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大我”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大我”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执教的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也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头等大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压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力争达到“三尺讲台,指点江山”的“大我”境界。

关键词:表现力;驾于课堂;指点江山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39-01

一根教鞭,指点江山;三尺讲台,书写人生。语文课不仅是一种工具,还体现着一种人文修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简单的字词句段,还应该有充分表现自我的功力,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指点江山的魄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能通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需要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和气质的提升。同时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酝酿,充分考虑和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适时适度的示范和恰当的引导,在教学相长中和学生一起塑造有个性、独立而崇高的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在课堂中传授的语文知识,写作方法,做题技巧,更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沉淀下的语文情感和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的身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具备知识修养,更要达到能够于三尺讲台指点江山的“大我”的境界。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如何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社会上急需的专业教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教育改革最终落实在课堂上,实施者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执教的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也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头等大事。

一、有表现自我的功力

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参与课改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然而一个优秀的教师,还需要有在讲台上的充足的表现力,这是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一个知识丰富的学者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们能够进行潜心的研究,但是不能保证他们能把自己的知识完全的展示给自己的学生。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讲台上的自我表现的功力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知识加上自我表现力,这样的老师才可以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默南曾说:“教学完全不是由在实验室里产生或在大学教室里学得的整理成文的技术和原则的应用而组合的过程。”由此可知,专家引领的重点应是“如何教”的问题,而不是“教什么”或者“应该……”的问题,“如何教”旨在使教师从培训中获得更为多样化的实践经历和处理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在光明顶上,为了使明教和六大派和解,张无忌答应赵敏不用九阳神功及乾坤大挪移心法,要打败了玄冥二老。危难之急师傅张三丰将太极神功传授给张无忌,张三丰飞沙走石地打了一套拳脚为徒弟演示,并教徒弟记住太极拳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出神入化的精神,而去忘记那些具体的招试,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自我表现功力的“老师”的成功典范。

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也经常发现类似的情况,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教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表现力强的老师能够在潜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浅出把教学内容演绎得花团锦簇,课堂设计看不出任何雕饰的成分,然而却达到“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绝妙境界。表现力的一个淋漓尽致的发挥,正是一个教学技能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教师出神入化的体现。

二、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上的精彩是一回事,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真正学有所得是评价语文课好与否的又一重要标准。把握好教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充分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角的同时,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课堂学生的反映能放能收,放之收之,恰到好处,控制好课堂秩序,在“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要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如何因势利导,抓住教育时机,机智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仅仅看到这一点,而忘记了与之同时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扭曲教育的正确途径,最终课程只会在嬉笑中结束。教师是学生前行的领路人,必须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仅是教师整体素质的体现,更是作为领路人和导航者的责任体现。

驾驭课堂就要控制好一节课的张弛节奏,比如课堂上的“安静”与“热闹”。同时,又要控制好学生的借题发挥和发挥得“适可而止”和“酣畅淋漓”的限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学生要用心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体。同时,课堂中的“热闹”是有度的,不等于让学生去钻牛角尖,哗众取宠,而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这需要一个教学有素的教师来正确引导。

三、有指点江山的魄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提醒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把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思想教育目标被细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认知的层次性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对于强调体验获取认知感悟、完善中学生人格、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课程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语文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需要自己有三尺讲台指点江山的魄力。

语文教育是一个有阶段性、层次性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工具性占据主要地位,态度情感价值观基本上由思想品德课中的简短的故事来体现。而进入中学阶段,语文的人文性的一面“大显身手”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知识积累、情感价值取向、文学素养的平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他们的情感开始萌发的时候,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用解读文章的方式,培养学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激发学生“舍我其谁”“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经天纬地之才”的潜能,体会到敌国外患时的危机,感受到社会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让学生能轻车熟路地走进文学作品,更要带着沉甸甸的思索从中走出来。

教师应改变过于关注知识能力,而轻过程与方法的习惯,那样的情感升华不会真正引起学生质的变化,只能教会他们答题,那样的教育仍属于应试教育,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让我们关注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中触动学生心灵,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呈现吧!在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适时、适度的示范引导,在教学相长中和学生一起塑造有个性、独立而崇高的精神家园。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也是时代的要求,做一个能够表现自我的文化的演绎着;做一个能驾驭节奏张弛的传播者;在教学的三尺讲台上,书写一段指点江山的“大我”人生。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专家引领[J].语文建设,2007(9):14-17.

[2]苗青.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的机敏才智[J].继续教育,2009(3):84-85.

[3]曹令珍.相信学生 解放自己[J].学苑教育,2009(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