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摘要有:.感知不正确,注意不集中;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基础知识不扎实,算理不理解;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强化口算,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设计对比性练习,排除干扰因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53-01

当前,小学生计算容易出错,计算能力下降是很多数学老师感到非常困惑和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不仅有显性的“粗心大意、不检查”等,还有隐性的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心理现象。笔者试图对这些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注意不集中,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6"写成"65"。

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作出行为反应。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例如,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开始总有一些学生不将小数点对齐,而是将小数末位对齐,这是受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影响,而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基础知识不扎实,算理不理解。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如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也是学生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可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

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由于学生的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演算习惯、检验习惯、估算的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错误。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两种:一是轻视心理,认为计算题有既定的法则,我会算。二是畏难心理。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数字较大的算式时,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厌烦情绪,缺乏耐心、细心,从而使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二、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对策

强化口算。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每天坚持3-5分钟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加强"听算".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如:乘法殊积5×2,25×4,125×8等;3.14×1-3.14×10的积;常用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值,如0.5=50%,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首先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当学生认为口算20×3时,可以先算2×3=6,再把"6"后面的"0"添上就得到60时,教师不能把教学停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算理,在算2×3时,实际算的是2个十乘3得到6个十,也就是60.这样,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的计算方法与新知的算理相结合,能够更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认知水平的发展。

设计对比性练习,排除干扰因素。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计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对比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如为了排除强信息25×4=100所产生的干扰,教师可设计如下两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

1.24×5 2. 25×4 3.100÷25×4 4.100÷(25×4)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计算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一是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看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想(想能否简算、运算顺序、需注意什么)、三算。二是认真演算的习惯。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要在草稿本上书写清楚,格式规范的列竖式计算,不能在草稿本上乱画。三是耐心检验的习惯。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对,二查计算过程,三查结果是否抄对。四是估算的习惯。如计算3.8×6.04,可让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估算:一看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该题的积应该是三位小数;二看因数接近几,3.8接近4,6.04接近6,乘积应该在4×6=24左右才对。当然,估算只能发现明显的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四是错误积累整理。教师应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少小学生的计算差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