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者形象”之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者形象”之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回想已过的“记者节”。第一个“记者节”,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但2001年过第二个“记者节”就少有感觉了,甚至对节不节显得有些麻木。当然,这并非“记者节”有让人非议之处,而是由此产生了一些联想。“记者节”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厚爱,我们应为此而高兴自豪才是。然而面对第三个“记者节”,在感情落差中思考记者的社会形象,不免让人冒出丝丝苦涩和酸楚。

前段时间一事让笔者颇有触动。2002年9月7日晚,德阳市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巡警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现场目睹者对肇事巡警颇为不满,要求对责任人有所处分。在相持中围观群众越聚越多。于是,现场的一个朋友打来热线电话,我立即派了一名常跑警方的记者前去采访,一会儿他便回电话称:“是警察的车,不好报。”对此我苦笑了一下,要求前去采访的记者有责任感,先把情况如实记下,但这位记者“水了”。半小时后,打热线电话的朋友询问是否去了记者?在通话中,他夫人接过电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刚才一些群众怎么说你们记者?记者、警察蛇、鼠一窝,来了也枉然,现在的记者都是帮别人唱赞歌的,有事别对记者抱幻想。”这虽是朋友的噱头话,但我身为记者,听到此贬义之词,心里很不是滋味,酸楚、苦涩都有。

其二,有人把记者之“记”与之“妓”等同。无论在酒桌上,还是茶余饭后,甚至在很正规的场合,常有人与记者开玩笑,××名记,实际在玩笑中要表达的是××名妓。“妓者”何物,人所共知,如今记者落得个如此形象,岂不悲乎!一朋友曾感慨道,在某次的某种场合,几位“小姐”面对前去娱乐的记者说:“你以为你们很高尚吗?其实不然,大家彼此彼此,我们出卖肉体,你们出卖灵魂,都是出卖……”闻此话,我真为记者们感到蒙羞和耻辱。

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传媒业迅速扩张,新闻从业队伍不断膨胀,记者处在社会的前沿,这个受人尊重的职业经过时间的沉淀,受社会不良现象的浸染日益加重,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优良品质逐渐被一些后来者丢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功利主义色彩。有的记者利用神圣的职业牟取个人私利,或搞有偿新闻,或当别人的吹鼓手,或利用手中的笔威胁他人,或吃喝嫖赌等等。社会上有的恶习,在少数记者身上或多或少地表现着。害群之马为数虽少,却破坏了记者队伍的整体形象。

比如我一位在生意场上的同学聊天时曾这样说:“你们记者中的一些人是流氓加骗子再加点文化气。”这话虽有些偏激,但说明了时下人们对记者的印象之差。由此观之,记者队伍已到了非树自身应有形象不可的时候了!

就职业道德而言,作为记者,在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的基础上,要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雷打不动的原则。因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新闻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给新闻下的这一定义充分说明,事实是新闻之基础。可以这样说,任何捏造“事实”、夸大事实、添油加醋的报道都是有悖记者职业道德的,甚至给党和国家带来危害。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对此,我们新闻工作者当铭记在心。

切实转变浮躁、泡会议、写人情稿、搞有偿新闻等作风,此为记者重树形象之关键。把心贴近人民群众,向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学习,深入群众,深入工厂、农村,发挥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传递给群众。同时热情宣传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奉献精神,准确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正当要求,写出鲜活的、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用实际行动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