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奎山小小说乡村世界的“美丽”与“哀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奎山小小说乡村世界的“美丽”与“哀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小说这一路走来虽然筚路蓝缕,但是仍然涌现出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王奎山的乡村风情系列小小说洋溢着质朴、自然、清新的芳香,给小小说界带来了久违的野情野趣。王奎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的农民子弟,并且有在农村劳动锻炼的人生经历,因此他的作品多以农村题材为主,给我们展现了属于他自己乡土世界的那份独有的“美丽”与“哀愁”。本文着重分析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美丽”与“哀愁”。它的美丽主要体现在乡土世界的景与物、人与情上;而那份“哀愁”则一方面表现为人性中本不该有的“肤浅”和“城府”,另一方面表现为渺小个体在时代车轮之下的无处可逃和坚强生存。与此同时,朴素、自然、简单的语言同样为乡土世界的这份“美丽”与“哀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关键词:美丽;景与物;人与情;哀愁;语言

一、王奎山简介

王奎山(1946―2012),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1987年创作小小说,已发表小说、散文、随笔多篇,结集出版了《加尔各达草帽》、《王奎山小小说》、《偶然》等。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多次获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佳作奖,2003年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代表作品:《红绣鞋》、《蓝围巾》、《羽绒服》、《刨树》、《水仙》、《凤桃》、《一缕轻烟》、《雨中的玲》、《别情》等。

二、王奎山小小说创作

王奎山的小小说创作始于1987年,作品多为农村题材,其间洋溢着朴素、恬淡、浓郁的生活基调,表现乡村生活的原生态。在乡村生活的原生态中,王奎山敏锐地捕捉他所熟悉的乡村生活的风土与人情,感受乡村人物命运里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世事变迁。王奎山小小说中乡村世界写得情真意切,信手拈来,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三、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美丽”

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作家的作品渗透着深刻的哲理,读罢掩卷让人陷入深深的思索;有的作家的作品挖掘人性的深度,把人性中的假恶丑裸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读罢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而王奎山的作品给人怎样的感受呢?“在风尘生垢的世界,我们用疲乏的眼睛所看见的一切,只是空虚、疲惫。但有时会有一位真性情的人出世,禀着他纯洁的心灵,张着天真的眼睛,在破烂不堪的世界里发掘出最后的宝藏,发现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崭新的光明,他便是王奎山”。[1](P185)王奎山借助乡村传奇景与物、人与情的叙写给我们展现了属于他自己乡土世界的那份独有的“美丽”。

(一)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景与物

作为叙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如果作品中没有家乡的山水草木、牛羊马群,则未免有些牵强。当王奎山把创作思路引向乡村题材时,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作品中出现,或为作品中人物服务,或为辅助情节向前发展,或交代环境,或表达象征。王奎山最熟悉的莫过于家乡的景与物,也正是家乡的景与物激发着王奎山的创作灵感,描绘出一幅幅乡村生活的风俗画,使作品洋溢着朴素、自然、清新、质朴的气息,展现着乡土世界的独特“美丽”。

纵观王奎山创作的小小说,家乡的景与物是为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作陪衬的。作品《冬天里》开篇写到:“冬天来了。冬天不是一下子来到的,而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先是上学的时候,路两边的枯草上面都结了雪白的霜。然后是一天比一天冷,风刮到脸上像刀子割的一样疼。然后就开始温雪,也不刮风了,也不像过去那样冷了。可是,突然一天傍晚,大风一刮,鹅毛大雪就刷刷地下起来了。”[2](P111)冬天如期而至,白雪缓慢而来,开篇对于大雪的描述是为东升和爷爷下“吊坯”捉狗獾作陪衬的。对于雪天东升和爷爷下“吊坯”捉狗獾其乐融融场景的描述,实则表现出王奎山对于远逝的少年时代和田园生活的深情回眸和美好记忆。王奎山笔下对于驴子的描写值得一提,“驴”在王奎山笔下不只是一种为乡村人民驾车劳作的动物,更是成为了乡土生活的一种符号和象征。《驴子的歌》中如是写道:“我有多年乡村生活的经历,对驴子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驴子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情感,那两个字是温暖。”[3](P177)王奎山作品中写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驴子,不管是任劳任怨,不计任何报酬的驴子;抑或是只顾痛快,斗一时之气吃了大亏的驴子;又或是打麦场上由于欲望之火而铤而走险最终得逞的驴子,毋庸置疑的折射出作家王奎山对自己所叙述的乡土世界的熟知和不由言说的深情。

总而观之,王奎山小小说笔下乡土世界的景与物是作为故事的陪衬而出现的,但是这种陪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象征着乡土生活的历史与积淀,代表着作家对故乡最深沉的回忆和爱意,增添了最真实自然朴素的乡村气息,展现着最独特的乡村“美丽”。

(二)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的人与情

在王奎山极其平凡简单的乡村日常生活中,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他们朴实能干、心地善良、既热情似火又恪守道德,构成了王奎山小小说多姿多彩的人物画廊。他们对爱情的忠贞、执着、宽容让我们喟叹;他们对亲情的渴望、表达与珍惜让我们感动;而邻里乡亲之间相处之情的那份单纯又让我们向往。平凡的生活,简单的话语往往传达出最真挚的感情,体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真善美,使乡土世界的“美丽”表现到极致。

《红绣鞋》中的麦苗还未来得及嫁到贵家,贵就阵亡在前线了。麦苗另嫁他人之时,以儿媳妇的身份向贵的母亲下跪请饭,跪地认贵母为亲娘,并且交代麦叶帮着贵母担水劈柴,同时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麦苗在出嫁的当天把一双红绣鞋留在了贵的遗像前。这一片耀眼的红是麦苗对贵的所有爱情,同时又是麦苗自己的象征,人走心却永远陪在贵的身边。

