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更是新媒体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师德思想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完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应当从我国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思想精髓;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变革,赋予了当代师德传播新的要求。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要迎合时代要求,实现超越发展与传播创新。

关键词:中华传统师德;传播;继承;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51-04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师德。在当前的媒介时代,各类媒体也纷纷致力于传统师德的传播与弘扬。近年来,主流媒体尤其是教育类专业媒体更是将师德传播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着力点。如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山海经》栏目通过聚焦“那些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们”,提醒公众勿忘师德;宁夏教育电视台通过走访各院校,录制了系列师德节目;江苏网络电视台开辟了“师德”专题讨论区;纸媒方面,《解放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也时常以专栏、评论等形式聚焦师德话题,或是谈论当下的师德师风建设,或是结合实事探讨如何守住师德底线,为师德的当代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江苏等省份组织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媒体集中主题采访活动,更是借助了媒体的力量,将师德传播推向新的高潮。我国当代的师德传播,一方面应从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另一方面,要迎合时代要求,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超越发展与传播创新。

一、继承――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德育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蕴含着“立德、敬业、爱生、乐教”等师德思想精髓。当代媒体对师德的传播与弘扬,首先必须从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养分。

1.传播“为人师表、以身传教”的立德思想

立德,是指为师者要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品行。我国传统师德强调,教师立德的目的在于“为人师表、以德立身、以身传教”。

孔子首先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充分说明了作为君子,必须以身垂范的道理。孟子和墨子继而提出“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和 “以身戴行”(《墨子・修身》),都强调了作为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荀子提出“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说明了教师要身正仪端,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他同时提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强调了教师要“善先”,即教师要有良心、责任心、同情心、义务感等。西汉扬雄感慨:“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发言・学行》)扬雄此言强调了教师的模范作用,以及为师者具备高尚品行的必要性。唐代韩愈在其《通解》一文中提出“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诠释了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重大价值。明代王廷相在《雅述》一文中提出“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批评了当时重“言教”而轻“身教”的风气,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清代陆世仪在《思辩录辑要》中强调“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同样说明了教师培养高尚品行的重要性。

基于此,当代媒体对传统师德的传播应该首先着力于传达、解析“立德”思想,传播“为人师表、以身传教”的立德理念。

继承“立德”思想,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传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党和国家对当代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之一[1]。为人师表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治学态度等方面成檠生效法的表率,更要在品德、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身传教是为人师表的目的。以身传教要求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学术品格、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如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必先爱岗敬业;教师要求学生为国而学,自己必先为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乐于助人,自己必先无私奉献……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师德教育,发挥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作用。

2.传播“业精勤进、无私教诲”的敬业思想

敬业,是指为师者必须对教师这份职业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传统师德中的敬业思想,包含“业精勤进”和“无私教诲”两个方面的精神内涵。

其一,“业精勤进”,即为师者要做到业务精通,勤奋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故唐代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师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曦在韩愈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王阳明全集》卷六《杂著・责善》)。

其二,“无私教诲”,即为师者要有“毫无保留地把知识平等地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情怀,做到“无隐”和“无私”。“无隐”指教师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私”指教师要平等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孔子曾非常坦诚地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墨子提出“‘有道者劝以教人’为师之大善;‘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为师之大恶”(《墨子・尚贤下》)。“无私教诲”充分体现了教师宽广、博大的教育情怀。

基于此,一方面,当代媒体除了要给教育界提供思路,还应积极传播推广提升教师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方法,同时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师德传承;另一方面,既然师者应有“无隐”和“无私”的教育情怀,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当代传媒平台开放性、共享性、大众化等传播优势,将“无私教诲”的理念发扬光大。

继承“敬业”思想,做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师德是当代教师的立身之本,敬业爱岗是当代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2]。敬业爱岗,是指人对自身职业和所处岗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传统“敬业”思想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它要求当代人民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是“敬业”思想在当代的最高表现。它首先要求当代教师要不计回报、毫无保留、公正平等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要求当代教师要把尽忠职守升华成一种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和献身教育的大无畏气概。

