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国家扩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支庞大的队伍的就业选择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统计2010届大学毕业生后半年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较2009届、2008届分别上升3%、4.1%。在这个看似乐观的形式的背后还掩藏这大学生失业和大学生农民工等众多问题。因此,探究大学生的出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大

据调查,从2003年到2010年统计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普遍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12万人, 而到2010年高达631万人,增长了近2位,平均年增长率为28.23%。而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却只是小幅增长。在这样不协调的增长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学历歧视和专业选择畸形发展

在很多大公司都是凭学历来确定基本工资的,毕业生的学历状况和院校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成功率。据调查,在月收入方面,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比2009届增长了349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增长了44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增长了252元。在专业认可方面也造成就业的畸形发展, 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等。

(三)就业地区、行业扎堆现象严重

从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发达沿海地区,愿意去中西部地区的很少。这使得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进而加剧的失业。另外,毕业生对行业的选择也存在很大的重叠性,扎堆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显示,公务员,IT,金融保险,通信业,建筑业等是大部分毕业生倾向的行业。这使得就业结构出现失调,从而加剧失业。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政策导向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高等教育扩招(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致使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求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使得国有企业能接受的大学生人数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之前的包分配制度无法实施,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成为双向选择,这样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流动性增大了,对工作的选择性增强,从而增加失业风险。

(二)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很多已经在城市生活了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大学生不再思念那片养育过他的故土。在城市,即使过得和自己的父辈兄弟一样辛苦,但至少他们可以增长见识,还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如果他们回到农村也许就更没出路。留在城市甚至不少大学生为留大城市,忍痛加入农民工的队伍。其实,城乡二元结构可以衍生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社会分配的一系列不平衡才让更多的大学生甘愿成为新一代农民工,也不愿回到农村去受苦。

(三)产业链不成熟的结果

当代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是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而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时代。在发达国家,其产业链是包括从设计到零售六个环节,而在中国其产业链就只有制造一个单一的阶段。其实在整个产业链中更多的需要大学生的是六个环节而不是单一的制造。这个产业结构本身就注定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就在这里。我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容纳这么多大学生。

(四)大学生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着致命的软肋。也许这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都具有的书生本色,可是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对书生的特殊要求,那么“毕业既失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再加上现代大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等到真正踏入社会,很多人便是感慨“天地之大,竟无我就业之处”。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懂得职业规划,造成在毕业后面对激烈的竞争就会束手无措。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宏观调控,提供有效政策

首先,扩招政策量力而行,毕业生增长比例尽可能地与市场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相协调,建立规范毕业生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公平。其次,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变城市二元体制的状况,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以扩大就业地区。第三,可以从政策上鼓励引导各大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贡献,加强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二)企业积极配合教育事业的工作

企业的成功是来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配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社会事业的建设,为高校提供更多实际性的实习平台和培训基地。

(三)学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应该争取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假期有机会到企业实践操作。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仅专注于经济发达地区,还应主动到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去,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重视能力的培养,正确分析自身条件,准确定位,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懂得时势分析,把握时机、开拓创新,争取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本文为“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生态学视阈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No.37),感谢李文彪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