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和谐发展语文德育创新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发展语文德育创新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教育应体现出双重关怀: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同社会和谐共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育和谐的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德”与“育”应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培养和谐个,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能和谐共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 语文德育 和谐发展 创新意识

语文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滞后的教育实践的这一矛盾,在语文教育中的突出反映,就是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不仅再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而且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教育氛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应该摒弃以升学为目的,以考试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把语文教育转向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的教育实践上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并未因为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有了先进的教育实践。当前素质教育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甚至连热衷于搞应试教育的人,也大谈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导致的后果就是语文教育“重智轻德”、“重理轻文”、“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精神的提升”。语文教育应体现出的双重关怀,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学会生存的本领,另一方面要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同社会和谐共生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因此,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二者之间应是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

和谐的教育才能培育和谐的人。和谐教育的重要体现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生自我教育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和谐共生。而目前,我国语文教育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脱离所导致的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社会教育商业化倾向浓重等结果,都是制约和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最主要障碍。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综合治理,净化教育环境,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让教育真正起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作用,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希望。

一、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精神生活丰富、道德纯洁和体格健壮三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地统一起来的人,是在各方面都很饱满的,有教养的、有文化、成熟、坚强的人。

和谐的教育把人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职能和人的自我表现的职能结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具体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满与和谐,“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在个性的和谐中,“没有可能、没有必要规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角度、特点)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点”。

培养和谐发展的个性必须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加以保证,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理想的和谐的个性。语文的道德教育在新形势下应显示出新的教育理念,它应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德育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它与其他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没有单独的智育,更没有单独的德育,教育家所面临的是一个整体――青年学生和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在语文德育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语文与德育有血肉相连的任何一个方面,而应该致力于改善整个教育过程。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在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自我发展完善,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国家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因此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德育服务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认识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发掘人的潜能,突出人的全面发展。

二、“德”与“育”应和谐发展

语文德育中的“德”与“育”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这里的“德”主要指德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如“德”的基本概念、范畴,德的职能、特点、作用,以及不同社会对人的“德”的方面的基本要求、规范,等等,是人对“德”的理论认知层面的东西。而“育”则指我们在将“德”的理念要求转化为人的思想行为中所采取的可操作的方式,即“育”的实践层面的内容。目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对“德”的关注比较多,而对“育”的投入则比较少,在如何将“德”的要求转化为“育”的成果方面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语文德育工作中,“德”与“育”的和谐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重视“德”的研究,而不应忽视“育”的探索。

现在关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受相关部门的重视,各种各样的理论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相继召开,理论成果层出不穷,大至专家著述,小至一篇短文,应有尽有。对德的内容研究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德的起源、演变、本质、特点、规范,以及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尽收其中,可谓成果丰硕。而与“德”的研究相比,“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其系统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因为与“德”相比,“育”毕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积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方能产生的东西,它要比那种纯思辨性的研究来得艰难。这也正如人们常说的:“务虚容易,务实难。”长期存在的“德重育轻”的矛盾,导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高度”理论化与“低度”实践性,“高低”重视与“低度”落实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难以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2.重视“知”的传授,而不应忽视“行”的培养。

当前在语文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是满足于对学生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而忽视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等重要环节,造成学生知行脱节。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任何道德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受教育者的个人实践,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是难以形成行为习惯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多年来,语文的德育内容特别是德育教材,过多地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稳定性,而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德育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德育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把枯燥的德育课变成与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的无痕迹教育,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成为知行统一的人。

3.重基础设施建设,而不应轻活动场所建设。

这些年来,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校园里高楼耸立,道路宽阔平坦,各类文化休闲场地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较,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建设却大为逊色。现在学生所需的较大型体育活动场所,如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只能利用小区或里弄的道路进行体育活动,存在很大隐患,更有许多青年学生因为缺少活动场所而放弃体育活动。而社会上,许多城市原有的“儿童电影院”、“儿童图书馆”等,也因地方上考虑经济效益而改为他用。青少年宫本应是青少年活动的最好场所之一,但许多已变为盈利性的经营场所,也使青少年“望宫兴叹”。而城市中的其他文化娱乐场所,如影剧院、音乐厅等也因收费偏高,难以成为青少年经常活动的场所。

