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的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的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所谓化妆造型是指人的整体形象的塑造,化妆造型是大学生对时尚文化追求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社交以及求职等方面广泛应用;时尚文化则是指一种流传广泛、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智能、心理等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充分借助时尚文化的导向作用,激发大学生对化妆造型的热情,把握好化妆造型的方向及其“炫”度,使化妆造型真正表现出大学生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促进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的真正融合

【关键词】时尚文化;化妆造型;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J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69-02

时尚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时期精神文明的象征,大学生是时尚文化的主体,对时尚的追求已经成了一股潮流。通过化妆造型、装扮形象,彰显个性来实现对时尚文化的追求,是当今大学生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成功的造型来反映出大学生积极向上、青春焕发的精神风貌,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的释义与内涵

对于“化妆”的解释,在汉语词典中有两种,一种是指生活化妆,即用脂粉等进行涂抹的化妆,化妆的主体修饰部位是容颜。这种生活化妆的功能主要是起到修饰美化作用,其强调的重点在脸部,通过对脸部肌肤、五官等修饰美化,直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吸引人的注意力。另一种是指包装,即服饰的穿戴,包括一些首饰的应用,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包装修饰自己,衬托出自身的美感。综合而言,所谓“化妆造型”就是人的整体形象的塑造,其主要内容包括脸部的化妆造型、服饰造型等。化妆造型对于表现人的思想、气质及精神面貌起到重要的作用。

“时尚”一词内涵较为丰富,概括起来可以从“时期”、“风尚”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上所流行的一种风气和习性。二是指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超乎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时尚文化,则是指一种流传广泛、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对于特定的行为方式、观念、语言等产生了共同的认同心理,并产生一种流行的现象,普及于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当中,比如化妆造型是人们追求时尚文化的普遍行为方式。

每一个时期对时尚都有不同的体现,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人服、绿军装成为当时的时装,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青少年的穿着与妆扮受欧美文化影响,喇叭裤、超短裙、烫头发成为当时的时尚。21世纪以来,时尚气息不断增强,丹宁裤+Polo衫成为流行的象征备受青睐,尤其是由韩国影视剧所引发并风行的“哈韩”服装,引领了广大青年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和潮流,由此出现了“最炫韩国风”等等,这些都是时尚文化的体现。目前全球的时尚文化已经不单单受某一种时尚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的朋友圈子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时尚”。

二、大学生化妆造型的应用实践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大学生尚处在社会化的初级阶段,能对时尚产生强烈的追求也是必然。化妆造型对大学生的外表形象具有装饰美化作用,同时在大学生的精神气质与个性张扬上也有所表现,大学生可以通过化妆造型来对自身的外表形象与个性素质不足进行改善,还可以扬长避短,彰显时尚文化的重要意义。

化妆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自己变得美丽,因此,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对于外表的要求及重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尚的外观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是不能小窥的,通过时尚的外观获得更多的认可,尤其是大学生求职或参加各种招聘会,化妆造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化妆造型,能够提升自身的外表形象,展示出个性特点,反映出自己对工作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招聘者对自己做出较好的评价,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群体,交际也较为广泛,除了在校内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外,在社会上与朋友及各界的交际活动也是比较频繁的。在这些交际活动中,大学生们往往通过肢体和语言的包装以及表情等因素的展现,表达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价值。而化妆形式的多种多样以及细分也决定了大学生在应对社会活动中要选择合适的化妆。如参加求职面试时不宜浓妆,应试者应呈现一种自然状态的同时,力求体现亲和力;进行舞台表演等戏曲节目之时,浓妆是区分角色以及体现艺术唯美之感的必要之选。而生活妆则简单修饰,保持面容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美即可。值得一提的是面部表情,它是化妆造型的关键,如淡妆有助于大学生放松身心,面部表情表达自然,而浓妆则彰显典雅庄重,出席重要场合表达端庄之美感。古代皇后妃子出席国家重要典礼便以浓妆彰显其高贵端庄的气质。而在当代大学生社交中,既有放松身心的朋友聚会与派对,也有学校与社会社交活动,不同的妆容已经成为大学生对社交活动进行能动反应的标志。

