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锡东:基地目前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定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锡东:基地目前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定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对“海峡两岸新闻出版交流与合作基地”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经过征询,基地好像主要还是在印刷和物流仓储上。其实台湾比较关切的是,我们能不能去做出版,它能不能作为创作园区?另外,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立海峡书局也做出版交流,这跟基地有多少重叠性呢?作为我们,到底要选哪一个才是对的?

目前两岸出版的合作多以单个项目进行,台商在合资主体里面是个别性要比整合性来得强,单个公司合作比较有可能,但整合起来共同投资的比例会比较小。如果要整合起来的话,我觉得首要的是推动一个“两岸出版的合作框架”,而且是带有台湾官方和授权色彩的。台湾这边比较在乎的是保障,政策的落实度和可变性是我们要考虑的。必须是半官方的主体,彼此之间的投资才能有保障,才能进行协商。这个框架是为了保障双方的投资,才不会一直陷入彼此的不理解。就像前段时间,大陆出版主管部门就提出,为什么台湾答应了大陆出版业可以入台设公司,后来又出尔反尔,以各种条例限制?这是两岸都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一个体制,以“合作框架”为母法。

另外一个问题是,台商能不能比照内资企业?台商目前被定义为外资,如何在外资的投资法令里面给予更明确的对于台湾出版人主体的保障?出版基地的特许里能给什么保障?在合资体制里,能给台湾出版人哪些特许?这些都是台湾出版人关心的。

回归实际执行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定位清晰,以后的对台招商工作才可能开展。我们用供应链去看会产生什么结构呢?基地要的又是什么?既然叫出版基地,那出版的要件里面,第一个,创作的人要不要?要邀请文化公司进驻吗?然后要印要销,那这些有没有成为一条龙的主体?

如果是印刷,那跟创意又不同,跟出版的原创也不同,物流跟印刷又不同。物流如果只是做仓储也很奇怪,物流要活起来,是在于配送与服务而不在仓储。配送就是运输,它需要辐射性。

现在出版的定义已经不同了,将一段文字po上网络就已经是出版的开始。如果还是做传统出版的基地,在未来机会会越来越小。如果考虑做电子书,基地里要做电子书的制作商?供应商?还是设计商?如果是做电子书载体的话,厦门也有一个软件园区,那又属于软件园区而不是出版基地的事情了。如何整合、配套相对重要,所以政府可能要分得很清楚,基地和软件园区分别是做什么。在招商里面,整个基地规划、进驻成本、投资保障,都要让投资者很清楚。

我们乐见一切的改变,我们也迎接每一次的机会。预祝“海峡两岸新闻出版交流与合作基地”早日成功。