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是对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深化并运用数学基本思想与数学方法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师生只有在情感一致的基础上,教与学在不断的磨合中走向和谐,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复习目标,获得理想的复习效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课 设计

一、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灵巧解题速度快,答案的的正确性高,而运算技能与技巧既能使解题速度快,又能使结果的准确性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与技巧,是我们当务之急,而提高运算技能与技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会用参数来解题

利用参数来解题,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因而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注意培养掌握它,由于参数是联系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纽带,通过它常可以使所研究的问题趋于简单,这样便可找到简捷的解体途径。

例 解方程组

解:设■=■=■=k

则 x=6k,y=4k ,z=5k 代入(2)式

30k+12k-10k=32 k=1

原方程组的解是:

(2)会用换元法来解题

中学数学是建立在推理变换的基础上,换元法是推理变换的一种,用换元法来解某些方程,其技能性强,可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作用,因此能使学生掌握,以便提高解题速度。

例:解方程:

解:原方程可变为:

设 得 y2+y-20=0

y1=-5,y2=4

当y=-5时, (无实数根)

当 y=4时,

两边平方,整理后得,

x2-6x=0

x1=0 x2=6

经检验x1=0,x2=6都是原方程的根。

培养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且涉及的知识面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探索教学方法和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选择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复习课中很多老师都喜欢就题讲题,不注意知识前后的衔接,不注意变式训练,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只有横向发展,没有纵向的提高。要想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依据教材,精心设计例题。在选择例题时要注意做到:一是要有典型性。以“教材”为“原型”,既要紧密联系教材重点内容,又要考虑到知识覆盖面广,还要对例题进行变式和引申,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二是要有层次性。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注意难度和深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寻找解题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是要注意开放性和探索性,让学生通过对开放性习题的探索,学会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如图,正方形 DEFG 的边 EF 在ABC 的边 BC 上,顶点 D、G 分别在 AB、AC 上。已知ABC 的边 BC 长 60 厘米,高 AH 为 40 厘米,求正方形 DEFG 的边长。这是一道课本中典型的基础几何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式:

变式 1:若把ABC:改为 RtABC,∠C=90°把 AH=40cm改为 AC=40cm,其余条件都不变,此题如何解?

变式 2:把(1)中的∠C=90°改为∠BAC=90°,其余条件都不变,此题又如何解?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编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思维训练才是有效的训练。

三、让学生判断和修正错误

试卷(作业)讲评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对它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然后进行简要的分析。课堂上教师要以包容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展示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对试题更完整的认识,在集体讨论中以集体反思的力量强化个人反思,让他们在信任、激励的学习氛围中自己去总结、分析和纠正其错误,走出思维的误区。由于错误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所以学生会投入很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比老师的讲解更扎实更有效,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振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在“错误”体验中都有新收获和新提高,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教师事先做足了功课,并把示错、纠错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认真挖掘错误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原本“枯燥乏味”的试卷讲评课从此变得“鲜活”起来。

四、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生活化”数学就是要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着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好选择他们共同关注的生活、社会、科学发展相关的问题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炼信息,进行数学化设计,即建立数学模型,如方程(组)模型、不等式(组)模型、函数模型,如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这一专题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手头的这本书长为 21cm,宽为 15cm,厚为 1cm,为了包这本书老师正好用掉了一张面积为 875cm2的矩形包书纸,展开后如图所示(虚线是折痕,阴影是裁剪掉的部分,四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折叠进去的宽度),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求出折叠进去的宽度?”学生通过思考,很快选择方程模型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趁势再上台阶,提出另一个问题(布置作为课后作业):“若有一张长为60cm,宽为 50cm 的矩形包书纸,包 2 本这样的书,书的边缘与包书纸的边缘平行,裁剪包好展开后均如图所示,问折叠进去的宽度最大是多少?”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回家后都进行了尝试,发现两本书在同一张白纸上的有 6种不同的摆放情况,最终促成问题解决。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到

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始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文芳,周志英.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初中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