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逃课原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逃课原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互动仪式是社会交往的微观单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是构成高校课堂结构的基础。逃课现象是国内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我国的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大学生逃课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for Study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Theory of Ritual in the Chain

KANG Muyun, CHENG Tao, LEI lei

(Office of Sichuan Luzhou, Luzhou Medical School,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 Interaction ritual is the micro unit of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itute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structure truancy phenomenon is the basi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interactive service chain theories, analyzes the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phenomenon to our country.

Key words interactive service chain;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reason

在我国高等教育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生逃课现象作为高校课程实施中的不和谐的杂音之一也日益受到关注。当前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等理论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探讨,深化了人们对此的认识。笔者尝试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逃课现象置于互理论动仪式链理论中,以期从新的视角对此现象作出解读。

1 阐释:互动仪式链理论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指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通过特定群体在既定场域内的聚集,进而实现仪式参与者间高度的相互注意,即一定的主体间性可以激发共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个体有效融入新的饿群体并获取该群体的特定情感能量。不同的互动仪式参与主体因个体差异而获取不同程度的情感能量,而情感体验程度的不同是影响个体是否继续参与同一仪式或以何种程度的参与该仪式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兰德尔·柯林斯的相关论述,其理论模型图示如图1:

图1中,互动仪式链模型包含仪式的组成要素与仪式结果。互动仪式链主要有四个组成要素:(1)既定场域内的群体聚集;(2)与外界相区分的界限;(3)参与者注意力的集中;(4)移情。仪式的结果主要表现为:①新群体的形成;②个体情感体验增强;③群体的代表性符号;④道德感。当然,互动仪式链组成要素的弱化或消解,必然导致仪式结果的异化甚至引发仪式自身的崩塌,而互动仪式的结果也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仪式的组成因素,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的互动仪式链。

2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解读

大学生逃课现象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尝试以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释该现象。下文对构成该理论的四大要素进行解读,以求对大学生逃课现象作出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解读。

2.1 消解了群体聚集的基础

学生的亲身参与是学习效能得以保障的基础。在共同的学习场域中,学生间以因共同的目标指向而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彼此间也因相互捕捉他人的学习姿态和情感,而形成共同关注的焦点。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典型的群体聚集地。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身体聚集以实现生生和师生间的互动,进而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同步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获取,构建共同的关注焦点,进而获取同样的情感体验,实现高效的学习。然而,高校中普遍实行的班级授课制在扩招背景下日益凸显出系列矛盾。一方面,新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便匆匆走上讲台。另一方面,师生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群体聚集时共享情感的弱化。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往往被视为对课堂秩序的破坏而被严格控制,群体聚集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导致部分学生逃课现象出现。

2.2 弱化了与非学习者的区别

课堂教学的封闭性特征,导致课堂在空间三“对局外人设定界限, 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课堂教学是在学校内部既定、封闭的环境中举行的,如教学楼等。空间上的排他性将学生从非学习的日常生活状态区分开来,以确保学生学习时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时,也将非学生排除在外。此外,知识与生活的日益融合也表明这种隔离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同时,传统的高校课堂参与者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如高考),才具有相应的参与资格,对参与人数也有明确的限制和分级。常规情况下,课堂教学仪式不会对旁观者敞开大门。随着大学由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转变为熙熙攘攘的“加油站”,高校学习活动参与者群体趋于多元化,高校课堂的界限也日益模糊。

2.3 相互关注焦点的模糊

相对封闭的教室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群体聚集在特定场域而形成相互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关注其共同的行动、更知道彼此的所做所感,也更了解彼此的意识时,他们就会更强烈地体会到其共享的情感。”对学生而言,实施课程的目的具有统一性——获取特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高校为保障高效的实现之一目标,均制定了各种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和规范师生的课堂课堂行为,这对于教学的有序性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窄化了师生间的连接纽带。高校课程的理论性和复杂性给学生体验求知欲和成就感造成了一定的潜在压力。

2.4 混沌了共享的情感状态

理想状态下的课堂,学习者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同步的学习,体验共同的情感,从而“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出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换言之,如果学生因教师的有意识引领而拥有了共同的情感体验,进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以增强这种体验时,呆板的课堂便是一场对学生影响深远的仪式。反之,学生或因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或因主体地位被剥夺而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在学习中沦落为被支配的木偶,厌学情绪自然会日益滋生,任其发展下便会出现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在教学时应具有较高的情感能量,以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情感能量圈,进而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否则,高校教师负面的情感能量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与其成为互动伙伴。

作为互动仪式原型之一的高校课堂,其组成要素的弱化和消解导致了整体课堂互动仪式的变异和扭曲,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高校课堂组成要素的瓦解和离析,在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和其仪式结果间的辨证关系作用下,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便不再难以解释了。

参考文献

[1]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6,87,1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