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养成计算技能的同时,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提倡算法多样化、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过程。小学计算教学应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加强技能训练,赋予思维内涵,让计算教学展现自身的魅力。

[关键字]小学数学;计算能力;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56-03[作者简介]孙少军(1972―),男,江苏如皋人,本科,如皋市搬经镇搬经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养成计算技能的同时,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提倡算法多样化、关注学生技能的形成过程。这些调整为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可能。在现有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计算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计算的层面,而是富有内涵?如何充分挖掘计算教学的价值,能够充分展现计算教学的魅力与智慧?

一、在情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创设情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产生主动探索计算的需要。通过简单有效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提出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和意识。在计算教学中,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觉得真实、亲切,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时,笔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图书馆借书的情境。出示各年级借书的统计表,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些学生可以依据已有知识解决,而还有一些问题则需要运用新的知识才能解决,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的需求。以学生周围比较熟悉的场所来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在自主探索中,认识知识形成过程,感受计算的魅力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经验,如果教师对这些经验置之不理,直接把一些计算方法、算理教给学生,然后让他们去练习,他们总是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我们能够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还原知识的演变过程,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做了如下的设计: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怎样想出结果?

(学生操作、讨论、汇报)

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我是用乘法竖式算出来的。

师:看来大家不少都想用竖式。我们一起来看竖式。

14×282028

师:这样清楚吗?我们分了几次乘?这个过程我们是分开的,像这样的竖式大家明白了吗?(结合操作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从课后“练一练”中选两道题算一算。请同学到黑板上来算一算,下面同学认真看黑板上的同学的计算过程。

师: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先乘个位,再乘十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大家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生1:有些步骤可以省略,个位上的零可以不写。(师擦掉0)

生2:得数十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8可以不写。(师擦掉2 、8)

生1:也可以擦掉一条横线。(师擦掉――)师:这样可以简写成:

24×248

师:刚才黑板上的同学可以自己上来写写,可以省略写,还要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

教学完成后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教师作弄了学生,把学生都想笨了。但静下心来,发现这种笨拙还是很有必要的。正是在这种还原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认识了知识的演变过程,由繁至简,从具体到逐步抽象,并在这过程中,将数学简约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令人信服。

三、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优化算法,提升思维品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展示思维的舞台。传统的计算教学,因教师过于强调计算技能,而淡化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在“6加几”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拆小数,凑大数”这一计算策略,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出示5+6=

师:现在你知道5+6等于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从发散思维的角度提问5+6=?,让学生再次回忆前面的两种算法,又可以从加法含义方面肯定6+5和5+6算式的得数相同的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算法的可行性,没有马上进行算法优化)

(2)出示6+6=

师:你会算吗,你是怎么想的?

(6+6的特殊性,学生只能根据今天的知识解决问题,可以说是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复习今天所学的凑“10”法)

(3)交流讨论:4+9=?你是怎么想的?

(4)交流讨论:5+8=?你是怎么想的?

(这两道题,学生根据思维的迁移,把第一个加数凑成10,但这样做的话非常麻烦。这时有学生提出把后面的加数凑成10,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讨论,说出这种算法的理由,在学生的争辩中,慢慢凸显出优化算法的必要性,从而归结出算法)

师生交流:我们在刚才的练习计算时,你是怎么思考的?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6加几、5加几、4加几,计算时都把这些数凑成10,再继续算。但是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在计算这些加法时可以把更接近10的数凑成10,这样算更简单一些。同样,在计算3加几、2加几时,也是如此。

……

通过解决这几道看似大同小异,实则独具匠心的题目,我们会发现课堂上优化算法的时机和方法。而这一系列算法优化过程的背后,正是课堂教学生成的亮点,让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探索交流的乐趣。

四、在巩固练习中,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丰富解决问题策略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眼中,计算总是和“机械”“操练”联系在一起,可在笔者眼里,计算教学是极具魅力的,结合具体问题可以把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变的灵动。如,在教学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内容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组比较大小题:

6+2860+2844-844+8

52-252-533+77+33

笔者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在部分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请学生来交流。

生1:6+28等于34,60+28等于88,34小于88,所以填小于号。

师:同意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学生们纷纷表示不同意)

生2:这两道算式中,一个是6加28,一个是60加28,不算也可以知道第一题的得数比较小。

师:谁能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3:这两题都是28加几,一个加6,一个加60,肯定是加6的得数比较小。

生4:这道题不用算的,只要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就可以知道了。

师:同学们,你同意他们说的吗?是的,我们在计算时也要先观察,通过观察让我们有更多不同的想法,这样计算才更有意义。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带着情感体验投入到学习当中,使计算课一改往日单调、枯燥的局面,吸引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生活成就了计算,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让人有所期待,计算教学也变得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

[2]高子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实施“自主尝试学习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3]沈坤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