三、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时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是时代的潮流,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发展

时尚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引导性的作用,渗透于时尚文化中的道德感悟代替传统的道德说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广告,在引导大学生追求时尚与引领潮流的同时更看重其心理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培养。

(二)促进智能素质的发展

时尚文化的类型丰富多彩,对大学生的智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时尚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来获取更多的有关时尚文化的知识,同时大学生对于时尚文化的求知态度较为积极,这有利于打破校园封闭环境而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感。在时尚文化给大学生带来全新感觉的同时,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此促进了智能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时尚文化的渗透在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为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升知识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促进身心素质的发展

时尚文化的新颖性以及标新立异的休闲生活方式,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倡导个性是时尚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同时合理的个性张扬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可以说时尚文化从本质上是鼓励个性发展的,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也应当合理释放个性,培养专属于自身的特点,时尚文化则在其中扮演着积极意义的角色,并为此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四、时尚文化对大学生化妆造型的引导作用

时尚文化对于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并且时尚文化对于我们塑造优美的外表形象、突出个人的气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大学生自我包装热情

包装,即通过适当的修饰和装束使自己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外表形象,让人对自己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些研究表明,穿着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一个人穿得漂亮与美观的时候,会提升观赏者的评价程度,大学生在这一点上应当尽可能的避免给人留下不修边幅的不良印象。在服饰的选择上,应当选择协调一致的服饰,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包装的过程中,重要的因素是要通过适宜的装饰,突出本身的气质,并创造出自身的文化氛围。例如求职装饰,在运用时需遵循美观、大方、整洁和协调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求职的氛围比较严肃,所以大学毕业生应当注意妆容与服饰的整体搭配效果,尽可能妆得漂亮的同时适时适度。

(二)引导化妆造型方向

时尚的每一次变化,总是引领着服饰、妆容以及发式的大变革。在大学生参加社交活动的化妆上,也应当顺应时尚的潮流,在审美观与思维方式上,应以时尚文化的为引导,把握好化妆造型的主流与实质。大学生要根据时尚文化发展的特点,通过化妆造型的主旨把握,尽可能地把自身的特点通过化妆造型突显出来,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个人的风格特征。

(三)把握化妆造型的“炫”度

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密不可分,大学生要根据时尚文化对化妆造型的引导,抓住化妆造型的发展方向,使自身的化妆造型起到引领时尚文化发展的作用。

“时尚”主要是由于人们出于炫耀的目的,而追求新颖的流行方式。所以化妆造型是对时尚文化最外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最直接的表现方法。在化妆造型上即是在进行时尚的追捧,也是创造时尚。当我们评价某一个人是否“时尚”的时候,最先观赏的,是他的衣着服饰,妆容是否符合当下的发展潮流,其次是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行为。因此大学生应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化妆造型,如在应聘过程中,在装饰上应当最先考虑到衣着服饰和妆容是否符合当前的发展潮流。比如今年流行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服饰?时尚新品会上都有哪些颜色质地的服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化妆造型对时尚文化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丰富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装饰中,应当发挥化妆造型对时尚文化的表现作用,使自己成为最贴近时尚文化的应聘者。

时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产物,追逐时尚是大学生逐渐走向社会化,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良好表现;美观的服饰,靓丽的外表可以从另一种层面展现大学生自身素质,同时又能更贴切的显示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与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大学生的化妆造型上,应当充分利用时尚文化的积极因素,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化妆造型能力,更好地展示自身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化妆造型的选择受时尚文化的影响与引导,但时尚文化的发展受大众普及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在化妆造型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被动的受众,其活动影响着时尚的未来走向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是时尚文化的追逐者,也是是时尚文化的引导者,这便是大学生化妆造型与时尚文化融合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罗芳.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印象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6.

[2]林正新.论审美时代的审美传播[J].编辑之友,2011(03).

[3]刘元杰.服装模特表演感觉美的研究[J].艺术百家,2012(S1).

[4]陈海春.危机中的领导魅力[J].决策,2008(7).

[5]姜川.大学生化妆行为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5).

[6]鲜维葭.大学生身体自我与服装选择动机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