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阅读效益取决于教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阅读效益取决于教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曾经带过很多届小学生,也将《草船借箭》上过很多次,以前,每次上这篇课文,我都围绕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采用演绎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体现在哪里。结果,课堂总显得十分沉闷,学生在老师不断提示下总算才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虽然课文上完了,但是我从学生复述故事的情况中明显感受到教学效果是差的。

又到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了,以前我执教《草船借箭》时那沉闷课堂的情境仿佛又浮现在我眼前,毫无疑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用演绎法的教学了,要不然课堂的“悲剧”必将会重演。于是,我决定改变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归纳法帮助学生理解课后习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在哪些地方?”到底用怎样的问题进行推进课堂,于是一个扩散性问题“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快速在我脑海闪现。随后在精读课文这一环节的预设方案形成了。到底能否达成预期的效果呢?现将实录整理如下:

师:当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从文中可知3天之内造完10万支箭比登天还难,就是这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诸葛亮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请你们再次仔细阅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一下,在阅读过程中,看看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请你将他的特别举动画上横线,并打上“?”,当你阅读完后,你理解了他的举动后,再在后面打上“!”,当然还可以写上简短的批注。(学生开始沉下心阅读。)

师:现在我们开始交流,诸葛亮的哪些举动让你想不到?

生:诸葛亮让鲁肃帮他准备船只、草把子、士兵,他明知道鲁肃是周瑜的人,为什么还要将这一机密告诉鲁肃,要是我就不会告诉任何人。(没有学生帮助这位学生解答疑问。)

师:你的想法确实正确,万一鲁肃告诉了周瑜,凭周瑜的聪明和为人,说不定周瑜会百般阻挠,他借箭的计划很可能会失败。但事实上,鲁肃没有告诉周瑜,你们说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这说明鲁肃为人还是诚实的。

生:这说明鲁肃不像周瑜那样喜欢妒忌别人。

生:这说明鲁肃为了吴国的利益,不会让周瑜陷害诸葛亮,说明他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师:你们说,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人品吗?

生:知道,要不然诸葛亮不会将这一秘密告诉他的。

师:在工作中、学习中,我们少不了别人帮忙,少不了要和别人合作,要不然,我们很难将事情做好。只不过选谁合作,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慧眼,诸葛亮就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就是要……

生:了解人的品行。

生:了解人的性格。

生:不要和害你的人一起合作。

师:老师将他的慧眼概括为3个字,那就是:识人心。请你们将这3个字写在文中的相应地方作为批注。其实,文中还有证据可以说明诸葛亮识人心。

生:他知道,曹操做事谨慎、多疑,大雾天,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要不然,几百名士兵怎敌得过曹操几十万大军。

师:说得多精辟呀,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作战的一句名言,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的做法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没有想到?

生: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将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呢?行动多么不方面呀!

生:连接的船只,接触面积大,不会使箭射到江里。

生:连接的船只在一起擂鼓,更有气势,能让对方害怕。

师:这就说明了诸葛亮做事之前……

生:善于思考。

生:善于谋划。

生:考虑周密。

师:老师同样将诸葛亮的才能概括成3个字,那就是:善谋划。请你将这3个字写在相应的地方。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他善谋划呢?

生:他将船只一字摆开,这样受箭面积就会大。

生:他还调换船头方向,不仅让船平衡,还会让两边受箭,这样才能保证数量。

师:多精辟的总结呀,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样还会让船平衡,诸葛亮说不定也没有考虑这样做会使船平衡。我看你就是小诸葛亮。

生:他命令士兵擂鼓,造大声势,让曹军不敢近前,只有用放箭的方式防御,多让人佩服。

师:由此看来,做好一件事情,事先谋划好各种细节也是成功的保证。同学们,他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那天有大雾和风,曹军看不清虚实。

师:老师想知道3天后的天气怎样,我应该怎么知道?

生:听天气预报。

生:在网上百度一下。

师:可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有天气预报和网络吗?说明他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生:懂得气象规律。

生:会预报天气。

师:请你们也学老师一样用3个字概括他的本领。

生:知天象。

师:你们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诸葛亮吗?

生:神机妙算。

…………

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亢奋状态。这节课学生所表现出积极的阅读状态,不时从学生嘴里冒出精彩的语句,是前几届学生没有的。这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让我顿时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课堂效益的高低与老师有最直接的关系。

教师勤于反思。在平时闲聊中,我不止一次听教师们抱怨,课堂上,学生不配合教师,教师提问没有人回答,使课堂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不喜欢某某学科,对该学科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我的课堂呢?如果,我们首先善于从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既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改进我们的教学。即使同样年龄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文本,他们看文本的蕴含、聆听文本的声音、大脑思考的层级也会出现别样的精彩。如果,一个教师具有主动思考的品质与习惯,面对任何失败又如何能影响左右我们的情绪,而令我们停滞不前呢?相反,如果我们不善于思考,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有对人性、人的潜能和教育规律的把握。到头来,教育对我们来说仍然残缺一翼,无法腾飞。

精心设计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以此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语言实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怎样有效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具有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距离的问题,从而走进学生的思维中,让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这个教例中,正是这个并不精准的问题,包含着太多的细节和层次,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在交流和引导中,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表里进入本质,理解了本课神机妙算所承载的意义。

教师要努力提高软实力。我们大凡听了名师的课后,情不自禁地惊叹他们的教学效果,殊不知这是他们的软实力引起的。教师一定要通过自我研修、自我反思来提高我们的软实力,增加我们的专业底气,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智慧,要不然面对不一样的文本,总是用一种模式,这种千课一面的教学,学生怎能喜欢我们的课堂呢?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