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归隐的文学胜地――桐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归隐的文学胜地――桐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起桐城,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会大点其头,知道知道!统领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嘛!是了,桐城之所以享誉天下并不因其有青山秀水,却是因为在这处“七省通衢”之地诞生的桐城学派。自康熙年间起,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的与这座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大名鼎鼎的学宗方苞、刘大魁到姚鼐、王灼,以及那以《曾文正公家书》流传后世的曾国藩,甚至巴金老人都要尊为“九姑”的当代才女方令孺,无一不归到“桐城派”旗下。“桐城派”俨然是一座文坛的丰碑,也就怨不得在乾隆年间天下学子甚至作出了“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感叹了。时至今日,我那常被人奉为才女的女友还会每每提及自己祖籍桐城,带出来的那份自豪都压得我颇有几份自惭形秽。

到底是什么样的灵山秀水造就出了如此众多的文坛宗师?带着这样一份好奇,我坐上了从合肥出发的长途车,去朝拜这座文化名城。车到桐城,抬眼看去却不禁大失所望,一片略有些落伍的玻璃橱窗排列在街道两旁,车辆行人川流,与寻常小城市并无二致,虽一眼没见什么高楼大厦,却也绝对看不出一丝文化名城的痕迹,难道一切早已在时间的磨砺下面目全非了?

回乡凭吊的女友此时将我一拉,叫你看看真正的桐城!

几步走过繁杂的街市,走进一条小街,周围景物一下变了模样,古老的木结构房屋,精致的木制雕花栏杆,时时飘入眼帘的幌子映衬着已然坑凹不平的青石板路面,街角那眼水井沿上一道道缆绳磨出的深痕都仿佛在讲述着这里悠远的传承。

“这条街相传就是当年方苞的故居,现在的住户还有很多方姓人家!”女友介绍着,还不忘满带自豪的补充上一句:“我小时候还在这街上住过呢!”

我漫步在这青石板路上,想着那位被康熙驾前大学士李光地奉为“韩欧复出,

北宋后无此作也!”的大文豪方苞,他在时这些房舍的门户上应该还有着光鲜的漆彩,木栏雕花也不曾有今日这样的斑驳吧?自康熙四十五年,32岁的方苞力拔江南乡试头筹,到乾隆七年告老还乡,四十余载他带着自己“精洁”、“典雅”的文字几度浮沉,闭门修书,或许正是这样一条幽静恬淡的街道给了这位历经风雨的老人一份安闲的归宿感。

且行且看,在略显冷清的老街上,一边体味着百年积淀,一边感叹着岁月无情。不一时却见前面一道青砖灰瓦的巷子,边上一面汉白玉碑刻,“六尺巷”三字赫然其上,我狐疑道:“六尺巷子有什么典故不成?”女友大是嘲笑口吻:“哎,果然是个不读书的!难不成都没听过‘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吗?”我恍然,这里难道就是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居所在?当年一场老宅的邻里纠纷惊动了身在京城的张英,原本期盼着依仗张英权势“摆平”事情的家人收到的却是那首后来流传甚广的“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小诗一首不光化解了邻里纠纷,更让两家各让了三尺墙基出来,形成了这条“六尺巷”。而今,张英家族早已不在,六尺巷却代代相传,保留至今,成为一段佳话。这桐城果然不同凡响,一条小巷都能考校下你的学识,说话当真要小心才是。

转天一早,叫上一辆出租车前往当年桐城最繁华的街镇――孔城镇。据称那里的老街还几乎保留着百年前的模样。想想随手摸到的都可能是百年以上历史的文物,信步踏进的都不知道会是哪位名人的故居,让我不禁有了几分敬畏之心。

待到从车流涌动的公路上一步跨进老街,却发现这里几乎已经是一座废城,古老的街道上偶尔遇到一两个蹒跚而过的老人,从敞开的院门看到的院落里已经生出了荒草,只有那些原本精致的雕花窗棂与已然有些倾斜的斗拱飞檐显露出往日的繁华。一座油漆都已脱落迨尽的木结构房子前,女友一指,“这是李合肥当年开设的钱庄!”待走近细看,果见一角钉了一块标牌,上书“李鸿章钱庄”,看来所言不虚,顺门缝张望下却是漆黑一团,难见端倪。再走几步却是一处几道木门虚掩的门面,早已经没有了牌匾字号,一时看不出是做什么行当。礼貌性得敲过了门,却无人应声,推门进去,见一字排开的若干台古老机械,一层厚厚的尘土将一切封闭个严实。还是女友对这里熟识,介绍说这是此处颇有名气的一家笔坊,出产的毛笔也曾被桐城学子大为推崇,绝不在湖笔之下。不想现在竟只留下这排再无人开动的机械静静守在这里。

一个个院落,一间间作坊,老街宛如一处被封印的博物馆,一切都还保留着当年的状态。却不想遥遥看到前面有一处门户敞开的店面,一如百年前的光景,一边是冒着热气的炉灶,一边栏柜前排着两三张木桌,几张条凳懒散其间。一个苍老的身影在灶前忙碌,倒没见有食客光顾。我被那腾起的蒸汽吸引着来到灶前,女友跟过来一看,很是欣喜地叫着:“呀!是孔城米饺!”米饺?水饺、蒸饺、煎饺都吃过,米饺倒真是头回听说!向忙碌在灶前的老人要了一笼米饺,攀谈起来,原来这孔城米饺当真是独步天下,饺子一向用面制作,这米饺却是以糯米为原料,将上乘糯米注水浸透,放进碓臼舂成米泥,以米为面,包制却一如寻常饺子办法。不时米饺上桌,筷子下处,并没有糯米固有的沾粘之感,老人热心解说,这是因为在上桌前淋过少许熟油。夹起一个在嘴里细细品着,被糯米泥包裹着的鲜馅汁水香味被封得严严的,一丝不曾外泄,从来没曾想过香软的糯米还能如此做法。转眼一笼米饺一扫而光,颇后悔出发前吃了宾馆那毫无特色的自助早餐。

看到依旧在灶前忙碌的老人,我不由问到:“老人家,您一个人住在这里吗?家里的亲人呢?”老人平静地回答:“大家都搬走了,儿女们也都去了新城,可我还是觉的在自己家里住着好!也只有在这里做出的米饺才是原来的味道。”一席话说得我一时哑然。

起身向老人告辞,走出小店,回头看去,见老人颤巍巍地走到店门口那张小椅子前,静静地坐下,目光里满带着安祥与满足,看着这片自己的家。

返程的车上,我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桐城,玩味着两天来的经历,竟逐渐体会到了方苞宠辱不惊的心境,无论是昔日的繁华盛景,还是今天的冷落凋零,桐城都坚持着自己的平实与坚韧。

贴士

1、合肥与安庆都有长途车可达桐城,不到两小时车程,车次很多。

2、桐城最好的宾馆为迎宾宾馆,标准间价格在120元左右,条件还不错。

3、老街上现在还在营业的老桐城饭店旅社,格局上还完全保留着当年老客栈的模样,甚至院内那口水井依旧是店内饮水洗漱的水源。有怀古寻幽雅兴的朋友不妨前去一试。

4、完整保留下古镇民居建筑群的孔城镇老街离桐城市区有10公里左右路程,可在市区乘出租车前往,还算方便,老街上的居民并不喜欢被人打扰,因此最好是安静地来,再安静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