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点燃估算的火把,给孩子留下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燃估算的火把,给孩子留下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估计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特别凸显和强化了估计内容的教学,但在具体教学中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如学生估计意识的薄弱,体验不到估计存在的价值,还有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能作出合理的评价等等。根据这些一直困扰的问题,本文就试着以此切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给学生迈进估计那道门槛搭好台阶。

关键词:估计 估计意识 估算价值 合理评价

在直面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客观状况往往不容许我们每一件事都细细测量或计算,只要知道大概就足够了,做到“心中有数”。而这样一种能力,就是估计。可以说估计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所必需的,而加强估计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乱花渐欲迷吾眼”——现状扫描

现象描述1:“算着估”多,“估着算”少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估算》时,通过“用100元钱买3种生活用品够不够”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得出“28+43”的估算,大部分学生是这样估算的:20+40=60,8+3=11,60+11=71,28+43大约是70,即“算着估”。而只有少数学生先找到28和43接近的整十数,估计后再计算,即“估着算”。

现象描述2:估算精算,本末倒置

张强买了一件38元的上衣,一个23元的排球,大约需要花多少钱?60元钱够吗?学生大致有两种算法:

精算:38+23=61(元),61>60,不够。

估算:40+20=60(元),够的。

学生根据估算的结果,回答是“够的”,可“61>60,不够”却又是事实。

现象描述3:方法泛滥,答案成灾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减法估算》,采用表格形式呈现了第三、四周分别收集了192个和219个矿泉水瓶,问“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方法1:200+200=400。

方法2:190+220=410。

方法3:190+200=390。

方法4:200+220=420。……

由于估算方法不同,误差的大小也不同,估算的结果也就不同。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归因分析

1.学生缺乏估计的意识

有生活经验对于学习数学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可是,当生活经验占据了学生的整个意识,当学生唯经验是从时,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如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首次出现了估计物体的数量(如右图)。教学这块内容时我考虑到低段学生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弱,在“估”的技能上几乎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就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给他们以“估”的起点,以免他们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瞎猜”。但是事与愿违,教学后我发现学生在很多练习中还是一如既往地用瞎猜的方法去代替估计。

2.学生缺少对估计的价值体验

随着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材也随之增加了估计教学的比例,当然学生的那片空白知识领域也被提前开辟着。就如在估计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宁愿去精确测量,也不愿去估计。

比如让学生估计自己的一乍大约()厘米(如右图)。教学时我发现较多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拿出尺子去量,当量出较精确的结果后只要将其改变一点就当成是估计的结果。

三、“勤捕黄鹂四五声”——应对策略

估计看似简单,但它却是一道怎么也迈不进的门槛,学生学习估计,教师教学估计所折射出的问题当然远不止上面提及到的。那该如何从思想和行动上都迈进估计那道门槛呢?通过平时教学的积累以及深入的反思,我试图从以下几点来解决:

(一)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面对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精确计算,最后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这一“境界”时,就可以肯定学生已经将估计的意识很好地渗透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了。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呢?

1.估计意识互通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放在估计意识的培养上,当学生有了估计的意识,可以灵活地运用该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如读一篇课文大概要用几分钟,一棵大树高约几米等等都用估计即可。我想通过这种互通式的教学,把估计教学的行为渗透到平时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和角落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习惯会在教师的“有意”教学中“无意”养成。

2.估计意识持久化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应采用逐步、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正因为低段学生的认知、接收需要慢慢才能消化,学生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同样教师的教学也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

(二)注重估计价值的体现

学生每天捧着书本,机械式地做着类同、枯燥的习题;只知道估计是要学习的内容,考试中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这种站在圈内画圈式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是他们喜欢的呢?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体验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我想可以这样去实施:

1.实践练习,在应用中体验估计的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估计日日存在。而学生学习估计也正是为了能很好地解决生活当中的诸多没必要精确解决的事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到头来只会使学生产生“估计无用论”的思想。而这就需要教师多搜集应用估计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应用估计的时机。

2.有机整合,在动静中体会估计的价值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只有先在课堂上“静态”地将知识教到位,才能让学生“动态”地去应用,学生才能运用得有的放矢。比如要学生去估计教室的长是多少,如果他们连基本的1米的长度概念都没有,连基本的估计意识也没有,又怎么能有效去估计生活中的事物呢?缺少必备条件,即使教师给学生提供再多的生活素材也是白搭。最后,要有伸缩性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应用有机整合。

(三)注重估计评价的有效合理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怎么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我们都在不停地摸索着。但是摸索的同时我们教师也不能忘记自己在学生估计中所起的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对学生的估计给予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估计,而且有利于学生估计技能的不断提高。

1.正确评价估计结果

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看谁估得最准?”“这位同学真棒,估的结果最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而这样的引导评价可以说是只关注了估计结果的精确度,只用精确度这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估计,很明显这样的做法是很片面的。正如上面所提及到的让学生估计自己的一乍有多长,没有规定说学生估计的结果离精确值越近越好,而且这个精确值是多少呢?我们都无法下结论。

2.重视评价估计方法的合理性

在估计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估计的结果,而忽视了他们估计的过程、方法。有些学生在估计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瞎猜的,但说不定他估计的过程、方法有他的闪光之处,我们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在学生的估计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估计方法进行评价其实更能提高学生估计的能力。

当然,估计这一知识该如何更好地教学,学生估计能力该怎样更好地去培养,远不止上面提及到的。要想让学生迈进估计那道门槛,得需要教师成为教学的有心人,积极为学生搭建估计的平台,学生那片思维的净土才会被开垦得更肥沃!

【参考文献】

[1]小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5年10期

[2]教学设计(小学版),2008年08期

[3]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文选版),2007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