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关系小康社会建设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对于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系极大。本文就其作用、问题、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面推进 小康社会 城乡统筹发展

党的十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实现小康社会建设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各项措施,有利于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利于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

1.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实施城乡统筹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把农村同市场,同城市更紧密的连接起来,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1.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林牧渔业和非农业比重上升。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将强势推进。农村劳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有序转移,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

1.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用工业的理念改造农业,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市场观念、品牌意识等融入到“三农”工作中去,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的二三产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发展,便于乡村企业二次创业。

1.3健全并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得到贯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大,农民负担逐步减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加强。投入增加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动力,农业发展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机制将逐步完善。

2. 当前影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和客观存在的。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平衡,差距拉大趋势明显,建国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城市居民收入呈较大幅度增长趋势,而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处于徘徊阶段。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城镇化步伐受到制约,多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门槛越来越高,小城镇产业集聚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农村自我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投入不足,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处于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产品质量投入产出率相对较低,利用率不高。

3. 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同志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新格局,是摆在各级党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3.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农村工作的始终,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区域局限,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市场化水平。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收益。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河流、塘坝、水库治理。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3.2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形成城乡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合理规划城乡的产业分工、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高新技术和商贸旅游服务产业。中心城镇和周边乡镇要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向规模农户适度集中,发展规模农业。二是推进各项改革,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加快推进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尽快使城乡居民有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力,把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民就业的主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提供就业信息、政策、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逐步消除在其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要围绕推进工业化、充分发挥各地交通、资源产业,环境等优势,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外来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业。依托骨干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农民就业。进一步强化城乡产业内在联系,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四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抓好重点镇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融合的作用。统一规划农村居民点,以区、镇为单位编制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撤除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网络,形成梯次合理的村庄布局。对分散、零乱的空壳村要根据有生产、方便生活、群众自愿的原则,逐步进行“迁村并点或旧村改造。”

3.3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建立“三农”发展长效机制。农业是弱势产业,要全面落实促进农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为农民休养生息和农村繁荣发展创造条件。要增加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性补贴,加大农业机械更新、动物疫病防治等农业生产性补贴。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二是要统筹城乡投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城乡并重,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及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农民培训等,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社会稳定。一是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点,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及医疗卫生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要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力争尽快实现村村建有文体娱乐场所和图书室,引导革除生活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严格落实有关农村困难群众、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各项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覆盖面,确保老有所养;度重视农村工作。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和城乡公交网络化。加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城乡对接和共享。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牛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优美的居住环境。三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坚持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全面推选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努力改善村两委会办公条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建设好薄弱村班子,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区镇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宗旨观念、政策法规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白山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