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理解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对这一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家潘懋元老先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入才;后者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按照潘老先生对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解释,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直观的认识。潘老先生是从教育质量这个概念出发,推演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这样的推演有没有不足之处呢?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种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潘老先生把这种特殊性仅仅局限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上,即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不可否认,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重要之点。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握住这一点,就有可能抹杀了高等教育的其他两个职能,即科研和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在这个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高等教育的这两种功能日益凸显出来,这两种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地发挥,对国家、对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的质量来理解高等教育质量,使我们很容易用人才培养质量来取代高等教育质量。虽然我们承认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一个质量指标,但最重要的并不表示是惟一的。如果以其为惟一的质量指标来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所有的高校就都要办成教学型大学,而没有必要开办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等类型的大学了。高等教育的三个主要社会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从本质上说也是互相促进的。但如果处理失当,就会相互产生消极影响。

只有学者对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相当清晰的认识,才能据之以分配力量。从其重要性的排序来看,依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但无论如何,办学者都要把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作为其中心任务,以此为主导原则来处理三者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使我们跳出高等教育自身的局限,全面地把握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时,才会高位纵览、全面客观。总之,高等教育要从三个主要职能层面来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三者的有效协调、有机结合才能确保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及其评价

教育质量观是对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取向。由于社会条件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育质量观也是动态的,对教育质量观讨论也要与时俱进。因此,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特征来探讨高等教育质量才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

2.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源于1973年马丁•特罗(MartinTrow)向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交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转化的问题》的著名论文,文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第一阶段为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15%以内;第二阶段为大众化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15%~50%;第三阶段为普及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尺。与此同时,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仅数量上比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有所发展,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等方面均发生质的变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不只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能用以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以冷静、理智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

在1999年7月国务院转批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实际上,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提前达到了15%,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成为全球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到2007年,我国有本科高等学校742所,高职高专1109所,两者合计1851所,还不包括317所技师学校和118所分校,从总数来说全国高校已经达到2200所。

2.3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也必须随之转变,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正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于是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应运而生。这种质量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其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能对所有高校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否则,会造成高校之间的趋同,造成重复办学,浪费教育资源,使高校失去办学活力,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对高校的评价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当然,也并不是说对每一所高校都要建立单一标准,而是对一个层次、一个类型的高校采用同一标准,使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能够在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中,有所遵循,有所参照,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3.2评价机构的多元化

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评价高等教育时,必然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机构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就有可能导致高校在摸清楚利益主体的意愿后,在办学上投其所好,在评估中弄虚作假,这不仅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反而给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损失。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利益主体能够表达其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并且为了在评价过程中,使各利益主体在行使其权力时能够相互制衡,评价机构的设置必须实现多元化。建立国家评价机构、高校自评机构、民间评估机构等。让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一所高校的质量,使高校自身心悦诚服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现代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它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还担负着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从其三大功能来讲,高等教育的评价内容就不应该是单一的。另外,教育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评价的目光仅仅停留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上,还要注重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与时俱进,调整标准,多元综合,动态评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这种质量观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脉相承的。各高校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按照既定目标,发挥自己的特色,充分高效利用教育资源,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