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一财经周刊》的SWOT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财经周刊》的SWOT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一本创刊于2008年的财经类杂志――《第一财经周刊》进行分析。笔者将swot分析法与《第一财经周刊》结合起来,是希望了解在目前传统媒体竞争白热化的和新媒体不断压缩传统媒体生存空间的情况下,《第一财经周刊》的策略是如何经受住SWOT检验的。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第一财经周刊》创刊6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系统的研究理论却相当少,大部分学者都是研究第一财经传媒或者《第一财经日报》;第二,将SWOT分析法引入传媒战略管理研究能对《第一财经周刊》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第一财经周刊;SWOT分析;策略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日益国际化,人们对于财经的关注与日俱增。以《第一财经周刊》《财经》《理财周刊》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财经媒体们也逐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拥有巨大潜力的财经媒体值得我们关注。

虽然财经媒体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不乏不看好财经媒体发展前景的观点存在。这些担忧主要总结为:市场需求量小、新闻资源少、发行压力大等。而《第一财经周刊》正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众多唱衰财经类媒体的声音中创刊,以轻松的方式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凭借定位的清晰和过强的执行力,在新媒体不断占领市场、传统纸媒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第一财经周刊》还是成为了国内财经界极具影响力周刊之一。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25日,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CBN)主办,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第一财经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的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专业财经资讯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优质的财经新闻和深度评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财经资讯平台。《第一财经周刊》是借助第一财经的品牌与资源优势而创办,宗旨是以全然不同的视角报道商业新闻,“发现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何力语),专业地服务特定人群。

《第一财经周刊》经过了6年的发展,现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它的前景如何?笔者认为需要对《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介战略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因此,笔者将利用SWOT法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经验和启示。

2.相关概念的界定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点。SWOT分析法的重要贡献在于以较为系统的思想为指导,将独立的因素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制定企业战略有了科学的依据。

3.《第一财经周刊》战略的SWOT分析

3.1《第一财经周刊》的优势分析

3.1.1资本优势

2008年2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总部设在上海。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发起出资成立,是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 SMG以传媒产业为核心业务,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报刊发行、网络媒体以及娱乐相关业务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下称SMG)在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2012年5月18日,入选第四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拥有百视通新媒体(600637)、东方明珠(600832)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最高市值达到937.2亿元。据SMG2013年财报显示,SMG2013年年底营业收入为210亿元,资本实力雄厚。而SMG旗下的子公司“第一财经”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财经”)凭借SMG雄厚的资本条件,在经营能力上也表现不俗。《第一财经周刊》便诞生于“第一财经”坚实的资本运营基础之上。

背靠SMG这一强大的传媒集团,《第一财经周刊》首先在资本和人力上都有保障,可以更快地在市场上取得知名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其次,与国内其他财经类杂志相比,在资本的运营上,资本雄厚的《第一财经周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此外,雄厚的资本实力让《第一财经周刊》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显得轻而易举。尤其在跨媒体上,《第一财经周刊》iPad版是苹果App Store最畅销的中文数字杂志,一经推出下载量就达到了350万次。

3.1.2 定位精准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我国的财经类杂志普遍更关注国家政策以及商业世界的精英阶层和企业家。而针对普通企业白领的商业和财经读物是相当少的。而《第一财经周刊》能在竞争激烈的财经杂志市场里迅速打开局面则要归功于其精准地定位于广大的公司人群。

通过市场调研,《第一财经周刊》发现,当时市面上没有一本杂志明确地定位于公司人这一年轻而又庞大的群体,最相似的《财经》和《商界》也主要是定位于商业精英人士。《第一财经周刊》准确地“卡位”,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而生活在各种各样企业的普通公司人、年轻白领构成了《第一财经周刊》最主要、最有价值的读者群体。

3.2 《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分析

虽然《第一财经周刊》在定位上更加细分了市场,且在文本内容上风格独树一帜,但是在创新上,对比国外进入中国的财经杂志,还显得相当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思维多元化和新思维的内容生产者:

首先,《第一财经周刊》的很多选题和内容都会参照《福布斯》《经济学人》《纽约客》等国际顶尖杂志,或者向《纽约时报》等大报的优秀文章购买文章版权,创新性不足,没有更多自己的内容和思考观点;其次,杂志内容的深度不够,很多相对需要专业知识的文章都只是在简单的介绍和科普,深度报道的数量不足。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第一财经周刊》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内容生产的创新更依赖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是避免《第一财经周刊》劣势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随着《第一财经周刊》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笔者相信这一劣势会逐渐地被优势和机会所取代。

