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说阅读之表达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法指津】
小说表达技巧类的阅读鉴赏题,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出题: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以及人称和语言的运用等。
一、基本概念
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1.描写类型及作用。(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②行动描写:展现人物精神面貌,体现人物性格。③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的时代。④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包括环境描写和写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3)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但却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此外还有工笔、白描,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等。
2.表现手法大致包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铺垫、伏笔、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悬念、巧合、突转等。
这里还要区分以下几个概念:
(1)烘托、衬托和对比的区别:“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同一方向的比较,目的是使美者更美,丑者愈丑,有主次,用次要事物突出主要事物。反衬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如以丑衬美。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而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较,从而共同表达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2)象征和比喻:①表现手段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②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喻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的具体的人、事、物。③范围不同:象征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或一大段话;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3)铺垫和伏笔的区别:①铺垫“层层递进”、修饰烘托主题的效果、意味更浓些;而伏笔单指“线索”,使上下文有呼应。②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着眼点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人物等。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好的伏笔使文理通顺,使文章独具魅力。③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而伏笔贵在“伏”,言语不多,一般是“细节”。因此,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以铺陈,例如,情节高潮的前奏、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描写,可谓浓墨重彩;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4)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这种手法不仅能突出人物形象,还能使情节错落有致。
(5)悬念,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设置谜面(把事情的结论或结果放在前面写),使读者产生好奇,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的一种手法,能收到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的效果。
二、常见题型
1.文中的描写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2.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答题模式
小说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模式:技法+内容+效果(联系原文语句)+情感。
1.用了什么技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技巧。)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表达技巧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原文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4.表达了人物什么情感。
【阅读训练】
网中的夕阳
万 之
那个网鱼的人把网架又拉起来了,缓缓地;网上的水片像色彩斑斓的碎玻璃,闪闪烁烁,变成水滴哗哗地落在河面上。
没有,又没有。只有几段沤烂的枯树枝,几片黑黑的碎柳叶子。
我还是走吧,我对我自己说。但是我没动,依然在桥头的木栏杆边站着。
他又慢吞吞地把网架放进水里。水面上只露出四根弯弯的竹竿。水是浑浊灰黑的,漂着油彩,漂着碎柳叶子。不,这不是过去的水了,不是那清澈澄碧的水了。站在木栏杆上,我脱得,“喂,闪开,闪开!”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入水的一刹那,耳边轰的一声,水泡在翻滚,柔嫩的水草在身子上擦过。
不,这不是那过去的水了。
他放下网,又在草墩子上蹲下来,抽着半截香烟。我一直看不见他的脸,只看见一只破旧的竹笠子。他光着脊梁,肩膀像是这南方的泥土一样,赭红色。他的手臂也是赭红色,又干又瘦,关节棱角分明。他赤着脚,泥点子干了,像是一块块疤。他的脚下是一只黑鱼篓子,旁边扔着一个红纸烟盒。
接近黄昏,空气更闷热了,水上飘着暖烘烘的腥气。桥上再没有人,没有孩子。再没有孩子到这儿来扎猛子了。这衰败了的木桥!
闷热的空气振动着,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他把网架又拉起来了。他的干瘦的手不紧不慢地拉着那根绳子。没有,还是没有。依然是些烂树叶。
不行,我一定得走了。
汗水把衬衣黏在我的背上,我感到脸和手都被夕阳晒得发烫,眼前一片模糊。我的手紧抓着干裂的木头栏杆,那木栏杆上原来的绿漆都剥落了。早先的木桥多么漂亮啊,我们把洗干净的衣服晾在木栏杆上,花花绿绿,是水上飘动的一面面彩旗。
他像是睡着似的。垂着头,两手搭在膝盖上,向前垂着。他一次也没有抬头看我,好像不知道我这个人站在桥上。事实上,我曾大声地问过他,“你网了多少鱼啦?”他没抬头,只是轻轻地哼了一句:“还没开张呢。”口气平静得很。都十几网啦,我想说你会不会网鱼?但我没有说。
夕阳落到地平线上了。被裹在烟囱吐出的黑色雾霭里,变成一个通红的火球。
他又站起来,不慌不忙地拉起网来,水轻轻地抖落,网眼上的水片一片一片消失。
不,不会有的,我知道网底会是些什么东西。
你趁早罢休吧,你会不会网鱼?
我愤怒得想大声咒骂他。我再也等不下去了。你这个傻瓜,你难道连一小条串条子都网不到!你算个什么网鱼的!想当初,我们空手也捞上巴掌大的黑鱼、龙虾……“又是一条!”“哥哥,给我给我!”鱼扔到桥板上,噼噼啪啪地蹦着,甩着尾巴。
不,不会有的,用不着白费时间再去等啦。童年的欢乐,澄碧的水,甩着尾巴的鱼,不,这不会再有了!
他又抽起烟,并没有回转身望我一眼,似乎不知道我的离去。他不会认识我,不会认识一个久别故乡的人。城市在扩展,早把我家的老屋子吞没了。他只是默默地蹲着,又吸起一支烟来。
夕阳的光反射在水面上,只有这水波和往日没有分别。夕阳给他的人影,那竹笠子,尖峭的肩胛骨,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给那木桥也镶上了一条金边。
多么静谧,因为机器的轰鸣震荡着空气。
瞧,他又站起来收网了。夕阳,那通红的火球正衬托着他黝黑的身影,红与黑变成一幅对比鲜明的画。他站在这火球中间,缓缓地拉动着那根绳子。
会有吗?难道真会有吗?
不,不会有的。我站定了,眯缝着眼睛远远地望着。我想哭,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网在升起,水光在闪烁。空的,是空的。我的眼前罩上了一层水幕。空的,那儿不会再有鱼了。泪花遮住了我的视线,我看见那网架高高地升起来。那网中是什么?模模糊糊的,跳动着的,像鱼一样地跳动着的?
是夕阳!我看清了,那巨大的火球,整个儿地落在网里了。
(选自《当代短篇小说43篇》)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小说第三自然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答:
2.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
3.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特点。结尾的“夕阳”,有人认为象征一种“绝望”,有人认为象征一种“恬淡的生活理想”。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并作简要分析说明。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