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素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聋校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致使聋校数学教师的特殊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聋校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学;素养 在聋校,要上好数学课,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教师掌握手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手语,教师的经验则难以传递,交流也将无法进行。因为口语尽管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及参与今后社会中的交往,但毕竟主要依靠读唇猜测和笔谈交流,根据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靠读唇只能理解40%—50%,大多数为日常用语和简单句子,理解程度有限,信息量小,在数学课上利用和发展的余地较小。
虽然现在聋生都配有助听器,但由于他们基本都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掌握的口语词汇量有限,而板书则受课堂时间及交流的非直接性的限制,应用同样有限。因为你写的再多也没有书上多,如果只用文字就可以替代语言交流的话,让学生自己看书岂不是更方便、更省力吗?另外,对于数学课的教学,教师除了精通手语还要能发展手语,因为数学课不同于语文课,也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有很多专用术语,比如“三分之二”用手语怎么打,还得数学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自己创造数学手势,借鉴优秀教师的数学手语成果,至于如何统一这些自创的手势,有待于手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一次,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周长”时,照搬了“周”的手势,而学生则将“长方形的周长”理解为“四星期”,这势必影响学生对题意的正确理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要熟谙手语的运用,这是因为引导学生数学的思考问题,就不能把学生的精力耗费在理解教师晦涩难懂的手势上,这可能导致学生根本不想去理解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到底蕴涵了什么数学问题,加之聋人衡量一个教师的优劣、对教师能否产生信服的心理倾向主要是看教师对他们的母语手语掌握的水平。另一方面,对聋生进行缺陷补偿不仅仅表现在单纯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上,在更多的时候,是将学科活动与语言教学交织在一起的,要想很好的达到探究教学的效果,教师掌握手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聋生虽然能力上较普校学生有区别,但他们同样具有普校学生的情感,有时可能更加的敏感。低年级的聋生由于其年龄小,在与人交往时相对来说更少顾虑,不论别人能否明白,他们都会呜哩哇啦的讲一通、比划一通,但是到了高年级的聋生,他们越来越明白他们成功的机会很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因而也就越发敏感和自尊,变得不再爱讲话,更多的时候是封闭自我,心理的稳定性更差,兴趣产生转瞬即逝,这对聋校数学教学这种需要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来说,占主体地位的学生缺乏主动的精神,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就受到制约,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能否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勇敢的站起来、体面的坐下去;能否驾驭整个课堂的节奏,收放自如,而不是“牧羊式”放任自流;能否兼顾到差生,能否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成了聋校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情境的设置结合聋生的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注意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情境要是有效的,所设的情境不能让聋生看着高兴而最终兜了一大圈仍无法切入主题。有这么个尴尬: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课前老师是精心准备的,他这节课的内容是讲两位数乘法。而他开场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明天是什么日子,就这么个提问,整个班级就兴奋起来了,有的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妈妈要带我出去吃、明天我姐姐结婚我要……真是应有尽有,唯独没有老师想要的答案:助残日,他本来通过助残日举行活动这件事,引入教室座位有多少行,多少排,共有多少个,从而导入这节课讨论的问题。时间己经过去几分钟了,还是不着边际。更糟的是学生的心绪己经完全不在课堂了,而是沉浸在明天怎么过里,在这种情况之下,下面坐着听课的老师,再怎样还得把学生拉回来,老师不得不说出明天是助残日,要搞一个活动,到时在教室里举行,这个教室能坐下多少人呢?课总算是上下去了,但我想或许因为一开始的失误,导致有的学生都没能融入课堂之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得归结为对聋生而言助残日太抽象了,远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来具体,容易感知。这就要求教师除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聋生生理、心理学知识,除了要备课程的内容更多的要备聋生的认知特点。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无疑是广泛的,从概念教学到计算教学、到量与计量教学、到几何体的教学包括应用题及活动课教学等等几乎随处可见。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阶段性复习或尤其是总复习时,主要因为聋生由于听觉失聪,信息自然交流的机会少,所学知识的自然再现率低,导致遗忘率特别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复习课更适合“有意义接受学习”,譬如,学完了四边形的所有特殊图形之后,可以采用“概念地图”的形式一层一层将概念扩散成为网络,聋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较强,这样一来,很容易帮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小组讨论作为聋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将组内不同质性的聋生思维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提高聋生发散思维能力、探索问题能力以及实践交往的能力。但事实上,由于聋生口语能力差,讨论问题只能用手语来表达,叙述一个问题时,很难表达清楚,小组成员看了对方的手语后,所理解的意思不一定与“发言”的同学意思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致使小组讨论出现障碍,思路打不开,有时“交流”变成了“淘气”,“讨论”变成了“吵架”。这是聋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难点之一。难点之二是聋生缺乏生活经验,讨论问题时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入手。例如,在教学“钱的分配方案”课时,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实际的购物经历,根本想不出解决办法。
因此,聋校数学教师要想教好聋生,首先必须学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此谓教学相长。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结合聋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己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一些反映数学事实的恰当情境,能够还原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数学知识的连接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教师要应付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要不停的研习聋生心理学、数学专业知识、数学教育科学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使数学教学向着更有效、更科学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