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边缘计算期待“井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航天器发动机中的拉瓦尔喷管是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推力部件,气流通过收缩管到达窄喉处,即实现速度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扩增,并在扩张管继续扩增至7~8倍的音速,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力。“窄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月30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公司、ARM和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倡议发起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ECC)在京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刘少伟将该联盟比喻为“窄喉”,希望借助联盟这一平台促进边缘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
边缘计算来的正是时候
ECC的核心宗旨是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和ICT产业的开放协作,孵化行业应用最佳实践,促进边缘计算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ECC的一项核心工作是通过定义边缘计算参考架构来推动产业共识。ECC吸引了大量产学研用的合作单位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推动参考架构的定义,推动符合产业共同利益的技术与标准的产业化。”刘少伟表示,“ECC将发挥‘窄喉’的作用,就像推动火箭升空一样,加速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边缘计算正处于“井喷”的前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需要突破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超过50%的数据将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分析、处理与存储。毫无疑问,边缘计算将成为实现这一巨大转变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
“边缘计算是使能器,对于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至关重要。”刘少伟表示。
华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边缘计算概念的厂商。但是,为什么是华为举起了边缘计算推广的大旗?数字化转型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发展,必须由边缘计算来支撑,是行业大势将边缘计算推到了前沿;随时随地访问网络,以及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是用户的迫切需求;华为拥有丰富的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电梯物联网、照明物联网和电力物联网方案等,并在智慧城市、能源、交通等诸多行业中实现了广泛部署和应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边缘计算需要一股推力,而华为与ECC来的正是时候。
在云计算时代,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像过去那样仅凭单打独斗取得成功。同样,在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中,由于涉及众多不同的产品、技术和应用领域,一家公司更是独木难支,需要相互协同、合作,才能创新解决方案,扩大市场份额。具体到边缘计算的推广和应用,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系统,这也是ECC从成立之初就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原因。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指出:“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ICT与OT的融合提出了迫切需求,而边缘计算正是ICT与OT融合的支撑与使能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重要机遇期。”
边缘计算需要齐抓共管
时至今日,边缘计算并不是纸上谈兵,或是单纯的炒作,而是已经有了落地的丰富的应用。
举例来说,华为电梯物联网在2016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正式,它加快了电梯行业数字化转型,帮助电梯企业将业务中断时间缩短90%,运维成本减低50%,同时大幅提升产品可靠性,并提高运维效率。
再比如,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边缘计算,可以帮助管理者对每一盏路灯的开关状态、照明亮度进行精准控制,真正实现按需照明,节能效率高达80%。另外,华为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使用边缘计算网关对电表数据进行实时集采并上传,实现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有效提高抄表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降低31%的综合线损。
于海斌从工业应用的角度诠释了边缘计算的价值:“工业自动化技术体系将从分层架构、信息孤岛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架构演进。边缘计算将是实现分布式自治控制工业自动化架构的重要支撑。ECC将重点关注体系架构的制定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并通过推动标准化来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还将充分关注生态系统的构建。”
边缘计算的发展必须有章可循。ECC在宣布成立的同时,还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重点阐述了边缘计算产业趋势与关键挑战,同时介绍了边缘计算定义与内涵,还展示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顶层设计与运作模式,以及制定了边缘计算参考架构与技术框架,为联盟后续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刘少伟指出,边缘计算落地必须跨越几道重要的关口,华为将其概括为CROSS,即在敏捷联接(Connection)的基础上,实现实时业务(Real-time)、数据优化(Data Optimization)、应用智能(Smart)、安全与隐私保护(Security),为用户在网络边缘侧带来更多行业创新和价值再造机会。
联接是万物互联的基础,数据优化或称数据预处理,是指并不一定把所有数据都传送到云端,那样会产生大量长期不用的垃圾数据,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效率既高,又降低了广域网联接成本。安全无论在云计算还是边缘计算中都是第一位的,在边缘节点增加智能安全防护功能,可以有效抵御包括DDoS在内的各类攻击。
在边缘计算的产业推广过程中,华为将聚焦在边缘计算的智能联接方面,提供以SDN技术为代表的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智能网关,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在电力、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入实践。
另外,作为联盟成员,华为积极履行职责,分享SDN、安全等核心智能联接技术的积累经验,发挥华为全球化部署的OpenLab平台资源,支持行业方案创新和验证测试,基于实验台构建产业和商业示范,并积极推动ECC联盟与国内外标准及产业组织广泛合作与对接,加速联盟发展与标准产出。
边缘计算的实干家
从联盟创始成员单位的类型看,有芯片厂商英特尔、ARM,有作为中坚力量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还有与应用靠近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单位,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软通动力。从这个组成可以看出,ECC联盟覆盖了产学研用各领域,称得上是边缘计算的“实干家”。
“ECC联盟包含IT厂商和OT厂商,率先实现了OT与ICT的融合。”华为企业网关领域总经理李先银指出,“各成员单位的角色划分不同,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华为擅长网络和边缘部分,其提供的SND控制器,可以实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物联网设备的部署、管理和运维。有的厂商可以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软通动力则可以提供其上的用平台。比如,在一幢智能楼宇的建设中,华为提供网络,以及控制器模块和智能网关,而传感器、电表等终端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等则由合作伙伴提供。总之,边缘计算需要生态系统内的各厂商相互协作。”
ECC联盟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在商场上是竞争对手的厂商,在联盟中则可以成为友商,在边缘计算的各个层次,欢迎有多厂商参与进来。刘少伟表示:“ECC不是华为的联盟,也不是这6家创始单位的联盟。封闭的产业没有未来。我们希望不同领域都有顶尖的厂商加入,大家一起推动边缘计算的发展。”
ECC联盟未来还计划成立不同的工作组,针对电力、交通、能源、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市政等不同行业推出实验台,验证行业应用,推动边缘计算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并向纵深发展。
边缘计算也好,OICT融合也罢,都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仅有中国厂商和用户参与。ECC联盟成立之初就包括了部分全球厂商,未来将面向全球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