3.3《第一财经周刊》机会的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的腾飞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中产阶层正在逐步地扩大。据《福布斯》中文版和宜信财富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2013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人民币至6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197万人。这意味着,首先有空前多的人不仅需要通过各类媒体及时准确地了解财经信息和产经动态,而且投资观念的改变促使这些新兴的中产阶层需要更多元、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信息解读;其次,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人数范围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需要一份与自己身份相适应,且为自己所在阶层表达话语的刊物,而《第一财经周刊》的出现是与受众的需求相适应的。

3.4 《第一财经周刊》威胁的分析

3.4.1 竞争者的威胁

在《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之前,创刊于1989年的《新世纪周刊》、创刊于1998年的《财经》和创刊于2007年的《理财周刊》以各自独特的定位和突出的优势,一直占据着国内财经杂志三强的位置。由于发行之初《第一财经周刊》采取赠阅的方式,因此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的第一个半年之内,它的发行量就已经遥遥领先《新世纪周刊》和《理财周刊》。在销量上,《第一财经周刊》只有在北京地区的销量略小于《财经》,在全国财经类杂志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三强局势。

虽然近几年《第一财经周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着排名第一的销量,但是传统三强的竞争力也不容轻视。在提高内容质量方面,《财经》杂志加强了与海外专业财经媒体如Financial Times、路透社和《哈佛商业评论》的合作力度,以提高杂志内容质量和分析深度。在内容专业方面,与《第一财经周刊》同样定位于中产阶层的《理财周刊》做得比《第一财经周刊》更好。和《第一财经周刊》面面俱到和内容浅显不同的是,《理财周刊》的内容不仅细分到了中产阶层的个人与家庭理财,而且还广泛邀请理财专家进行执笔分析,其专业程度也更胜于《第一财经周刊》。

3.4.2 新媒体的威胁

比起其他专业媒体,信息传递的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提供最具时效性的信息和最深度的评论是财经类媒体取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财经类媒体最重视信息量的挖掘。但是,首先,在挖掘信息的时效性上,网络的速度无疑是最快的,信息也是最海量的,因此,《第一财经周刊》在全面性上无法与网络匹敌。其次,在信息分析方面,《第一财经周刊》也无法与一些专业的门户网站相提并论。如专业财经网站基本上都拥有大量业界知名的分析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其签约的分析员对最新的热点经济事件提供深度分析,并及时与读者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财经周刊》必须在做好深度分析的同时还要找到突破传统的分析角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新媒体的夹击中生存下来。笔者认为,《第一财经周刊》在报道角度上的突破传统做的很好,只需要在内容深度上进行加强。

4.《第一财经周刊》的经验与启示

从《第一财经周刊》创刊至现在已有6年时间,他走过的道路为中国传统纸媒提供了一个可供实践和研究的模式。《第一财经周刊》从无到有,再到形成了现在的品牌影响力,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当中涉及了发行、营销、经营等诸多本文没有提到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目前国内的财经类杂志来说,人群的精准定位和内容的“接地气”是一本财经类杂志在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基础。定位的精准是来自于对受众的密切关注,内容的“接地气”是来自于对自身资源的掌控与分配。现代社会的财经类杂志要想成功,定位准确和懂得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对于财经这一门专业性相对较高的报道领域,记者和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前文《第一财经周刊》的弱势分析中笔者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到位才具备了创新思维的条件,才有了内容质量提高的可能。如《新世纪周刊》总编辑胡舒立女士的凭借优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财经知识储备获得了财经业界与新闻同行的普遍认可。但是,像胡舒立女士这样的人才在中国财经新闻界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目前的国内财经媒体比任何时间都需要一批有专业财经知识的人才,各大媒体应该完善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岗前系统培训、定期培训等,提高杂志内容的质量。

从对《第一财经周刊》的总结来看,笔者认为,财经新闻业者只要认真研究受众的需求,精准定位读者群体,加强创新,完善内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财经报道的内容和质量,获得成功的财经媒体必然会增加。我们期待更多优秀和专业的财经媒体出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婷,《第一财经日报》的SWOT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刘怡,严三九,从定位清楚到执行到位――《第一财经周刊》的媒体定位分析.新闻记者.2012

[3] 洪晓燕,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传媒之品牌构建.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冯露,《第一财经周刊》打造新型商业读本策略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12

[5] 赵金,财经媒体的发展新趋势――访《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青年记者.2008

[6] 陈凤兰,美国期刊理论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7] 安德鲁・坎贝尔等,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