋律电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局面现在可能有所改观)。资本一般也不愿为艺术电影献身,追逐利润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它能够生存的唯一招式,它不太可能牺牲自己成全艺术。尤其在这个重实利轻义理的电影文化环境中。

而且自从大片问世后。国内整体文化环境都在为大片造势。无论是电影投资、舆论焦点、理论探讨、政策导向都注目于当今的商业大片,对艺术电影的关注度和认同度都大大降低。在电影投资方面。电影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投资有限的几部商业大片,中等规模的商业电影非常少,对艺术电影的投资就更加可怜,直接导致艺术电影创作环境的恶化。因为缺乏资金,艺术电影往往因陋就简,影像质量粗糙,影片思想大于形式。这对已经习惯于好莱坞式精致影像的中国观众来说,无疑是非常不讨好的。现在媒体对艺 术电影也少有关注,占据舆论眼球的除了大片还是大片,在注意力经济横行的时代。谁被关注谁就能获得高额经济回报。而被注意者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利益面前是可以被忽略的。不仅媒体如此,电影理论界的热情也几乎全部给了大片,搜索一下近几年的有关电影理论或评论的文章,绝大部分都和大片有关,学者们正忙着建构新的电影美学,来阐释用原有的美学标准无法解释的电影的新的美学特征。就连电影主管部门都为大片摇旗呐喊,从电影开拍、制作、发行和放映一路绿灯。《英雄》的首映式在人民大会堂。在大片上映期间各大主流媒体长篇累牍的宣传报道。2006年底张艺谋的《黄金甲》全线上映,媒体报道有三大因素将确保《黄金甲》成为本年度国产电影最大赢家:12月是广电总局电影局规定的所谓中国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此期间。国内只能放映国产电影:贺岁档是中国电影市场最为成熟的档期:圣诞节是年轻人文化消费的高潮时节。主流意识形态对大片的保护可谓全面细致。说大片是全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可能有点夸张。但大片确实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兴趣。艺术电影已经同观众渐行渐远,快要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市场生存能力比较弱的艺术电影难道就真的要寿终正寝了?就真的要被大片们终结了?就真的只能和市场说再见了?艺术电影生存的合法性究竟表征在哪些方面?

艺术电影存在的合法性首先表征在它对提升电影文化品位的重要性。商业电影“它的文化精神肯定是普罗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快餐,使人们很愉快的活下来,但它不能解决提高人类文明的问题”《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这样的电影和《三峡好人》、《暖》、《我们俩》这样的电影在文化品位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用黄金堆砌出来的浮华场面迎合了这个时代的观众浮躁的文化消费心理,又讨好了普通观众对金钱的渴望:后者则关注普通人真实的现实处境,触摸他们的灵魂,体会体谅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两者的文化品位不仅不同,而且高下自见。商业电影如果没有艺术电影对市场审美品位的微调,电影市场上如果充斥着向时尚口味抛媚眼的商业电影。势必会造成电影艺术整体水准的平庸和流俗,导致电影艺术品位的衰竭。而且没有艺术电影的前位引导,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该往什么方向提高?在文化品位与商业资本趣味、精神财富和资本财富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是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电影和谐生态环境的要求。电影产业环境下一个良性的电影生态应该是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其他类型的电影和谐共存,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构筑起电影产业的主旋律,艺术电影和其他类型的电影从旁协奏,共同演奏电影和谐生态的文化交响曲。从理论上来讲,商业电影有观众的支持,因为它就是按他们的口味制作的(尽管实际上可能马屁拍到马脚上)。所以可以不需要其他力量的保护,但现在的事实是资本雄厚的商业电影得到了比它更强大的行政力量的支持,他们共同护持商业电影这艘巨大的航船驶向国内各大电影院线,驶向国外电影市场。强强连手,为商业电影锦上添花,原本也不是什么坏事,憋屈了那么多年的中国商业电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关心爱护,撒撒娇有何妨,就是撒撒泼也不为过,不过撒娇或撒泼要有个度。如果认为他者的存在妨碍了自己的生存。只有依靠打败或压制对方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这种独夫式的电影生存方式最后只会导致两败俱伤或三败俱伤。即使在商业气息浓厚的好莱坞,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艺术电影问世以平衡电影生态圈。和谐的电影生态环境需要艺术电影的支持。

最后是小众的审美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小众审美权利的尴尬就在于电影本质上是大众文化,是大多数人的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它最平易近人。最希望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而且人数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这门艺术的生死存亡。小众口味的艺术电影与电影的大众本性有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小众的审美权利岌岌可危。在这个重功利的整体文化氛围中,小众的审美权利尤其需要得到保护。因为它坚持了电影一种超功利存在方式的可能。和世界万事万物一样,任何事物的存在如果功利地只顾及自己的生存。看上去好像很安全,其实却是在自掘坟墓。也就是说小众似乎在损害电影的商业本性。违反它的生存规律,拉它的“后退”,其实“后退”是为了更好地积蓄能量向前发展。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说过:“如何使农民看到电影,如何使老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看到电影,单纯的经济手段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韩董的这番话可谓是深谙电影生存的奥秘之道。那些认为艺术电影没有大市场就否认它存在的合法性和无视小众的审美口味的电影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侵犯了小众的审美权利,而且也会损害到电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艺术电影从理论上说它的生存空间不仅存在而且必须,但是要将这个理论上存在的生存空间转化为电影院的实际生存方式,还需要为艺术电影做很多工作。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头两年,电影理论界曾经就艺术电影的特点和生存策略作过一些积极的探讨,也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生存方略。但是后来随着中国电影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商业电影成为电影理论新的增长点和兴奋点后,关于艺术电影的探讨似乎一下子从各大学术或娱乐性刊物上蒸发了,人们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对商业电影,尤其是大片的关注中去了。

当电影成为一门成熟的大众艺术后,电影艺术的价值就是多方面的。它既需要交换价值来维持生存和持续发展,也需要审美价值来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现在恐怕是到了该重新关注艺术电影的时候了。香港知名文化评论者林沛理称赞《三峡好人》“象征了中国电影旧时代的结束和新秩序的诞生”。本文最后用他的话来乐观地预测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新秩序将由于艺术电影的复苏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