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戏剧小品走入低谷缘由探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戏剧小品走入低谷缘由探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戏剧小品原是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一门演练科目。除了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外,还能让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思维方式得到即兴发挥。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时为中国青年话剧院演员的王景愚既当主持人,又当演员,演出了哑剧小品《吃鸡》。诙谐而夸张的表演,令人捧腹,小品逗乐娱众的演出样式一下子影响全国,到1997年香港回归时,香港观众还记得要王景愚再演一遍《吃鸡》。之后,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在央视春节晚会上表演了戏剧小品《吃面条》,把演员创作工作中的艰苦状况,首次以喜剧小品形式演绎出来。由此所产生的轰动效应,让戏剧小品由课堂走向舞台,走向社会,走向荧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由纯粹艺术进入商业文化。一时间,戏剧小品风靡全国,小品创作名人层出,花样翻新,新作迭现,成为剧坛一抹绚丽的风景,百姓不亦乐乎的盛宴大餐。然而,时至今日,戏剧小品却风光难再,正在走入低谷,有些小品甚至成为观众发泄不满的对象。反差如此强烈,个中缘由,不难探寻

一、背离现实,脱离生活。戏剧小品在1980-1990年代迅即红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紧扣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以饱满的艺术热情、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普通人生。戏剧小品往往捕捉生活的一个瞬间,紧扪人际关系的一缕情丝,宣泄特定情境下的一腔情绪,激发一种闪光的精神,多为表现人们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方面的矛盾和纠葛,鲜明的群众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倍感亲切和激赏之余,能够体验当代人生,感知现今世态,领悟时代精神。因此,小品创作,在有限的艺术时空里,拥抱着生活的激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回响着人民的心声。然而,近年的戏剧小品,却距人民大众的生活愈来愈远,逃避现实,闭门造车,海聊神诌,东拼西凑,一味地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盲目陶醉在自我营造的所谓艺术天地里,扭捏的情感,虚假的情节,苍白的人物,秽谬的语言,作态的表演,使观众大倒胃口。小品脱离了生活,背离了现实,隔膜了社会,疏远了大众,因而受到冷落,滑向低谷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承载过重,特色丢失。戏剧小品虽有戏剧二字,但同短剧、独幕剧、大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小品的特色在于“小”和“品”。小,指其内容单一、简约,故事情节单纯,戏剧动作时间短,一般在15分钟内结束,故又称为“瞬间艺术”。它是生活的瞬间曝光,它只截取生活中一个片断,一个场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矛盾点,或人物矛盾心理的一个片段,或因一个误会所致产生的情绪、心态,加以艺术的放大,夸张甚至扭曲,藉此产生戏剧性,获得喜剧效果。“品”,是对欣赏者而言,小品不像短剧、独幕剧、大戏那样,提出问题与矛盾并予以发展和最终解决,而是单个地提出问题,展示矛盾或误会,把矛盾、误会的一瞬间艺术地呈献给观众,并不作曲折的发展,让观众能品味到喜剧性就够。即便像当今晚会上所演戏剧小品,整体偏于喜剧,人们习惯称为喜剧小品,也是故事情节单纯,又往往缺少戏剧作品所要求的复杂、曲折、尖锐的矛盾冲突,甚至只有误会,惟求有喜剧性可品而已。小品《相亲》是赵本山的成名作,通过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帮各自儿女传递情书,引发出两位老人青梅竹马式的暗恋回忆,并发展为黄昏恋。小品中没有矛盾冲突,然而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情节,产生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令人久久难忘。因此,戏剧小品不可在情节内容和矛盾冲突上承载过重。然而,当今的戏剧小品创作在故事情节上效仿戏剧,贪大贪多搞复杂,屡屡出现内容的超载;为片面追求戏剧性而搜寻矛盾冲突,拉长拓宽搞尖锐。如有的小品强求剧情复杂、内容冗长,堪比独幕剧甚至大戏;有的小品刻意体现过大、过重的主题;有的小品展示过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此种种追求,欲要在时值短到15分钟左右的小品载体中实现,就只能采取压缩艺术性展示矛盾冲突的过程,直奔结局、加速解决的办法,结果是使戏剧小品丢失了瞬间艺术的审美特征,失去了流畅自然、清纯可心的喜剧性效果。