以上的种种倾向性问题,都反映出我们在处理“德”与“育”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这些问题如果不予高度重视,不能尽快加以解决,那么,“德”与“育”就不可能和谐统一、协同发展,我们所提出的关于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就会落空,增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

三、环境教育意识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要求能够对许多复杂的、乍看起来似乎并不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一个明智的教育者首先意味着“能够在我们日常所见的、所做的、所期待的一切事物中理解各种因果关系”。因此,语文德育要和谐发展,就必须重视学校环境和大自然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培养和谐个。一个人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越是丰富多样,那么他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

1.物质环境的教育。

校园是学生最直接的自然环境,创建美丽的校园:茂密的树林、苍翠的松柏、碧绿的小草、多彩的鲜花、蜿蜒的小道等,这和谐、幽雅的环境是学生思想生动的源泉,他们在富有生气的美景中能得到美的享受。

同时通过校舍的陈设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自己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比如,图片展览橱窗,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了解周围的现实,并促使他们去阅读图片的说明。这能够培养学生的“惊讶”感,唤起他们的好学和探求精神,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发展他们对于大自然和劳动的兴趣。墙壁上的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和语录,都能启发青少年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活道路。如此,这些图片和标语牌的思想会通过学生的思考渗入他们的精神生活,并引起相应的感受,进入他们的心灵。

2.精神环境的教育。

和谐的环境,不仅包含物质环境,而且包含精神环境――智力背景和情感环境。只有创造一个这样的和谐的教育人的环境,语文德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智力背景。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丰富的过程,学校应该具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智力生活”和“智力背景”。课堂学习只是广义的教育这朵鲜花上的一片花瓣,其他花瓣同样重要,否则就构不成整朵花的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设想学生学习的安排,除了每天上午的课堂学习之外,下午作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们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高年级的学生可组织各种学科的科学小组,如文学社、机械师小组、无线电技师小组、家乡自然资源考察小组等。中低年级可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小组。此外,各年级学生还可建立一些满足和发展学生审美需要的组织,如艺术语言、文学创作、戏剧和音乐等小组。这样,学生的精神生活经常在几个集体里度过。学生们为多方面的智力兴趣和要求所包围,他们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会充满求知精神,在这种“智力背景下”,学生能得到道德情操的培养。

(2)情感环境。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其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而且情感环境作用似乎是自发的,不是由任何意向引起的――这是过去已经获得的道德财富在起作用。情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人个性的精神美和“引起同感的艺术”,物质(劳动和劳动果实)表现的善良情感,“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与我有关”,“高尚的情感激动”。这些因素在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及审美教育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这一教育信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把情感环境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联系起来,让大自然的美铭刻在学生的情感记忆之中。同时,语文里各种艺术是丰富情感记忆的源泉,应力图使学生对艺术如节奏旋律的知觉和纯洁、高尚、崇高的情感以及动机联系起来。而且语文里这种艺术对情感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教育是一个涉及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教育管理过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推进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能仅靠一两项措施,而要对整个国民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而这一切都应该以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并且通过对学校的教育领导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加强德育工作,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由这些诸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在实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强化各因素运行中的协调机制,实现各要素之间的有序配合,和谐共生。在集中解决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滞后的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学校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同时,要切实转变语文德育的模式和内容,解决语文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消除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说”与“做”、“德”与“育”、“知”与“行”、“内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能和谐共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商务印书馆,1983.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漓江出版社,1995.

[3]杨道麟.语文课情感教育新构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1).

[4]于伟,陈海英.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及信仰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