3.传播“尊重严爱、有教无类”的爱生思想

爱生,是指为师者要“爱”学生的教育情感。当代媒体在传播“爱生”思想过程中应着力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精神内涵。

其一,“爱”是对学生关怀尊重、尽心尽力。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论语・宪问》),说明了爱生是为之付出操劳,为之尽心劝导的前提。

其二,“爱”体现在“严爱”,而非“溺爱”,即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而非放纵迁就。故有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之说。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明确指出,教人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学习必须向较高处努力。教师如果降低标准,“俯从”自己的学生,只能使学生一辈子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这是教师道德所不能允许的。

其三,“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孔子提出,为师者须“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其四,“爱”是对学生循循善导,寄予殷切期望。故有孔子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论语・子罕》)、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等主张。

继承“爱生”思想,做到“尊重严爱、有教无类”。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3]。当代“师爱”思想是对传统“爱生”思想的继承,其要求当代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要求。第一,尊重关爱。尊重关爱学生,是教师的最基础的美德,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发展良好关系的情感基础,是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重要前提;第二,严格要求。“师爱”绝非溺爱,而是一种严爱。它要求当代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而非放纵迁就;第三,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师爱”要求当代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抱偏见、公正不阿、有教无类;第四,教学相长。教育事业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要求当代教师要重视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重视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4.传播“积极主动、诲人不倦”的乐教思想

乐教,是指为师者要乐于教学,热爱教学。我国传统师德中的乐教思想,包含“积极主动”和“诲人不倦”两层含义。

其一,“积极主动”,即为师者要有积极主动的教育态度。公孟子曾提出:“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意思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才回答,学生不问老师则不答;如同鸣钟一样,扣则响,不扣而不响。对于这种消极的教育态度,墨子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其认为“虽不扣,必鸣者也”。墨子主张,即使学生不问,老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教导,以“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和“说教”。

其二,“诲人不倦”,即为师者要有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孔子认为“教不倦,仁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王夫之强调“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船山全书》第十五册,《姜斋文集》卷一)。“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和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之一。

基于此,当代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娱乐性、互动性、多元性等传播优势,推广和践行“乐教”思想,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教师“寓乐于教”,而学生“寓乐于学”。

继承“乐教”思想,做到“寓乐于教、寓乐于学”。这要求当代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增添教W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寓乐于教、寓乐于学”要求当代教师要实施教育创新,实现从被动型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型教学模式的转变。主动型教学包括“主动教”与“主动学”。“主动教”要求当代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先进教学方式方法,寓乐于教,诲人不倦;“主动学”要求当代教师通过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寓乐于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求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超越――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当展

传承不仅仅是“传递”,更有升华之意。当代媒体在传播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过程中还应致力于实现传统师德的当代超越与发展,以引导教育界在师德传承中有所突破。

1.从“师道尊严”到“师生并重、学生主体”

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体现了我国自古“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肯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如若片面强调“师尊”,易造成部分教师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漠视学生存在的主体性人格,忽视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这不仅与当代教育伦理相违背,还极大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前提是其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自主建构,给予其思想、心灵自由,给予其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4]。因此,当代媒体应该侧重传播“师生并重、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引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其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开发其创新潜能,使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得到提高。

2.从“德育独尊”到“以德为本、德智并举”

中国传统教育将伦理道德教育摆在了教育的中心位置,强调通过道德素质的培养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然而,如若片面强调“德育”,容易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德育而轻智育的现象。显然,这与当前的教育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是相违背的。教育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因此,当代媒体应该侧重传播“以德为本、德智并举”的教育理念,引导当代教育者做到以下两点:对自身而言,既要“以德为本”,重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德智并举”,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对学生而言,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培养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德、智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3.从“安贫乐道”到“节制欲念、开拓进取”

