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孔子的“君子”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孔子的“君子”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现代中国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君子的概念,君子的做人标准,君子的修养途径三个方面来阐述孔子的“君子”思想。

关键词:儒家;人格;君子;小人;内修;工夫;仁义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37-002

一、君子的概念

君子称号常见于孔子以前的文献《尚书》、《诗经》,其最初的涵义是指大夫以上的当权贵族。 在古代,君不仅指国君,卿、大夫都可称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就是“官长”,“官大人”的意思。这些人,地位高贵,饰容不凡,有文化。称他们为君子,往往包含着对其身份、教养和服饰仪表的赞美。

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他对门人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朱熹说:“儒,学者之称。”但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应该说是内修的工夫。孔子论君子,多指居家处国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高尚道德的人。这种人实际上是孔子的“仁”在践行过程中的载体,是“仁”的人格化。

二、君子的做人标准

1.内与外的统一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做一个君子首先一个标准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完善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论语》说道:“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所谓的“道”,完全可以理解为内修的工夫。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什么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当这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迷惑时,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但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如果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就会升腾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就不再畏惧。所以孔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君子做学问是为了完成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种“为人之学”是把学的一点知识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以此来取悦他人,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所以孔子曾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

“君子求诸己”的内向行为是为了完善,提高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能力,内必然转化为外。因此,具有内向型品格的孔子哲学和君子人格,又是富于外向追求的。在孔子那里,对外部世界的追求表现为经世致用,治国安民。他赋予君子的也正是这种品行。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以爱人为怀的体仁君子,就是要匡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

2.文与质的统一

孔子认为,以“仁”为怀的君子应当具有同其内在相适应的礼仪教养和举止风度,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他把以仁义为主要内容的品质称作“质”,把礼仪教养和举止风度称作“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如果文而无质或文胜于质,那就会流于虚浮而徒有其表;如果质而无文,就会显得粗野,达不到质即仁义道德所应取得的社会效果。只有二者完美统一,才称得上具有完全意义的君子人格。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这就是要求用使人们愉悦的外在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实现仁义的目的。在他看来,一个具有崇高道德的人,也应该是富于教养,讲究礼仪,举止文雅庄重的人。

3.言与行的统一

在这方面,孔子说了许多话:“(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欲讷言而敏于行。(君子)敏于事而慎其言。(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的“言”,从一般意义来讲,是指用语言表达的判断、思想、愿望,具体来说,这里主要指道德和人生方面的言论。“行”,也主要指道德活动和政治社会活动。所谓“言之必可行”有两层意思:一是言对行有指导作用;二是言必切实可行。正确的言论会带来好的行为后果,错误的言论会带来坏的行为后果。因此,君子“讷于言”,“慎其言”。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说先去做,然后根据做的情况再说,正所谓言源于行,行是言的基础,言要符合行。言而无行,或言过其行,自吹自擂,君子引以为耻。君子人格的实现,他的一切内向和外向的追求,不是夸夸其谈,依靠空话,而是要身体力行,切实去做。因此,君子要“敏于行”,“敏于事”。

4.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一个真君子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这是什么标准呢?大家在一起,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我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但是那些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呢,他就会来了以后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我们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而君子不屑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注。“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等,都表现了君子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一面。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这句话说明这个统一是相对的统一,它同时应是主体性的表现。

三、君子的修养途径

君子作为孔子理想人格中的一种,需要不断的学习与修炼。在《论语》中,孔子不仅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模式,而且指出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即学、思结合的修养方式。

子曰:“吾常终日不寝,以思,不如学也”(《卫灵公》)。从而“主张学以致其道”(《子张》),并且把“学”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在同其他要求的比较中,“学”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超过了“仁”,“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狂”(《季氏》),提倡“学以致其道”。

在君子修养中,与“学”相结合的是“思”。《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学”与“思”的结合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性主义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另外,孔子还十分重视君子道德的实践,即所谓“行”。孔子要求“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公冶长》),还要求他的学生要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参考文献:

[1]孔子语录 《论语》

[2]于丹 :《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008年3月北京第1版

[3]唐耕省:《孔子的君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