王奎山乡土小说中忠贞、执着的爱情让世人喟叹,而对于亲情的渴望、表达和珍惜更让人动容,人间的真情在他笔下表达的淋漓尽致。《羽绒服》中写了远在厦门打工的女儿原本打算回家陪男人和女人过年,但是由于厂里临时接到了大批订单,过年回家的愿望无法实现。在春节的前夕,女儿给远在故乡的男人和女人邮递了一个包裹,里面有两件羽绒服,分别是给男人和女人的。收到女儿邮递过来的羽绒服,老两口自然很开心,但是夜深人静之时,男人却感觉到女人的身子一抖一抖的,忙伸手往女人的脸上摸,摸到的是一手的泪水。“一抖一抖”、“摸”、“一手水”,简单的几个词语使父母对儿女的无限思念之情跃然纸上。电话铃响起时,男人扑到电话机那里报告羽绒服的暖和,并且趁机告诉女儿“你娘昨夜里很想你,想得都哭了。女儿大声抢白道,想啥想?有啥好想?我昨儿一点也不想哩。说着,叭地一下挂断了电话。女人无奈地放下了话筒。然后,和男人相视而笑。就仿佛,受了抢白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情一样。”[4](P10)女儿的大声“抢白”、“叭”地一下挂断电话,看似无情却隐藏着内心最汹涌真挚的情感。“抢白”的背后,“叭”地挂断电话的背后定是泣不成声和不由言说的思念之情。

四、 王奎山小小说乡土世界流淌着的淡淡“哀愁”与“忧伤”

“在生命的浪潮当中,有一滴晶莹的真露,那是人们最不愿涉及的纯粹,里面藏着淡淡的美,藏着淡淡的忧伤。”[5](P185)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奎山某些乡土作品恰如其分,那这份淡淡的忧伤又是什么呢?那便是王奎山最不愿触及的人性中的“肤浅”与“城府”,抑或是“恶”的成分。

王奎山乡土小说于嬉笑中鞭策“刻薄”,彰显“宽容”。作品《刨树》中写了石头与结实的故事。石头要搭一个猪圈,缺一根檩条,就去刨屋后的洋槐树,而结实却出面阻止。原因是石头家的这颗洋槐树是结实家洋槐树的根串过去而长成的,两人对于拥有这棵树洋槐树的所有权深信不疑,谁也不退让,场面僵持不下。村主任出面调解无果,“两人像是比赛砍柴一样,你一下,我一下,不一会,那颗三把粗可以当檩条用的洋槐树,就被劈成了一堆碎片片。”[6](P7)这个关键场面在其他作者手里,也许正是一个大笔泼墨的时机,但是王奎山却笔锋一转,让故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而去。“围观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被两个人的行为逗乐了,都嘻嘻哈哈的笑。有的人,甚至笑得捂着肚子蹲到了地上。大家都说,真好玩儿!弄到最后,连石头和结实两个人也不得不跟着大伙儿笑了起来。就这样,一场悲剧变成了喜剧。”[7](P7)正如杨晓敏所说:“刨树言近旨远,通过树根树干的无奈纠缠,透视中国农村亘古封闭的乡间邻里关系,于斤斤计较中显得宽容,牵扯出人性的藕断丝连般的黑色幽默感。”[8](P3)王奎山对于“不善”与“刻薄”的表现从来就是点到为止,留有空白,不作主观的评价与判断,却让读者肃然起敬,从中受训,留有内省与反思的空间。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村主任评理》、《割韭菜》、《水仙》、《游戏》、《小椅子》等,作家正是通过作品中以德报怨的方式给世间减少了些许人性中本不该有的“肤浅”与“城府”,增添了一份温暖。

王奎山乡土世界中流淌着的哀愁与忧伤,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人性中本不该有的“肤浅”与“城府”,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渺的个体在时代的车轮碾压之下的无处可逃和坚强生存。在《一缕青烟》中,万佳芬响应党的号召来山区小县任教,因与教语文的肖老师排演话剧招来闲话而调到乡下中学,并且在期间受到很大冲击以至于一生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流言的散播和时代因素使得万老师的人生如一缕青烟随风逝去。

朴素、自然、本色,如“信天游”一般的语言表达同样增添了王奎山乡土世界中的“美丽”与“哀愁”。“品读王奎山的作品没有陌生的词语,有的只有熟悉的味道,每个人物都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在读者的心中徜徉,宛如划过天空的信天游,悠扬的歌声传遍在蔚蓝的上空,人们会以熟悉的心灵体会欣赏着,还会给予相同的回应”,[9](P190)这段优美的文字正是王奎山叙述语言的真实写照。

五、结语

2012年,“麻雀”之王因病逝世,而乡村传奇定会百世流芳。王奎山始终在追寻真诚、善良、美丽的人性,为此,他笔下乡土世界的景与物、人与情才如此美丽。同时,王奎山笔下也写了人性中的“肤浅”、“城府”以及人世的不尽沧桑。实则是:王奎山想借助他小小说乡土世界的“美丽”与“哀愁”这种具有对比性的创作,从而来实现纯真、善良人性的回归。(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媛媛、刘天平.划过天空的信天游――王奎山小小说创作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2]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3]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4] 王奎山.乡村传奇[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5] 陈媛媛、刘天平.划过天空的信天游――王奎山小小说创作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6] 王奎山.别情[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7] 王奎山.别情[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

[8] 杨晓敏.浑然天成,大巧若拙――王奎山小小说印象[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9] 陈媛媛、刘天平.划过天空的信天游――王奎山小小说创作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