三、低俗技陋,专注射利。通俗化是戏剧小品深受群众欢迎的主要原因。戏剧小品所演的、所表现的,应该是大众熟悉的身边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因而小品的立意主旨、情节构思,易于为观众所明了,即便有深刻的寓意,也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是,通俗决非低俗、庸俗。真正优秀的戏剧小品,应该是单纯而不单薄,简练而不简陋,轻灵而不轻飘,通俗而不低俗。目前演出的某些小品,却与这些宗旨背道而驰,内容低俗、演技陋劣的倾向较为严重。为了取悦观众,获取廉价效果,有的小品故意出洋相,耍噱头;有的小品演员互相挖苦,在长相上说长道短;有的小品以损家庭老婆为能事,不惜痛揭床第隐秘。如此等等,低级趣味、俗不可耐、陋劣难睹的表演充斥于一些文艺团队的商业演出和“走穴”演出的小品当中。低俗技陋的小品演出,缺乏与观众的坦诚交流,廉价的笑声也只能认作对观众自尊心的伤害。长此以往,观众在大倒胃口之余,逐渐地产生腻烦和麻木心理。这种腻烦和麻木就是小品的危机,对小品超越自身、求得发展产生障碍。戏曲界有句行话叫“戏保人”或“人保戏”。故事情节好便于演出叫座称“戏保人”;情节一般靠演员表演发挥而叫座称做“人保戏”。“戏保人”的小品重在打造好的故事情节;“人保戏”的小品,须有相当的导表演艺术功力,二者兼善的小品方为精品。比如情节简单的喜剧小品《卖拐》,采用放大、夸张、扭曲的手法来表现人物非正常的情态和心态。剧中的“买”者一直处在不相信“卖”者的心理状态中,但又不由自主地听命于“卖”者的指挥,反复抬脚、落脚、跛步行走。“卖”者对“买” 者像耍木偶,变魔术一般让一个正常人瞬间变成傻子,所产生的喜剧性效果确实令人叫绝。演员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滑稽神态,以近似哈哈镜的夸张、扭曲动作,吸取戏曲程式的表演手段,以相声式的语言,表现人物愚昧无知的悲哀。这些演技的综合运用,已超过剧本本身的艺术性要求,于是能打造出小品中的精品。虽然,创作喜剧小品可以学习戏曲、曲艺等艺术样式的表现力,语言上和“抖包袱”上可学习相声。但艺术格调不可低俗,反映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思想性。有的喜剧小品内容空虚,仅在表演上矫揉造作,更有甚者在表演上恶作剧,观众当然不买账。

当前,戏剧小品还被一些人蒙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戏剧小品贴近生活、短小精悍、形式活泼、道具简单、人员精干,在人们不满足听报告、读报纸等传统宣传方式时,代之以小品这种艺术形式来宣传自己行业,形象化弘扬英模人物、先进事迹,俗称行业小品。这种行业小品意旨明确、人物的行为和关系政治色彩强烈,因而往往就事论事,过于直露,缺少内涵,流于浅薄平庸,干巴巴的政治宣讲,使小品失去了应有的生气和灵气。更令人忧虑的,是行业小品强烈的射利性。这种小品以赚取金钱为目的,粗制滥造,不堪入目。为了满足各种买主的要求,据说有人罗列了近百套模式化小品的格式,无论是晚会小品、消防小品、税务小品、计划生育小品等等一应俱全,按行业所需选取一种,稍加改头换面,一夜间就能敷衍出一个小品来,一手拿钱一手交货。这种典型的精神垃圾,不仅恶劣地误导了观众的审美趣味,而且以浮浅和狂躁的倾向污染了小品演出阵地,将戏剧小品直接引向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