“安贫乐道”是我国传统师德对教师人格操守提出的要求。《文子・上仁》曰:“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按照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人们要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而作为教育者,更要安于贫困、立志高远。然而,如若片面强调“安贫”,会使人丧失开拓进取的斗志,甚至不思进取。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中国人民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空前觉醒。显然,单纯的“安贫”思想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华传统师德中的“安贫乐道”思想必须向“节制欲念、开拓进取”的现代师德价值观转变。袁振国在《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其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在于有一种富于创造力的、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5]”因此,当代媒体应该侧重传播“节制欲念、开拓进取”的教育理念,引导当代教育者,既要继承中华传统师德“节制欲念”的优秀思想传统,不为物欲所摆布;同时又必须超越“安贫”思想,开拓进取,从而为祖国建设培养出一批自强不息的接班人。

三、创新――中华传统师德思想的传播创新

内容固然重要,形式也不容忽视,因其是适应时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师德思想传播应该顺应新形势,创新传播形式,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法,以实现中华传统师德思想在当代的有效传播。

1.运用网络媒体实现传播创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继“传统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6]。

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站、微博、播客等网络媒体创新师德思想的传播方法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应加强社会网站建设,使之成为师德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当前,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社交网站等社会网站以其专业技术力量强、信息量大、形式新颖等优势,对包括教师在内的广大公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以新闻网站为例,各类新闻网站,包括国家大型新闻门户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等)、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如大洋网、长江网等)、商业门户网站(如网易、新浪等)以及各种行业新闻门户网站以其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受众,赢得了极大的访问量。因此,当代师德思想可以通过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社交网站等社会网站进行创新性传播,利用社会网站的高关注度来扩大师德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可建立微博、播客等师德传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自媒体在当代师德思想传播中的作用。自媒w以其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等特征,模糊了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传者和受者的身份界限,实现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突破,颇受当代教师的青睐。运用微博、播客等网络平台开展师德传播,将成为学校师德传播工作的重要补充和有效桥梁。

2.运用手机媒体实现传播创新

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以高度的移动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成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并继而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外的“第五媒体”。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提升5个百分点,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攀升[6]。

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运用手机媒体进行师德思想的传播,能充分地利用手机媒体移动性、便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实现师德思想在当代的有效传播。运用手机媒体创新师德思想传播方法可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运用手机微信平台。运用手机微信进行师德思想传播,可以充分运用微信提供的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通过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可将师德思想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将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也可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其次,开发手机报平台。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可开发师德建设专题手机报平台,运用手机报定向发送、迅捷接收等优势,强化师德思想传播的时效性、丰富性以及交互性;另一方面,也可结合普通的手机报,增加师德思想传播内容,使其数字化、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广大教师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此外,还可运用手机短信功能,具体包括短信互动、短信群发、红色短信大赛等功能或形式对师德思想进行传播。

3.运用电视新媒体实现传播创新

电视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等。一方面,可通过户外、车载、电梯间的电视媒体等,将优秀师德思想内容数字化、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于大众面前,从而传播优秀师德思想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通过校园数字电视平台,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如可播放师德建设专题节目,宣传健康向上且与教师紧密相关的思想内容,同时可增加教师与校园电视互动的机会,通过让教师参与节目制作,或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通过短信参与、有奖竟答等形式,把教师吸引到积极健康的优秀校园师德建设电视节目中来,让广大教师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四、结 语

中华传统师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可以也应当从中汲取“立德、敬业、爱生、乐教”等思想精髓,继承中华优秀师德传统。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当代师德传播新的要求,当代师德传播必须实现从“师道尊严”到“师生并重、学生主体”,从“德育独尊”到“以德为本、德智并举”,从“安贫乐道”到“节制欲念、开拓进取”等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师德思想传播还应顺应新形势,创新传播形式与方法,才能实现师德思想在当代的有效传播。本文通过传统继承、现实超越、传播创新三重维度,对当代师德传播进行了传播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的分析探索,以期能为当代教师的道德提升和职业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谭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师德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

[2] 李建军.传统师德理论的教育实践及现代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07-111.

[3] 肖鹏.师德之魂――师爱[J].福建陶研,2003(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