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芳奎:根植在土地上的梦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芳奎:根植在土地上的梦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退休已经10年了,七师一二六团职工王芳奎依然保持着劳模的本色:当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慷慨解囊;当连队职工的农作物遭受严重冰雹灾害的时候,她奉献爱心;当团场开展卫生运动的时候,她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有人说她爱出风头,她对此一笑了之。

她说:“我和自治区‘同龄’,又是自治区劳动模范,我不能辜负了这个荣誉称号。”

1971年,王芳奎初中毕业,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负担重,她不得不放弃上高中的机会。这一年,王芳奎成为一二六团三连的一名农业一线职工。虽然王芳奎年龄小,但她在劳动中,从不甘落后,奋力争先,多次被一二六团评为先进生产者、“五好”战士。

转眼间到了1984年,一二六团开始实行农业改革,推行土地承包到户。王芳奎积极响应团党委的号召,和丈夫承包了50亩棉花地。

她积极学习各项农业技术,在连队带头落实团里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和田管要求。在她和丈夫的精心管理下,第一年她承包地里的籽棉单产就达到了220多公斤,挣了1000多元,在连队名列前茅。

到了1986年,王芳奎考虑到家里有2个孩子,开支较大,再加上自己和丈夫的兄弟姐妹都比较多,他们在经济上都需要帮助。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办起了家庭农场,承包了150亩地。

由于承包土地多,王芳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了才回家。“现在总听人说要减肥瘦身啥的,我们那时候是想胖也胖不起来,每天都在干活,根本不会发胖。”回忆起当时的辛劳,王芳奎调侃道。第一年承包家庭农场,她承包地里的籽棉单产就达到了250多公斤,经济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成为一二六团职工眼中的“明星”。

1995年,一二六团开始实行上缴利润、农业成本“两费”自理的土地承包政策,并对“两费”自理的职工给予优惠。王芳奎立刻抓住“两费”自理的政策机遇,将土地承包面积扩大到400多亩,成为连队承包土地面积最大的职工。

土地承包面积扩大了,王芳奎面临的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大。她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借钱,终于缴清了“两费”自理款。春播开始后,她坚持适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加强精细管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年王芳奎棉花地里籽棉单产达360多公斤,经济收入达3万多元,当年她的经济收入在全团名列第三。

“诚信是立身之本。”这是王芳奎的信念。在她承包土地20多年里,总是带头支持团党委的工作,从未做过一件损公肥私的事。每年,她几乎都是第一个把棉花产品全部上交到团场的职工,没有倒卖过1公斤棉花产品,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职工树立了榜样。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九连职工胡新青家庭负担重,日子过得比较艰难,特别是在每年春耕春播时总是资金不足,影响生产。

得知胡新青的困难后,王芳奎主动借钱给胡新青。她还经常到胡新青的地里,向他讲解和传授棉花化调、植保、打顶等田管技术。在她的热心帮助下,胡新青的收入逐年提高,没几年就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我能脱贫致富,多亏了王芳奎大姐的帮助,我永远都忘不了她的帮助!”胡新青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