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何认识网络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网络世界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网络交往实践已经成为他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成为大学生扩大社会交往、满足情感需求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另一方面,网络在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交往和生活压力的处所,从而导致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负面影响的发生。如何借助网络,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挥出应有的健康积极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1.扩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

网络人际交往的跨时空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使交往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由性、普遍性和无限性。在网络世界内,只要轻点鼠标,任何一个大学生便可以实现跨时空的人际交往,那种自由平等和互动互感式的交往使大学生从中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单纯、随意和富有情感。通过网络可结交天下朋友,创造出新型的人际关系,充分感受到交往的快乐。所以,网络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对专业学习有极大促进,而且增强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思想也更为开放。

2.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

网络为大学生的个性修养与完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网络交往过程中,参与者拥有主动性,可以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评价,有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培养。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主动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了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电子商务等新鲜事物,引起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增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知识、探索未知念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进行社会化,增强自我意识。有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其自我发展的一个现代标志。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交往各方没有身份、地位等障碍。网络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和什么人交往,交往什么,全凭网络主体自己的主观爱好。这有助于上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强化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克服现实交往的不公平性,并逐渐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逐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观念。

4.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敏锐但易盲从、情感丰富但很脆弱、青春勃发但易冲动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中,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通过网络,大学生交际的自主性、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网络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释放能量、宣泄情感的天地,通过上网聊天,网上论坛,他们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则满足了大学生倾诉、被人理解的欲望,这有助于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压抑等消极心理状态,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灵安慰,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二、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和疏离

长期沉迷于网上交往易形成“网络成瘾症”。由于网络交往的自由性、平等性、隐蔽性让交往者免去现实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顾虑、担心,更易使交往者敞开胸怀,或直抒己见,或发泄情绪等,再加上多种网络交往形式的吸引,使交往者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使得大学生疏于现实交往,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与他人的交往,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理,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和人格障碍的形成

角色虚拟化是网上交往的一大特点,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可诱发各种人格障碍。一些大学生往往同时拥有多个代表不同身份、性格、性别的网名,经常扮演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共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许多人经常面临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如果长期迷恋网络,其人格必将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形成偏执型、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等双重或多重人格,并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沉迷于网络还会使大学生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责任,最终阻碍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发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3.网络的弱监控性,导致大学生交往中信任危机的发生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虚拟的、甚至带有欺骗性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方便,也决定了网上很难产生社会规范,从而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挫折和火意,这本是磨练他们学会人际适应,提高人际协调能力的必然过程,但一些人却不愿意直面现实生活,而借助于网上交往来逃避现实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失去现实中传统交往中应遵循的“真诚”“信义”“责任”这种伦理道德原则,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网恋的随意性,影响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形成

所渭网恋就是通过网络交往认识异性朋友,并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恋人关系。目前,网恋是大学生追求的潮流之一。据一项网上调查表明:7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而56%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网恋,但是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并非真心实意地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只是满足自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找乐趣而已,增加了学生在情感上的随意性、空想性,降低了爱情的崇高性和责任感,甚至导致荒废学业,对大学生的恋爱道德及其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三、构建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新型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

高校应当积极应对计算机网络这一新兴的人际交往工具,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入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计算机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益辅助,构建网络背景F的新型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

1.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规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健全网络立法是构建科学合理网络环境的基础条件。2009年初,由国务院多个部门联合发起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联合行动就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又一个好的开始。政府在网络领域应 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协议,创建优秀的网站,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使其成为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载体。网络监管做到有法可依之后,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例如建立一支思想、技术过硬的网络监察队伍,在网络接入处充当把关入角色;敦促每台计算机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个地址的户主实行网络实名登记等等。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网络交往中不文明的现象必然大量消减。这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

(1)培养高校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

高校应当建立一支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并掌握网络技术且能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队伍,使他们能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向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大学生成长各阶段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予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必要的心理咨询妥善解决,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学校要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文体活动,如组织学生多开展以班级、院系、学校为单位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给大学生交往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还要为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技巧上和个人修养上的指导,以提高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和认识社会。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3)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增强吸引力。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过滤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负面信息,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

3.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实现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和谐共处

(1)大学生要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关系

调整认知结构,正确的评价自己,清楚、全面的认识网上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利弊,把握现实人际交往原则、规范等要求。发展自己的交往技能,提高安全观念,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强化交往的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在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中都以诚待人。

(2)大学生要内化社会规范,培养自律意识

对大学生而言,思维已近成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又充分认识网络中存在的道德失范、交往欺骗、网络垃圾信息等问题,教育自己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处理能力,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做自己的主人,远离网络依赖症。

网络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了人学生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导致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只有社会、学校、大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才能真正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形成友善真诚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0-503

[2]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

[3]卢桂桃。王莉,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调适逢径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