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诵读教学法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程教学中诵读教学法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主要阐述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诵读法促进教学以及教师应当如何具体地创造性地教授学生诵读。

关键词:诵读;诵读方法;教育理念

新课程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行为,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伟大而又艰巨就表现在这里。在教学实践中,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实践、探索、感悟。虽有许多偏颇之处,但也收获颇丰,在此,我仅谈谈新课程中诵读教学法运用

一、诵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1.理义想景――通过诵读促进文章理解

很多学生在阅读之前,其实并不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含义,如果单纯而空洞地给学生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加入学生的主观人生体验,教学就不能算成功。而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自我感悟,就能够很快地把握文章内涵。

比如说,在讲解《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先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出作者笔下的画面:

“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婉的。”

当老师描绘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再让学生去读,学生在诵读中自然就能体悟到文中景物的清闲、幽远、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写作手法。

2.揣义摹情――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

好的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诵读。尤其是诗歌教学中,更应当利用好诵读法。

《将进酒》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我在教学时,决定不加以任何评述,完全采取诵读法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整节课四次诵读:

(1)第一遍读:学生自由朗读

这一次读,不做任何情感要求,只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2)第二遍读:全班集体读

在这次诵读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意义的基础上读出气势,熟读课文。

(3)第三遍读:个人有感情的朗读

在这次诵读中,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探讨,自读并读给他人听,细细揣摩诗中的每一个词,且想象此时的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学生从“且”字,看出了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营造出的乐的氛围,所以应该读出强自欢乐的语气;在“古来圣贤皆寂寞” 中读出了李白以圣贤自况,却才干无法发挥,心灵寂寞、激愤,怀才不遇抱憾终生的感慨。既读出了李白的豪放,也读出了他难以言表的忧愁,更读出了他的激愤与诗情!

二、如何引导学生诵读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高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但具备朗诵能力的同学却并不多见,针对这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分情境示范读

准备好的配乐,轻吟浅诵,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先吸引学生;再挑选出学生单独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诵,提高兴趣。

这样的铺垫之下,学生诵读的兴趣大大提高,此时进入课文,带领学生诵读,易如反掌。

2.分情绪诵读

所谓“分情绪朗读”,即同一篇文章,在开始的时候,并不限定学生的感情,只是让学生采取各种各样的感情来读,最终在诵读比较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到该采用哪种感情来读,比如说教授《荷塘月色》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然后提出要求:

(1)第一组:全部用异常快乐的语调来读

(2)第二组:全部用异常悲伤的语调来读

(3)第三组:全部用并不是十分忧愁的语调来诵读

(4)第四组:全部用并不是十分快乐的语调来诵读

通过这组对比诵读,让学生就每一句话读出自己的理解,有个别读得很好,就顺势提问,为何能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回答:结合了作者的感情!

至此,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得出与本段文字更适合的情感,最终读出作品的韵味,此时讲授课文,水到渠成。

“文字本是肉做的”,传达文字生命,用诵读,看似最笨的方法,有时收效最大!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诵读教学,必须先行!

参考文献:

[1]郭玉斌.朗诵艺术的技巧与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8).

[2]赵乔翔.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9).

[3]段昌平.语文教学操作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