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久前拍摄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纪录片,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解读了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并赋予其自己特有的意义。

一场闹腾但很真实的“恶作剧”

如果没有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验,就不会有BBC拍摄的这部纪录片。至于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究竟是英国人因为担忧自己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而认真反思自己的基础教育问题,还是想要告诉英国人,中国式的教育其实并不适合英国人,或者另有其他什么目的,那只有策划这部纪录片的核心人员才知道。

笔者从教育的文化适宜性立场来解读这部纪录片,认为这只是一场娱乐观众的“恶作剧”。打个比喻来说,英国人习惯于用刀叉食用土豆、牛肉,中国人习惯于用筷子食用蔬菜、米饭。而今,有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一些习惯于用筷子吃蔬菜、米饭的中国老师,硬性地要去改变习惯于用刀叉吃土豆、牛肉的英国学生,以此来说明某个道理,于是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换言之,这场“恶作剧”的任何细节不能被用以证明用筷子吃饭好还是用刀叉吃饭好,纪录片中的所有冲突都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

正如纪录片所涉及的英国中学的校长尼尔・斯特哲所说,“我认为,作为这个学校的校长,我不愿意服输。如果我们最终发现中式教育方法确实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那我肯定会被震惊到,而这肯定是难以接受的。”“他们要是赢了,我们肯定会被送回‘黑暗时代’。”

尼尔・斯特哲校长还认为,英国学生应该向中国学生学习,但是这个结果并不表示英国教育的失败。“我们可能需要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但是有必要让孩子们一天学十五六个小时吗?这一点都不像童年,倒像个监狱。”“中国的学生已经很聪明、很上进了。中式教学的确对最有能力的学生发出了挑战,但这是否符合育人的理念呢?”

相反的是,尽管这部纪录片有个大结局,通过40天的中国教师支教的班级,学生的分数提高了10%,但是中国支教教师对这个结果依然感到遗憾,依然很不满意。他们认为,如果实验的时间拉得再长些,效果会更好。可以说,中国支教教师从骨子里认同的是中国式教育,他们时时处处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与中国式教育相关的语言和行为。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支教教师在教室内外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安静”“听我讲”“别说话”“嘘……”,也即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保持秩序。在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指责学生:“我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你们这样的学生!”甚至采用了让英国学生面壁反思的惩罚方式。

这场“恶作剧”确实是够闹腾的,但是很真实。围绕这场“恶作剧”,可以作太多的解读,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的、生态学的、人类学的、经济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

英国教育部学校改革大臣尼克・吉布批评了该校校长鄙视中国教师的做法,并认为他的想法“令人担忧”,指责他“忽视证据”。当然,在笔者看来,英国教育部官方的言论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

在OECD会场

2010年12月5日至7日,笔者曾受邀赴法国巴黎参加了在OECD总部召开的主题为“标准、课程和教学”的会议。会议期间,OECD公布了2009年PISA测试结果,中国上海学生的测试成绩无论是总成绩还是3项分测试成绩在65个参测国家和地区中都排名第一,而且测试成绩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出很多。作为当时在会场上唯一的中国人,笔者亲身感受到了OECD工作人员和成员国(地区)官员们对中国学生取得优异测试成绩的赞赏,他们纷纷感叹自己国家在教育上与中国存在的较大差距。作为会议的特邀代表,笔者被要求在会上做一个为时40分钟的报告,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投入那么少,学生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笔者将原因主要归结为这么几点:中国的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比较关注、都愿意投入,中国式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如鼓励勤奋努力、重视课堂纪律、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有学习时间的保证、重视榜样的力量等)。回国后,笔者却感受到了国内舆论对这一事件的“低调”,并且还听到不少学者对这一事件所发表的各种批评意见,大多是对中国式教育的贬损。这与笔者在巴黎时的感受形成了强烈反差。

三年后,2012年的PISA测试结果公布,中国上海学生无论是总成绩还是3项分测试成绩仍是排名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更加明显。这次国内的舆论不再那么“沉默”,国际教育界则再次被震动,中国式教育引起了人们,特别是世界各国政界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前往中国学习中国式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当我国学界还在乐此不疲地探究教育本身的普世价值以及达成这种价值的技术路线时,世界各国的政界人士却关注起更为宏观层面的教育功能,特别是跟自己国家根本利益相关的教育功能。

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BBC的这部纪录片。BBC的这部纪录片,结果并非预设的,的确是真实的,它证明中国式教育确实比英国式教育更能取得好成绩,印证了中国人一直信奉的理念:“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尽管中国式教育不那么被西方人所喜爱,甚至也常常被一些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较深的中国学者所诟病。

的确,BBC的这部纪录片引发了人们的不同反思。这其中,有人表示喜欢中国式教育,有人则表示不喜欢中国式教育,当然也有人痛恨中国式教育。笔者认为,对中国式教育的肯定或否定,都与反思者的信念、立场乃至利益相关。

在UNESCO会场

今年7月,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联合会组织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作了一个题为“国际学前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启示”的发言,阐述了笔者对于东西方文化需要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进行“对话”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反响。

笔者在发言中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学前教育比喻成一辆从东方向西方开去的列车,而将西方近些年来的学前教育看成是一辆从西方向东方开来的列车。笔者认为,两辆反向而开的列车不会“撞头”,更不会从根本上转换原有的位置。换言之,从东方向西方开去的列车最终不会开到西方去,从西方向东方开来的列车最终也不会开到东方来,这就是说,当东方列车向西方开去或者西方列车向东方开来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分别在将向对方开去的列车往回拉,这种不可抵御的神秘力量就是文化。

具体地讲,东方文化强调集体,强调规矩,强调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中达成教育的社会功能。在这样的导向下,中国的学前教育尽管从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中吸取了一些“养分”,但是,倘若在中国学前教育实践中一味推行西方式的学前教育思想,也去强调甚至过分强调个体,强调自由,强调在以“道德自主”为核心的教育中达成教育的社会功能,必然会导致这些来自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与中国的学前教育实践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必然会导致所倡导的所谓“先进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隐性文化逻辑”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鸿沟和冲突早晚会引发人们的反思,也会引发人们的改变,从而形成将向西方开去的东方列车往回拉的力量。

同样的道理,向东方开来的西方列车也会受制于往回拉的力量。换言之,西方人可以从东方的学前教育中学习诸如集体、规矩的价值,学习让儿童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以增强他们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但是西方人也不会以牺牲其文化价值来换取中国式的“成果”。

当今这个时代是多元文化的时代,而非一个在强权政治的逼迫下实现文化一统的时代,因此,在教育上并不存在普世真理和普世价值,东西方文化进行“对话”才是正道。

“对话”意味着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而非相互排斥、相互取代;“对话”意味着选择性吸取、兼而有之、取长补短,而非全局性改变、非此即彼、否定自我;“对话”更意味着“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而绝不是“以普世价值为价值”“以洋人的标准为标准”。

我们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中不断回放这样一句话:“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是因为“去中国化”不只是会让我们抛弃中国式教育中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会让我们莫名地抛弃我们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